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碧水蓝天新画卷 ——2015年昌都市环保工作综述

2016-01-06 09:34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碧水蓝天新画卷

——2015年昌都市环保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郝鹏举
 
    当越来越多的内地人习惯了“雾里看花”时,我们一年365天可以对着蓝天微笑。
    当很多地方的饮用水频频出现问题时,我们自豪地吟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生活在别处的人们困扰于城市的噪声杀手时,我们在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安之若素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山水有深意,它绵绵不绝的滋养来自于人们持之以恒的呵护。
    10.86万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背后凝聚着全市环保人无数的汗水和智慧。
    过去的一年,市环保局认真践行“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把做好昌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建设“两屏两区五地一通道”的主要内容进行统筹谋划,统筹落实,狠抓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狠抓监管严格执法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过去一年,市环保局充分运用新《环境保护法》赋予的职权,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环境监管执法,以环评审批和监察执法为抓手,做好事前和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确保环境违法必查必究。
    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昌都生态环境特点,开展科学严谨的技术评审和行政审批,用好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确保项目的产业政策、规划、选址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全年共受理环评412个,退回7个,审批405个,其中报告书6个、报告表109个、登记表290个。
    严格执行“三优先、过三关、出三效”原则,根据《昌都市非金属矿矿业权设置方案》,确定全市11县(区)允许建设的砂石场总数不得超过147个,对《方案》外的砂石厂一律不予审批,对《方案》内的砂石厂严禁擅自变更位置和规模。
    在全市范围内彻底清理、统计建设领域未批先建项目,共清理出环评违法项目122个,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进行备案,进行相应处罚和处理。
为切实加强监察执法工作,有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局在2015年加大了日常监察执法力度。一年来,受理群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12起,全部办结,办结率100%;累计出动监察执法人员1296人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55起,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45份、限期整改通知书216份,行政处罚4起,报请市政府对6家企业(项目)进行了挂牌督办。根据检查情况完善驻企监察员制度,目前已对5家重点企业(项目)派驻了环境监察执法人员。
    今年以来,市、县(区)环保局开展了环境保护大检查,对辖区各大重点排污企业、建设项目进行了排查;对玉龙铜业、高争水泥、果多水电站等大型企业进行了现场督察;对我市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全面排查,目前两个保护区内的应拆违法设施均已拆除;配合市政协、人大开展了新《环保法》贯彻落实和《水污染防治法》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
    牵头制定了《邦昌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细化方案》,联合相关单位对邦昌沿线进行实地勘察,督促存在环境问题的52家企业和施工营地完成整改,并恢复了10个历史遗留边坡的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改善民生
 
    一座城市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的速度和力度,折射着城市的生命力。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更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在过去一年里,市环保局大力开展防治污染改善民生的工作。
    根据《西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开展昌都市2015年黄标车淘汰工作,截至目前,共淘汰145辆。启动全市107台锅炉淘汰整治工作和38家加油站的油气污染治理工作,现已淘汰整治锅炉6台,完成油气污染治理的加油站17家。同时要求市区在建工地采取防尘降尘措施、运渣车辆覆盖防尘网、市政车辆加大城区清扫清洗等,确保城区空气质量良好。
    “三大考试”期间,通过播放发放通告、监察执法等形式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做好噪声控制工作,为广大考生提供安静的休息和考试环境。
    委托运营昌都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对11县(区)医疗废物进行集中破碎、高温蒸煮、填埋处理,减少医疗废物带来的环境污染。截至目前,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已累计完成11县(区)14家医院的20吨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加大市场执法力度,组织工商、市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禁商家使用塑料袋等制品,全年收缴一次性塑料餐具、购物袋等近100万只,从市场源头减少“白色污染”。
    对自治区确定的12家企业开展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审核与申报工作,现已完成其中9家企业的环境信用等级评价现场核查工作,倒逼企业加强污染治理。
    同时积极督促各县(区)开展162个自治区级生态村和3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的申报工作。
 
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关系到环保工作的科学决策,更关系到环保工作的长远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市环保局深入推进环境监察、监测标准化能力建设。
    首次制定昌都市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确定了13个大气监测点位、27个水监测点位、20个水源地监测点位,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向定时、定点、定项的规范化转变;完成2015年第三套自动空气监测点选址工作;启动昌都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共布设国控点位12个(其中玉龙铜矿3个、卡若区垃圾填埋场6个、昌都市蔬菜基地3个),填补了昌都市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空白,使昌都市完成了水、气、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全覆盖;完善两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仪器配备,监测能力新增至SO2、NO2、NO、NOX、CO、O3、PM10、PM2.5、TSP等9项,并于2015年1月1日实现全国联网,每天通过国家环保部官网实时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通过昌都电视台向社会公布当日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数据显示,本市全年大气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对全市11个县(区)实施环境保护考核监测,摸清各县(区)环境质量状况,为环保考核提供了基础数据;对市所辖地的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形成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监测调研报告,掌握全市县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情况;完成果多和觉巴水电站等30多个项目的委托性监测;开展对4家重点国控污染源的监测和信息公开;全年共编制各类监测报告18份,取得各类监测数据3400余个(大气数据1700余个、水质数据1600余个、噪声数据200余个)。 
    根据上年环境监测情况,在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向社会发布了《2014年昌都市环境状况公报》,保障广大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新的一年,标注着新的目标,新的挑战。全市的环保人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扬帆起航,奔向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