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纪念·反思·警醒——德国塞洛高地纪念馆馆长谈“时刻背负的责任”

2015-04-01 10:11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0

 人们冒着细雨前来参观德国塞洛高地纪念馆。冯雪珺摄

德国塞洛高地纪念馆园区的苏军陵园。冯雪珺摄

  奥德河是波兰和德国的界河,波兰小城科斯琴和德国小城塞洛分处河两畔。1945年初,苏联红军到达波德边境,自科斯琴要塞跨越奥德河,攻克塞洛高地,一步步朝柏林逼近。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由此进入最后阶段。此时的德军,进行着最后的垂死挣扎。二战时期德国领土内死伤人数最多的奥德河畔战役——100多万人参战、10多万人丧生,就发生在这一带。70年后,战争给这一地区留下的巨痛,依旧清晰可见。

  在参观二战奥德河畔战役遗址时,塞洛高地纪念馆馆长乌里希·赫尔曼对本报记者说:“对德国人而言,二战胜利日不是用来庆祝的节日,而是一个始终提醒自我反思的纪念日。”

  身后是湍急浑浊的奥德河,眼前是斑驳坑洼的古城墙,记者穿过城墙进入科斯琴老城。“这座城墙背后,曾经是这样的景象。”顶着密雨寒风,科斯琴博物馆经理理查德·斯科巴举起手中70多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上,房屋鳞次栉比,街道人群熙熙攘攘。进入老城,眼前景象却与照片大相径庭——杂草丛生,遍地荒芜,甚至没有一处可称为遗迹的建筑,土路两旁残存的矮石桩,依稀能辨认出原有建筑的痕迹。

  “科斯琴老城是由奥德河与瓦尔塔河冲击形成的一个半岛,自古以来就因其独特地形被当作‘要塞’,历史上几经摧毁与重建。然而,直到70年前……”斯科巴露出酸涩的苦笑,“1945年2月,纳粹德国气数已尽,希特勒却将科斯琴要塞看作扭转局势的希望,下令死守,一切因此毁灭。”老城700年的历史,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终结。为了给德军在塞洛高地建筑防御工事拖延时间,在明知缺乏弹药、装备、食物供给的前提下,德军将无数平民推上战场,其中包括老人和青少年,最年轻的只有16岁。据估算,双方共计约1.1万至1.7万名士兵在小城科斯琴丧生。

  受到重创的城市元气大伤,战后重建已非易事。博物馆解说员茱莉亚·博克告诉本报记者:“虽然无力重建,但我们选择将它建成博物馆,以向后人展示战争的可怕与残酷。”

  从科斯琴往西约15公里,便来到塞洛高地。这里是从东线进入柏林的必经之处,约50米高的山丘地势易守难攻,如一道天然屏障阻断苏军西进的道路,加上德军早已严密部署的防御工事,给苏军的进攻带来极大困难。

  1945年4月16日,苏军向塞洛高地防线发起进攻,奥德河畔战役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塞洛高地之战拉开序幕。苏军用了4天时间冲破塞洛高地防线,直驱柏林,然而双方都付出了惨痛代价——3.3万名苏军、1.2万名德军士兵在塞洛高地战斗中丧生。在赫尔曼的描述中,这片人烟袅袅的丘陵地带,仿佛重新燃起硝烟。

  苏军烈士遗骸就埋葬在塞洛高地纪念馆园区。园区正中央,一块苏联红军纪念碑依山而建,碑上刻有这样一句话:“你们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将我们从法西斯主义和战争中解放。”“这片区域平均每年都会发现约140具遗骸。”赫尔曼表示,对阵亡士兵遗骸的发现、鉴别和安葬工作,一直在继续,“我们仔细比对每一具遗骸,试图从遗物和档案资料中还原他们的生平。”

  阴雨中,一排排墓碑肃穆沉重,其中一块墓碑罕见地镶有照片,年轻的面庞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苏军中士申尼科夫,隶属于苏联近卫第八集团军,1945年初被派往塞洛高地前线,阵亡时年仅20岁。上世纪80年代初,申尼科夫的家人得知其安葬于此,来镶上了这张照片——这也是陵园里唯一一座镶有照片的墓碑。”赫尔曼说,申尼科夫的家人远赴德国送上照片,不仅是为了祭奠亲人,更为了让所有来访的德国年轻人意识到,为结束德国发动的非正义战争,苏联红军、整个世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争又是如何残酷地剥夺了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

  根据日内瓦协定,每一位阵亡士兵,都应该被妥善安葬。德军遗骸则安葬于离塞洛不远的立琛小镇。虽然苏军和德军的陵园分处两地,但并不是为了彼此对立。

  “仇恨和暴力会导致什么,我们已经经历得足够多了。”为此,赫尔曼在10年前,将年过八旬的两国老兵,带回塞洛,坐到了一张桌子前,共同认清战争的残酷与危害,希冀不再将仇恨的种子撒播给下一代。

  如今,在俄罗斯和德国政府双方努力下,每隔两年,新入伍的俄罗斯士兵会来到德国,与德国新兵一同到两座陵园扫墓、吊唁。曾经彼此对立的双方,如今并肩站立。立琛陵园负责人奥利弗·布莱特霍普特,站在刻满德军阵亡名单的6块石碑前:“吊唁阵亡的德军士兵不能用于为罪行开脱,放下仇恨不是放下历史。只有了解结束一场战争付出的巨大代价,才会知道发动一场战争的罪孽深重。”

  “二战期间,多少平民被推上战场、终结生命,多少家庭因此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德国发动了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给无数国家带来了死亡和痛苦——这是永远不可否认的事实。”赫尔曼表示,“纪念、反思、警醒,是德国人必须时刻背负的责任。过去的悲剧,永远不能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