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4 07:22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精准发力“拔穷根”
——昌都市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五大工程纪实
本报记者
2009年前,昌都市卡若区如意乡达若村还是一个蜗居在达玛拉山腹地的贫困小山村,但是现在,村民们已走出了大山,住上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电,兴办了村集体经济,走上了致富之路,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达若村的发展变化,是昌都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昌都市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工作思路,针对藏东深山峡谷区、大骨节病区、自然灾害频发区等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大力实施整乡整村推进、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培训就业、行业扶贫五大工程,全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29.2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18.35万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实施重点贫困乡村整体推进工程。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把重点贫困乡(镇)、村(居)整体推进与发展现代农牧业、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以扶贫资金为引子,整合各部门资金,形成扶贫合力,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分步实施,深入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八到农家”工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突出产业扶持,坚持户有致富项目、村有特色产业、乡有主导产业、县有支柱产业,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以重点贫困乡村整体推进为平台,培育打造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的产业扶贫基地。
实施扶贫搬迁工程。按照“市里协调、县抓落实”和“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源、重点扶持”的原则,高度重视“三岩”片区、大骨节病重病区等特殊贫困地区、地质重灾害区的搬迁帮扶工作。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加强汇报衔接,积极申报项目,尽快实施整体搬迁。各县负责扶贫搬迁和安置工作的具体方案制订、搬迁选址、组织实施、后续发展等各项工作,市发改委牵头各行业部门,通过采取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社会扶贫等措施,整合项目资金,重点支持“三岩”片区等特殊贫困地区、地质灾害重灾区、大骨节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涉农部门发挥各项支农投资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加大对种养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建立扶贫开发产业扶持基地,鼓励扶持农牧民兴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120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规模、提升实力、规范运作,延伸产业链条。健全平等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探索完善“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实行差别化扶贫政策,提高扶贫对象产业发展参与度,使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项产业稳定增收,依靠产业发展脱贫致富。
实施培训就业工程。以提高扶贫开发对象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后未就业的新生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以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为主,在举办藏医学历培训班和幼师学历培训班的基础上,整合培训资源,全方位加大培训就业创业力度,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今年将全市所有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轮训一遍。
实施行业扶贫工程。通过各部门各行业的努力,到2015年底,昌都将实现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60%的乡(镇)通沥青和水泥路,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解决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8万亩,基本消除无电村。乡乡通光缆,六成以上的行政村通宽带,通信覆盖具备条件的自然村。所有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每个行政村有2名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科技进步对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将达45%。大幅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程度,基本消除青壮年文盲。每个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院、新华书店,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每个村有农家书屋,广播电视人口全覆盖。每个县有标准化医院,每个乡(镇)有卫生院,每个村有卫生室。实现有意愿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全部集中供养,孤儿集中供养率达100%,贫困户基本参加养老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