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青海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多措并举促农牧民增收

2014-03-14 20:00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2006年我村人均纯收入3300元,2007年有望突破4000元!”新春时节,踏访以油菜籽加工闻名的青海湟中县小寨村,村支书罗伟邦的一席话令人振奋。罗伟邦的信心源于省里出台的一系列措施,青海省明确提出,2007年将着力培育“特色经济、龙头经济、劳务经济、温棚经济”,进一步促进农牧民增收。 

    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青海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形成了一批以胡萝卜、鸡腿红葱、紫皮大蒜等蔬菜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村、专业乡。截至去年底,全省已有特色专业村400多个,带动8万农户。2007年,青海省计划新增马铃薯4万亩、杂交油菜10万亩、蔬菜2万亩,使“一村一品”专业村增至430个;通过择优扶持、整村推进的方式,选择商品肉羊生产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5个县,建立相对集中连片的20个商品肉羊生产专业村。

    按照“抓龙头、建基地、扩市场、创特色”的原则,青海2007年将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农畜产品专业市场和种养基地建设,提升藏毯、牛羊肉、牛奶等优势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全省龙头企业将由现在的40个增加到50个,带动农牧民35万户以上。

    青海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去年已达89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1/4以上,劳务收入25亿元。2007年,青海将以订单、定点、定向培训为原则,重点加强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回乡青年的培训,完成技能培训6万人,使全年转移和输出劳动力达到95万人次以上。

    2006年,青海省安排2000万元,新建日光节能温室1万栋,重点突出蔬菜、食用菌、特色果品3个主导产业。2007年全省将新建日光节能温室1.1万栋,牧区畜用暖棚由去年的3000幢扩大到5000幢,落实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基地超2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