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昌都地区强力推动“三农”工作

2015-01-20 10:5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奏响富民幸福曲

——昌都地区强力推动“三农”工作纪实  

    鲜嫩的桃子、清脆的苹果、垂涎欲滴的葡萄,在察雅县吉塘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工人们正忙碌着收获丰收的水果,一箱箱地装车运往昌都市场销售……

    察雅县初具规模的农业示范园,是昌都推动农牧区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昌都地区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抢抓项目实施,加快特色产业建设,大幅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了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调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产业

    昌都以做强“五大优势加工产业”、培育“四大特色产业带”、建设“八大种养殖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特色、绿色、高效、增收性特色农牧业产业,突出抓好八宿荞麦、芒康葡萄、洛隆糌粑、丁青虫草、类乌齐牦牛肉、昌都蔬菜基地及经济林木基地等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培育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订单作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系基地、基地与农户对接、农工贸一体化的经济格局。

    在坚持家庭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注重产业带建设,实现大区域的集中、大要素的集合、大产业的集聚,重点打造葡萄、荞麦、优质青稞、无公害蔬菜、河谷地带干果、藏药材、草地畜牧业、河谷城郊畜牧业等产业带。

    建机制,增加农牧民收入

    围绕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以提升农牧民技能、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为重点,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做工作,调动农牧民参与发展特色农牧业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提升农牧民群众技能,引导农牧民群众从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选准就业创业门路,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使他们真正创业有门路、致富有途径、收入有来源,促进群众稳定就业增收。

    以高校毕业生、中职班毕业生、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以热血青年爱国成才创业工程为载体和动力,加大就业力度。2014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加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军旅式培训,实现农牧区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次,增收3.2亿元。

    采取政策、项目、产业、行业、社会扶贫多种有效方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快整乡推进,确保2014年建设340个扶贫农发项目,贫困人口减少2.8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牧区总人口的比例降至16%以下。

   抓落实,推进民生改善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力争完成20个新农村小康示范点建设,15485户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469个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和500个民生小水磨坊建设任务。

    以实现“幼儿全部入园、适龄儿童全部入校”为目标,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覆盖、提升四率”的要求,大打教育翻身仗。新建67所农牧区“幼小一体化学校”、1所小学、3所中学。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立教育绩效考核机制,不断扩大高中在校生规模,稳步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

   围绕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以实现每个县有标准化医院、每个乡(镇)有卫生院、每个行政建制村有卫生室、每个街道办事处有卫生服务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地区人民医院综合楼和藏医院综合楼建设,开工建设82个乡(镇)卫生院,建立较为完善的地县乡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各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加强儿童福利院、养老院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尽快实现孤寡老人和孤儿集中供养,建立较为完备的养老体系。

   抓统筹,改善农牧区面貌

    新建农村公路35项、续建96项,完成371个寺庙公路建设,改善农牧区出行条件。加快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大力实施无电地区电力规划,推进农村小水电升级改造和边远乡村供电项目建设,实施25个线路延伸项目,解决10万农牧民用电问题。

    开工建设怒江、澜沧江、通天河重点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开工建设19条河流治理项目。完成昌都镇扎曲、昂曲河防洪堤工程建设,启动江达、芒康等8县县城饮用水水源建设和保护工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改造提升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85%以上。(闫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