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植树忙。
在这个孕育新生、洋溢激情的季节里,16日,市(中、区)直各单位、驻昌各部队、寺庙僧尼、各人民团体、群众学生代表、个体工商户4000余人纷纷踏上卡若区孜通坝片区野堆村植树现场,拿起铁锹,扛着树苗,拎起水桶,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脚下生活的这片土地披上美丽的“新装”。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西藏、美丽昌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建设美丽昌都”
……
植树点一条条的横幅,迎风招展,迎接着大家伙儿的植树热情。袖子挽起,十字镐舞起,钢钎砸起,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在孜通坝上演。
“加把劲,树坑再挖深些!”市编译局的扎西巴登今年59岁了,干起活儿的热情却依旧高涨。“在这里,大家一起植树,除了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的号召,还应体会到义务植树中蕴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植树既是身体的锻炼、又是思想的锻炼,既能植出绿水青山,又能植出金山银山。”
来自昌都军分区的范立志战士挥舞着铁铲,一丝不苟地忙着铲土、植苗。“这是我在昌都和妻子王华一起种下的第一棵树,我们也愿意为昌都、为我们热爱的这片土地——第二故乡再增添一片绿荫。”范立志一会儿铲土,一会儿跳到坑里踩实,裤管上沾满了泥土,额头上也渗出了汗珠。看着丈夫卖力的样子,旁边的妻子也不顾淑女形象了,她表示,这也是给她夫妻俩留下的希望和纪念之树。
植树现场,活跃着一支宝蓝色的青年志愿者队伍,王超就是他们的一员,“我今天身体欠佳,有些感冒,朋友们都劝我留守单位,但一想到种树是为了绿化昌都,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出点力,我来就值得。”
昌都市公路分局的多吉江村每年都会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他说:“每次植树的心情都不一样。植树造林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造福后人的一件好事,我们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种树植绿、爱树护绿。”
在僧人代表植树点,50岁的洛松江村拿着铁锹正挖的起劲,他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会来义务种树,通过劳动,为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做点贡献,这是应该的。 不远处,个体户藏香缘土特产老板黄世平已经脱掉外套,正准备挖第三个坑了,“今天一大早,我骑着摩托车来到这里栽树,虽然很累,但是想到多年后我种下的树能给野堆村带来一片绿荫,也很开心。”
在山坡上的学生代表植树点,来自市初级中学和昌都一高的学生们也在为这一棵棵小树苗忙碌着。初二(1)班的马源媛用铁锹捧起土,和同学们一起种下了友谊树。他为自己小小年纪,能为昌都的绿化尽微薄之力,感到非常自豪。
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大家却很快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鲍子昂说:“我们今年有30颗树,任务艰巨,但我们有信心完成任务。我们多种一棵树,就多为昌都‘生态立市’战略贡献一份力量,别提多开心了。”
“今天,近4000人在这里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种植云杉7000余株,从而推动全市春季造林绿化热潮。2018年,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完成海拔4300米在以下‘无树村、无树户’消除工作,积极开展海拔4300米以上试种工作。”丰富经验的市林业局和劲松副局长一边细心地指导大家植树,一边告诉记者,“我们还要加大森林管护力度,探索推行‘林长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监管,加大城区绿化美化,全力推进生态补偿脱贫,积极推进林业改革创新,让昌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据悉,2017年,昌都成功申报自治区级园林城市,完成营造林14.24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2万亩,惠及全市2.17万户,13.2226万人。消除全市海拔4300米以下“无树村”130个,“无树户”12761户,栽植树木41.856万株,实施森林抚育16.8万亩。
望着自己种下的树,大伙都笑了,纷纷拿出手机和小树拍照留恋。待到明年春来时,这里又是一片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