两会:关注民生 让百姓享受公共政策的阳光
2014-03-14 20:00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人民庄严承诺:“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积极进取,毫不懈怠,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出席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的人大代表和列席开幕式的政协委员们对此报以热烈掌声,表达了人民对负责任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2006年,我国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共财政愈加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3397亿元,西部52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农村医保范围进一步扩大,村村通工程逐步延伸……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调节社会分配,用方方面面的实惠温暖了亿万人民的心。
2007年的工作怎么做,做什么,是大家关心的重要话题。总理在报告中明确阐明了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指明了必须把握的政策原则。总理特别指出,今年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尤为重要的是,2007年,中央财政在着力改善民生方面又有了许多新政策、新举措。在教育方面,不仅全面免除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而且在高等院校建立健全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让莘莘学子在寒窗苦读中感受党的温暖;在医疗卫生方面,除了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设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外,国家还做好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央财政增加巨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中央财政今年计划安排2000多亿元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总理满怀深情地说:“要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民为邦本:两会民生话题折射的中国政府执政思路
棚户区、贫困生、征地补偿、抑制房价上涨……“这些词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足以体现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民困的了解。”全国人大代表刘赐贵说。正在召开的两会上,“民生”无疑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来自不同地区和界别,代表不同利益群体、阶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审议报告的过程中一方面对房价高、看病难、上学贵等民众每天要面对的难题表示关注、忧虑。另一方面,他们对温家宝总理在每年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这份被媒体称为“高度贴近民生”的政府报告中,温家宝提出要“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让广大民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味很浓。公共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在总理的报告中占有突出位置。这既彰显了政府对人民切身利益维护的决心,也透射出政府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民生话题之所以为两会代表及广大民众瞩目,既缘于在事实上社会成员间权利和财富的分配不均,也缘于随着改革开放近30年来社会财富的迅速积聚,在最广泛的范围内,民众能否分享和如何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已成为必须回答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我们必须回答经济发展的归宿问题。
尽管改善民生已然成为社会共识,并成为决策的重要出发点,但就现实情况而言,解决起来殊为不易。具体而言难在五个方面。一是在传统治理思路的沿袭和惯性力量作用下,占相当比例的社会成员——如农民和农民工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或者边缘,在争取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二是由于整个社会处在转型期形态下,不断有新的社会成员如城市低保人群被抛入社会主轨道之外,这进一步增加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难度;三是当前经济水平实际仍处于较低人均水平,这导致我们无法完全借鉴目前已知的较为成熟的国际先进社会保障制度;四是由于利益格局已经基本确立并大体稳固,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必然遭致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抵挡;五是对于社会发展所不可缺的公平公正仍然认识不足。
民生:两会的流行语与关键词
●今年的“两会”,民生成了最流行、最关键的一个词。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已经不仅仅是民意的集中体现,而是成了决策层既定的发展基调。“民生”二字在中国已经演绎成为时下最流行、最得人心的话语,这当然是国家正在快速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
●无论民生的内涵如何变化,使所有国民均免除生存危机、疾病恐惧并享有最低教育保障、起码住房保障等仍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低目标,而真正有效地为国民提供生活安全保障并确保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无疑是国家与社会需要长期努力的发展目标
●以人为本,必须关注民生。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只有真正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生,只有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改善民生。因此,政府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之义务,有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之责任;学者也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之道义,有研究民生和提供解决民生问题方案之责任 >>>点击详细 “两会”承载民生重托
按照议程,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综观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代表委员所交议案、提案,大多围绕民众切实利益而展开,全国“两会”也将继续并深化这一趋势与主题。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是和谐社会前提所在,也是人民政权职责所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求真务实,着眼于新的实践,紧紧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宗旨,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推动建设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
让民声在政府决策中充分体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就是要在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民意民声在政府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什么是充分发扬民主?那就是要在立法过程中更加注意倾听有关各方特别是普通百姓的意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要让与会代表特别是基层代表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人大代表在民主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还要让人代会更加公开、透明,让公众充分、及时了解代表履行职责的情况。
党和各级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而在本次大会上,我们更希望能够持续注重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难题。高度关注协调关系、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来源: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