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花满达若
——达若村集体经济取得丰硕成果
本报记者黄凯 洛松德西
一排排红白相间的别墅型小洋楼、道路两旁停放着的各种运输车辆、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这些无不展示着这个村庄的幸福和谐富裕。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
又是一年分红时
7日上午,当记者走进达若村村委会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画面,幸福的笑容写在每个村民的脸上。一年来,达若村集体经济取得丰硕成果,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分红”时间了。
达若村位于卡若区如意乡,距昌都城区约12公里,境内有317国道穿过,属半农半牧区,全村共有72户、总人口365人。
2006年,在市扶贫办的支持下,通过国家投资80万元,村民自筹资金40万元的方式,建立了达若村采砂厂和石材厂,两厂的建成不仅极大的提高了达若村及村民的收入,还先后解决了8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2008年,达若村购置各类运输车辆,成立了达若村农牧民运输队。
2009年,村里集资购置了大型装载机、碎石机、搅拌机、东风翻斗车,组建了达若村农牧民施工队。自成立以来,施工队承建了如意乡及邻乡水渠建设、道路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造林、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等,项目资金达417万元,实现现金收入47万元。
2012年,达若村投资25万元修建了糌粑加工厂,解决了达若村15户66人的就业问题,同时每年为村民增收25000元。
目前达若村全村有集体经济实体四个,即糌粑加工厂、农牧民施工队、石材厂、农牧民运输队,固定资产300余万元,每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228.2万元,人均收入11000元。
达若村村民们大多都在村里的经济实体里工作,拿到丰厚工资的同时,他们又都是全村经济实体的“股东”,到了年终都能拿到分红。不只是现金,每年年前村民们都能分到一年的基本生活物资,有些家庭一年都用之不尽。
村党支部书记罗布次仁是如意乡达若村的致富带头人。“今年我很荣幸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我一定不会辜负群众对我的厚望,我将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共同迈向小康。事实证明,达若村如今的变化,是发展使达若摆脱贫穷面貌;是发展使达若建设成目前繁荣兴旺的‘石材’村;是发展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我坚信达若村未来是美好,发展前景更加光明。”罗布次仁对达若村未来充满希望。理直气壮的告诉记者。
“我家6口人,每年都可以分到的粮食,生活上已经不愁吃了,能干活的都在砂石厂打工,儿子平时跑运输做点小生意,家里的收入逐年增多。村里除了给我们发工资,分红外,年前还分粮食,如今的生活多幸福啊!我打心底里感谢党,感谢政府。” 刚领到集体经济的分红5416元钱的村民西热罗布美滋滋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