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8 09:33 来源:新华社 点击:0
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美国现代社会,女性参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然而,当希拉里·克林顿宣布向美国政坛的“最高最硬天花板”发起冲击,媒体和公众还是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了她的女性身份上。诚然,“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统”这个称号极其诱人,一旦竞选成功,希拉里将带着这个称号永载史册;而对于整个美国来说,女总统的出现也意味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跨越。想必希拉里自己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竞选的初期,她就大打“女权牌”,目标直接锁定女性选民,将女性议题作为重中之重,俨然一副誓死捍卫女性利益的女权主义领导者形象。
女性选民为何重要?根据人口调查局的统计,在美国,女性人口总数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自1964年以来,女性选民的参选率就一直远远高于男性。以2012年的总统大选为例,53%的选民都是女性。她们为奥巴马的成功连任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在他所获得的选票中,55%都来源于女性。近几年来,随着总统选举中的性别差距(the gender gap)越来越大,女性选民已逐渐壮大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她们的作用和力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学者称,女性选民的选择已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通常,人们认为,当一个群体拥有某种相似的身份或经历,那么属于这个团体的人就会产生一种认同归属感。就像在2008年和2012年的总统大选中,超过90%的黑人选民将选票投给了奥巴马一样,女性选民给希拉里投票似乎也是顺理成章,板上钉钉的事情。更何况,美国女权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几百年,现在终于有一个女人有机会站在权力之巅为女性权益发声,这对于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美国女性来说,是一件多么喜闻乐见的事情啊。将这张“女权牌”揣入囊中,希拉里似乎稳操胜券。因此,在竞选开始的前期,希拉里和她的团队就将女性议题作为宣传的重心,宣誓要为自己和全体女性打破常规,创造历史。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希拉里也可谓是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模范了。根据截止到目前的初选结果显示,她在女性选民中的受欢迎程度似乎和预期的大相径庭。在爱荷华州的竞选预备会议上,只有14%的30岁以下的女性选择了希拉里。尽管最终她赢得了53%的女性选票,但对手伯尼·桑德斯也得到了42%的女性选民的欢迎,他们之间的差距并不显著。在新罕布什尔,佛蒙特州的初选会议上,桑德斯的女性支持者数量甚至远远超越了希拉里。而俄克拉荷马州,以及在刚落幕的威斯康星州的初选结果显示,桑德斯和希拉里几乎平分了所有女性选票,两者不分伯仲。
随着各州初选结果的陆续揭晓,答案也越来越明显。美国女性,尤其是30岁以下的女性, 甚至包括一些处在30-50年龄段的女性,并不买希拉里的帐。唯一坚定不移地站在希拉里阵营的只有那些65岁以上的女性。如此看来,希拉里的女权偶像神话似乎破灭了。面对这与预期截然不同的现象,人们不禁疑问,女性选民去哪了?难道真的像女权主义先锋葛萝莉亚·史丹能(Gloria Steinem)说的那样,那些年轻女孩为了追逐和讨好同龄男性,把票投给桑德斯了?
是的,这一次,年轻人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桑德斯。在青年群体中,桑德斯拥有着压倒性的支持率。但这一不寻常现象的起因难道仅仅是一场女性讨好男性的游戏吗?史丹能的言论无疑是对于美国年轻一代女性的侮辱和挑衅,这些“厥词”背后所体现的正是以史丹能为代表的美国史上第二次女权主义思潮和千禧一代(Millennial)的女权思想的正面交锋。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起于20世纪60年代,止于80年代末。以葛萝莉亚·史丹能为代表的女权主义领导者推崇女性之间的团结精神(Solidarity)和姐妹情谊(Sisterhood),强调女性应该互帮互助,以此来对抗旧式的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结构,是一种激进的女权主义(Radical feminism)。因此,在这场以男性为主角的政治游戏里,希拉里的参选无疑给这一看似“过时”的运动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希望。
然而,在美国千禧一代女性看来,一个有权力的女性领导者和女权主义领导者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根据凯撒家庭基金会和华盛顿日报的一项调查,美国18-34岁年龄段的女性中,有63%认为自己是女权主义者。而NBC新闻和SurveyMonkey网站的民意测试结果显示,美国18-25岁的女性中,只有28%愿意支持希拉里。千禧一代女性,即便许多认为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但这并不代表她们会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希拉里。可以说,女权主义运动进行到现在,虽然本质仍是提倡男女平权,但在不同群体间的表现形式却早已产生分离。美国的新一代女性,大部分仍愿接受传统女权主义的标签和立场,但她们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设定早已超越了前人,变得更加多元,复杂。
千禧一代的女权主义是一种“交叉女权主义”(intersectional feminism)。与过往女权主义思潮不同的是,她们的身份认同不仅仅在于性别,而同时交叉着种族,阶级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组成了人的社会身份,不能单独突出某个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做选择的过程中,“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所推崇的“性别优先”(gender first)这一原则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她们眼里,希拉里的女性性别根本不足以成为获得选票的理由。
那么这些年轻女性真正关心什么呢?对于这一群没有经历过冷战,却被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霾所笼罩的年轻一代来说,她们早已厌倦奥巴马政府下缓慢的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变革才是众望所归,“第一位女性总统”的吸引力反倒没那么大了。在这种情况下,桑德斯应运而生,他所宣扬的从上至下的社会和经济变革给了这群人信心去创造“一个可以相信的未来”(a future to believe in)。
粗略地看,希拉里和桑德斯在某些女性议题上秉持着相似的理念。比如,他们都提倡带薪产假,同薪同酬,提高最低工资等。但为何年轻女性竞相追逐桑德斯而抛弃希拉里呢?女权主义运动发展至今,早已不是简单的性别身份认同问题,而更多地牵涉到了其背后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希拉里是一位女性,但她是一位上层阶级白人女性。虽然她热衷于塑造自己的中产阶级母亲和外祖母形象,但她那光鲜亮丽的精英身份和资深的华尔街背景却无法使得普通美国女性产生共鸣。
在许多美国女性看来,希拉里所代表的是美国社会享有特权的白人女性阶级,因而即便她竞选成功,她也无法带来一个“性别友好”的社会,无法为社会中下层的,少数族裔的,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群体的女性谋福利。相反地,桑德斯在宣传过程中只是将“身份政治”轻描淡写,但是他所提倡的进步主义思想却更符合新时代“交叉女权主义者”的胃口。例如,桑德斯所提倡的刑事司法改革对于少数族裔母亲来说,她们的孩子将更少地受到种族歧视带来的危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桑德斯比希拉里更像一个现代女权主义者。
除经济议题以外,桑德斯所提倡的关于气候变化,全民医保,外交政策,教育改革方面的一些政策也在年轻人中十分讨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一代的女性不再关心女性问题了。对于千禧一代来说,女性议题涉及方方面面,不仅仅只是男女身份之间的零和博弈了。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这些政策的落实,也恰恰符合女性的具体权益。而当希拉里不能满足她们的需求时,她们顺其自然地转向桑德斯的阵营寻求慰藉。和传统女权主义观念不同的是,千禧一代女性并不认为向男性寻求帮助是对女权主义的背叛,恰恰相反,在某些共同目标的追求上,她们认为男性不再是敌人,反而可以成为盟友。也难怪第二代女权主义者斥责她们背信弃义,数典忘祖,而她们则批判前人顽固不化,故步自封了。
这样看来,希拉里手握着“女权牌”,却面临吃力不讨好的境况,因为她从一开始就忽略了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族裔的美国女性的不同政治诉求。想必她和她的团队也逐渐认识到了这点,因此我们可以觉察到,进入今年以来,希拉里的团队开始明显淡化女性议题,不再试图讨好某个特定的群体,转而打“亲民牌”,寻求更广泛的民众支持。
对于女总统的出现,年轻人觉得还可以再等等,但老一辈的女权主义者说,再不出现,有生之年就再也见不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拉里最后能否问鼎白宫,一切都还未知。但仅靠着这张“女权牌”,想必她收获的成果也屈指可数。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说;“地狱给那些不帮助女人的女人们预留了特殊位置”(There is a special place in hell for women who don’t help other women)。这样的恐吓并不能妨碍年轻女性们做出理智选择,毕竟,在政治角逐中,理智应当战胜情感,教唆女性盲目互助而忽略真正内心需求,那才是对女权主义最大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