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促和谐
——201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郝鹏举
如果将司法工作比作一条生产线,从一端输入的是处于激烈冲突状态的矛盾纠纷,从另一端输出的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关系。
2015年,是昌都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也是司法行政工作重大发展的一年。市司法局在昌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司法厅的有力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关于司法行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推进法治昌都建设为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法律服务工作,团结拼搏,奋发有为,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忠于职守、开拓创新,推动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展普法依法治理
推进全民普法进程
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司法行政部门肩负着基础性、先导性、保障性职责。
去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工作,扎实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年初成立“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六五”普法总结验收迎检工作方案》和《“六五”普法检查验收清单》,积极召开动员会,按照前期准备、查漏补缺、迎接检查和总结整改4个阶段组织落实迎检工作。各县(区)还结合本县(区)实际制作“六五”普法宣传片、加强典型亮点培植、完成宣传展板长廊制作等工作,为普法迎检做好了充分准备。市普法办认真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常规性法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重点节点、敏感时段,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一年来,我市共开展法治宣传1324场次,举办法制讲座及培训220场次,发放各类法制宣传资料10万余份、法律书籍2.6万余册,受教育群众达30万人、次,全市518座寺庙(包括清真、天主教各1座)僧尼接受法治宣传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规范基层基础建设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为扩大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昌都着力创新普法载体和形式,将普法宣传向基层倾斜,筑牢基层稳定根基,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市普法办牵头市直各单位和江达县各单位组成30余人的工作组,深入江达县青泥洞乡和娘西乡,对当地干部、师生、僧尼、群众进行了为期20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共开展了24场次专题宣讲,受教育群众达2400余人,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市司法局牵头市、县各单位组成20人宣讲团深入贡觉县阿旺乡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讲团先后深入阿旺乡9个村、1所小学、2座寺庙,对194户常住户712人采取召开法宣大会、走村入户法治宣讲和开展重点群体法治宣传教育等针对性法制宣讲,此次法治宣传教育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同时宣讲团还对相邻的雄松乡、敏都乡350名群众进行了集中宣讲。
为维护虫草采挖、牧场搬迁期间基层社会稳定,市普法办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虫草采挖期间法治宣传工作的通知》,各县普法办根据通知要求,深入组织开展了《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草原法》《西藏自治区冬虫夏草管理暂行办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讲,有效地预防了资源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发挥服务助推作用
全面规范法律服务
人民群众对法治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是建设法治昌都的思想基础。市司法局通过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去年,市司法局将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5类人群作为特殊援助对象,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标准,直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同时认真研究制定了《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标准》《法律援助事项受理、审查、指派办法》《法律援助中心服务承诺制度》等制度,有效促进了法律援助工作正规化建设。
根据自治区关于建立“12348”法律援助热线的要求,积极协调联系,市司法局及11县(区)法律援助服务热线全部如期启用。热线开通以来,市、县(区)法律援助部门共接受电话咨询530人次,及时解答了群众的法律疑难。去年,市县两级法律援助部门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39件,代写各类法律文书467份,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125人次,其中市司法局法援部门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8件,接待群众法律咨询662人次,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解决了“有理没钱打官司难”的民生难题。
市公证处把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法律的正确实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多种方法,提供公证法律服务。2015年,市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1825件,其中民事案件1682件,经济案件143件,法律援助89件,参与政府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等现场公证168场次,代写公证文书405份,提供公证业务咨询717次,并深入拆迁户回迁选房现场为101户回迁户进行了现场公证。
积极推动西藏显达律师事务所向个人所的转型工作,切实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去年我市显达、西雅两家律师事务所共办理各类诉讼案件115件,其中刑事案件16件,民事案件87件,切实维护了当事人正当权益。同时两家律师事务所为我市11家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
大力保障民生事业
改革创新实现突破
过去一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着力关注和保障民生,着力改革创新,在法律援助、法律培训、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上实现新突破。
市司法局积极开展昌都强制隔离戒毒所适应性改造、强制隔离戒毒医疗准备和干警力量的转型培训等工作。截至目前,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管理区面积达到了3078平方米,管理区场地硬化、绿化面积达到2239平方米,各类戒毒功能用房已经成型,安全设施已有保障,戒毒医疗功能已基本齐全。全年派遣4期13人外出培训。组织模拟收治演练8次,组织突发性事件应急演练4次。
重新调整充实了市、县(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市司法局社区矫正支队,严格按照“六对一”标准落实了帮扶管控措施,有力确保了不漏管、不脱管。同时对困难社区服刑人员实施了临时性救助措施,共安排扶助资金2.8万元;对昌都籍保外就医人员进行了全面体检,及时对康复人员进行了收监,切实杜绝了罪犯开具虚假证明保外就医的问题。
进一步建立健全了1245个人民调解组织,配备人民调解员5595名。去年完成了全市1245个人民调解委员的标识牌、印章和5595名人民调解员的徽章制作和发放工作。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八宿县司法局大胆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推动成立了我市第一家医疗系统和第一家交通系统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全年市、县(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纠纷830件,成功调解775件,调解成功率93%以上,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全年组织召开了三次特殊人群工作会议,对特殊人群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和部署。对我市本地籍吸毒人员、重度精神病患者、艾滋病人、法会回流等特殊人员进行了摸排和登记。
深入开展刑满释放人员社区解矫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认真落实安置帮教责任,全年对所有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了无缝衔接和安置帮教,对2名家庭困难刑释人员进行了帮扶,发放慰问金2万余元,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不脱管、优安置。
市司法局与市人民检察院就人民监督员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衔接,通过层层筛选和审查,去年年底最终选任15名优秀干部群众为我市人民监督员,并对人民监督员进行了培训。
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树立司法服务形象
在新时期,打造一支适应形势发展的队伍对于司法行政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自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市司法局坚持领导带头、全局动员、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确保专题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全年市司法局党组理论中心组组织学习活动4次,组织局干警学习大会6次;人均撰写读书笔记达8000字以上,收集到学习心得体会20余篇;开展党课学习活动3次;整理出6大类30余个司法行政干警队伍中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狠抓整改。
厉行机关指纹考勤制度,干警一天四次进行指纹考勤,切实解决长期存在的上班迟到、早退、中途溜号等问题。
落实干警维稳意识和反分裂教育常态化,认真落实24小时领导干部带班和干警值班制度,全力做好稳定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庆祝纪念活动,并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去年,市司法局党组对所有在岗、退休干警档案进行了一次认真清理,切实解决了干部档案中存在的信息虚假、表格缺失、分类不明、标准不严等突出问题。及时修改完善了干警休假、事假、病假等规章制度,在制度层面规范了干警日常行为。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大力推行“廉政文化进机关”创建活动和阳光执法、公证执法、深化政务公开,努力促进干警清正、队伍清廉、司法清明。
在强基础惠民生第四批驻村活动中,市司法局5个驻村工作队积极为驻村点争取建设项目,共计落实大小项目9个,惠民资金300余万元,开展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10余次,向困难群众捐赠、发放物资和钱物价值10余万元。
认真组织开展“干部回家探亲”活动,分期分批前往联系点看望慰问联系群众,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茶等价值2万余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及时为困难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积极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向日喀则地震灾区捐款1.6万余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昨天的业绩和进步昭示着明天的责任和征程,昨天的努力和奋斗将激励着他们再创佳绩。2015年昌都市司法行政系统风雨兼程、步伐铿锵,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来不及拂去旧日的仆仆征尘,就踏入新一年的碌碌征程。
面对已经到来的2016年,全市司法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全力做好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为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自身积极贡献。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司法干警的共同努力下,昌都在推进依法治市的进程中必将取得新的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