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中国身影
岁末年初,媒体爱做回顾与展望的文章;在西方媒体上,中国是一个热门话题。
例如,英国《独立报》网站的一组文章,称中国是“世界上最新的超级大国”,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需求量最大的消费国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的“经济贡献超过美国”;“中国拥有”将继“中国制造”之后开始发力,成为话题;中国 的“创新文化”正在走向世界,等等。
又如,美国《外交》双月刊2008年1—2月一期刊登了《中国崛起与西方未来》一文,称“中国的崛起将不可避免地终结美国一国独大的单极时代”,是“21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国非凡的经济增长和积极的外交活动已经并仍在改变东亚地区的格局”。文章认为,美国的“单极时代”必会终结,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因其“开放”和“自由”的性质更有生命力,可以通过中国的融入避免冲突和战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说法,如说中国是个“既富有又贫穷”、“既强盛又脆弱的超级大国”,等等。
综合审视,今年西方媒体的“中国话题”,颇有“百花齐放”的多元倾向,情绪化和道德自负的色彩有所减少,更多地把中国的发展做为一种客观现实予以评估,其中人言言殊,或高评,或低估,不妨以见仁见智视之。
对外界评议,中国人大可以“平常心”待之。中国就是中国,客观现实就是客观现实,不会因高评而自高,不会因低估而自低。作为中国人,会切身感受自己国家的进步和不足,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也深知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才能登上一个又一个的台阶。
在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往往是不一致的,但价格终归要回归价值,只能围绕价值波动。对一个国家而言,真正的内在价值是其国民素质的水平,社会组织的水准,经济的内在活力,战略的正确选择,这才是我们应着力去做的方向,而不应过分看重外界评价。
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日元急剧升值,资产价格大涨,东京的地产价格就超过了全美国的地产价格。这个虚拟经济的泡泡也太大了,匪夷所思。这个泡泡一朝破灭,价格回归价值,日本经济多年不振。亚洲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金钱游戏”教训。对待虚拟符号,无论是金钱,或是种种说法,都要头脑清醒,中国当前也面对类似的压力和局面,要有忧患意识。
30年前,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国策,这本身就是主动参与国际体系的一种表现。在国际社会中,“不称霸”是中国始终如一的对外国策,“和谐世界”则是今日中国对国际体系的愿景。对待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国将采取介入式改革的办法,和各国平等协商,让国际秩序更能代表人类的共同利益,具有更多的普世公平特征。
(责任编辑 陈敬)
新闻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