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昌都市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管理不断巩固基层组织建设

2015-05-14 07:28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本报讯 为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制度,有效解决基层组织薄弱的问题,昌都市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有效提升基层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巩固了基层组织建设。
    科学配备,促进基层组织“稳”。一是科学配备乡(镇)干部队伍。遵照结构合理搭配、重点配备、足额配备等原则,综合考虑民族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等需求,充实基层岗位,实现了结构稳;注重基层干部老中青合理搭配、本地干部和外地干部合理搭配、藏汉干部合理搭配、男女干部合理搭配,不断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实现人才的综合配置和人员力量的合理分布,建立完善的乡(镇)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库,有计划、有意识、有重点地进行培养锻炼,避免出现干部断层现象,实现了队伍稳;重点将长期扎根基层,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强,热爱基层工作,熟悉基层社情民意,善于解决复杂矛盾、善于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干部放在领导岗位,增强了班子履职效能。二是科学配备驻寺干部队伍。选择一批政治素质好、熟悉宗教工作的干部充实到驻寺干部中,要求每个寺庙管理机构按照藏族干部和其他民族干部3:1配备,通过选配调整,形成了30岁以下的占20%,31—45岁的占60%,46岁以上的占20%,以中青年干部为主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寺管会干部队伍,促进了驻寺干部合理搭配、工作有序开展。选择一批基层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工作能力强、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的干部充实到“一圈一线多点”重点乡镇和寺庙当中,充分利用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保稳定、促发展、强根基。不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党的执政之基,逐渐加固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努力营造群众安居乐业、干部恪尽职守的良好局面。
    严格管理,促进基层组织“强”。一是干部管理规范化。健全完善基层干部队伍工作职责、请销假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市县组织部门每半年集中组织对选派干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1次指导检查,乡(镇)党委定期或不定期到村(居)对选派干部工作进行督查指导,了解选派干部在岗和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解决具体问题,选派干部派出单位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加强对选派干部的跟踪管理。对驻寺干部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接受所在县统战、民宗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对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由市县强基惠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乡镇党委负责,严格落实基层干部的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基层机构运行机制,确保了基层干部有事做、能做事。二是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加强党性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强化基层干部自身理论水平要“硬”,运用民主集中制要“实”,市县干部教育培训部门工作要“勤”。加大基层干部培训力度,以组织调训为主、自主选学为辅,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让基层干部到区内外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接受教育、开阔眼界、提升素质,确保每年基层干部轮训比例占全市干部全年培训总人数的60%以上。三是干部考核严格化。加大基层干部的实绩考核力度,加大群众满意度测评的比重,坚持组织评价与群众评价有机结合,要求群众满意度测评比重占20%,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并对基层干部队伍中表现差,不作为、乱作为的提出了具体的惩戒措施,保证了基层干部队伍实力强、领导班子能力强。四是激励机制实效化。认真做到了生活上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工作上加强教育引导,助其理顺情绪。同时大力开展“建功基层、展我风采”评比活动,通过推选“最美村支部书记”、“百名乡村书记小故事”等宣传活动,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激发基层干部的青春活力,为干部安心扎根基层创造条件。
    转变作风,促进基层组织“实”。深化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管四联三结”、“结对认亲交朋友”等活动成果,消化活动成果内涵、吸取活动成果精华,让基层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中,切实转变自身“不正之风”,摒弃“歪风邪气”,真正能与群众“打成一片”;继续深化“学习型干部、学习型班子”创建活动和以“治散、治虚、治浮”为主题的作风大整顿、解放思想大讨论等三项活动,着重提高基层干部主动学习积极性,切实改变基层干部中存在的作风懒散、漂浮,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基层组织中“不作为、乱作为”的坚决调整岗位,以制度促作风。积极引导基层干部发扬“老西藏”精神,扎根基层,促进基层组织团结协作,清正廉洁,切合实际确立工作思路,准确定位,办事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