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伊斯兰教传入昌都和昌都清真寺的建立

2014-03-13 12:40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题目:西藏昌都伊斯兰教的传承与发展调查

作者:敏文杰
 

摘要: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是康巴文化的中心。300年前,昌都就有穆斯林繁衍生息,虽然他们屡遭劫难,但伊斯兰文化薪火传承,未曾断绝。时至今日,昌都穆斯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构成了昌都多元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本文首次全方位向读者介绍昌都穆斯林的来源与现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份较为翔实的资料,填补了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一段空白。

关键词:西藏 昌都 穆斯林 回族

论文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昌都清真寺 来源:百度

精彩论述:

三、伊斯兰教传入昌都和昌都清真寺的建立

  伊斯兰教是入世的宗教,这就决定了穆斯林走到哪里,伊斯兰教就随之传播到哪里,昌都伊斯兰教也不例外,也是伴随着穆斯林先民的到达而传入的。根据伊斯兰教的要求,如果有三名男性成年穆斯林在一起,就要成立“哲马提”(JAMAT,穆斯林集体)。“哲马提”是形成“乌玛”(UNMAT,穆斯林社区)的前身,而一旦“乌玛”形成后“,哲马提”就成为“乌玛”的核心。

1、“陕西回馆”的建立

  清真寺是穆斯林叩拜真主的地方,是穆斯林的文化中心,是处理穆斯林内部民事纠纷的机构,也是宣传伊斯兰教文化的窗口,是各地穆斯林联系和交往的纽带,在穆斯林社区起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调适作用和文化传播功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哪里有穆斯林,哪里就有清真寺。当穆斯林的先民们踏上这片异域空间的时候,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有座清真寺,以方便他们履行日常宗教功课。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杨怀德阿訇的倡导下,修建清真寺提上议事日程,得到教民们的一致赞同,他们表示要把伊斯兰教的根留在昌都,扎深扎牢,这是民族文化的自觉。决议形成后,教民们纷纷捐资捐财,出勤出力,在杨阿訇的领导下,在昌都城中心修建了一座汉宫式建筑的土木结构礼拜堂,被命名为“陕西回馆”“,陕西回馆”的蓝底金字木牌竖挂在馆堂门前。

  “至民国初期,定居昌都的回族曾建立联谊组织‘陕西回馆’。定居昌都的回民建立联谊组织‘陕西回馆’,并曾垄断了昌都城的牛羊屠宰及零售。昌都解放时,定居昌都的回民仍有五十多户,他们为昌都地区的解放事业做了贡献,具体表现在‘通事’(翻译)、护理受伤士兵、磨炒青稞等方面。回族的嵌入亦将伊斯兰教传入昌都。”

  “陕西回馆”有两层含义。因教民中陕西人所占比重较高,前二字寓示他们缅怀故乡,寄情于屋,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后二字有投石问路之义,以探测土著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反响。昌都当局宽容默认,不加干涉,表现出对伊斯兰文化的友善态度。所以说“陕西回馆”实质上发挥着清真寺的各项职能。

2、“陕西回馆”更名为“陕西会馆”

  随着社会环境趋于安定和移民生活逐步改善,穆斯林宗教热情也同步提高,焕发出空前未有的活力,“陕西回馆”里礼拜的人越来越多,而馆堂有限的空间已容纳不了众多人的礼拜。于是商议在“陕西回馆”东侧修建一座清真寺,原“陕西回馆”更名为“联谊馆”,成为陕西籍回、汉民族活动的中心,以示乡土情节,体现两个民族地域文化(如语言、服饰等)的亲和力。

  毋庸讳言,回汉民族信仰不同,一个馆堂难容二教并存,于是回民则放弃不用,汉族则以本民族的特点,把“联谊馆”改名为“陕西会馆”,内选会长、会计各一人,每年自筹资金,在节令上张灯结彩,进行娱乐活动。“回族将伊斯兰教传入昌都,并在昌都修建了大型的清真寺,至今尚存。关于清真寺的始建年代,或云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比较肯定的是在咸丰年间已建立。”新建的清真寺和联谊馆在同一条街道上,回汉民族在感情上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各民族和谐共存,在宗教上各行其是,井水不犯河水,诚如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昌都清真寺的建立

  根据现存资料,昌都清真寺修建在昌都镇中心位置,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在杨怀德阿訇以及清真寺修建小组的精心组织下,教民们同心同德,出财出力,踊跃捐款,甚至还有驻防昌都、信奉伊斯兰教的清军官兵也解囊捐款,所以工程进展顺利。教民们各尽所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出了一座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歇山顶寺宇,前后卷棚相连,檐角高挑,棚顶装点15个白尖坨,远远望去,古朴典雅,蔚为壮观。正门和南侧单扇门是拜主的进出口,大殿顶棚有垂柱俯悬,柱头雕为莲花状图案,花瓣线条清晰,煞是好看。墙壁上挂满名人赠送的匾额,如“真乃唯一”、“清净无染”、“咸尊真教”、“本然清高”等,令人惕然有悟。

  清真寺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其中大殿占地300多平方米。寺内建筑得体,礼拜殿、学房、教长室、厨房、水房等错落有致,布局合理。

  从大门到二门的过道用石条铺砌,长15米,宽1.3米,厚0.6米,从二门到大殿全由小青石铺就。大殿前有一颗千年大榆树,树根部砌有高1.5米、3米见方的花台,四面种花,每年夏秋季节姹紫嫣红,中间留有一处空白,作为宣礼台,以呼唤教民按时礼拜。

  在二楼,门楼里竖一椭圆形石碑,高1.5米,宽0.7米,石碑两边浮雕为二龙戏珠,正中刻有汉文。

  大殿双门上悬有一幅非常权威的大匾,据传是康熙五十年(1711年),康熙皇帝册封昌都佛寺帕巴拉为呼图克图,正式颁发帕巴拉呼图克图诸门汗册印时,御书赠给清真寺的。

  清真寺基础设施比较齐全,运作功能正常。开学阿訇杨怀德继续担任教务工作,管理工作强化了董事会,大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清真寺充满了生机。原来零星居住的教民自行迁到清真寺周围的色仓生和达然通(即现在的东幸福街和聚盛街东),聚合成一个回民社区,类似于唐代的蕃坊(蕃客们居住的教坊),形成了一个拥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4、早期主持清真寺教务的阿訇

  阿訇一词是波斯语的音译,阿拉伯语称“伊玛目”,意为“领袖”、“表率”,狭义上指清真寺寺内主持教务活动,如率众礼拜、教授学生、主持婚丧嫁娶等的学者。昌都清真寺自创建至1953年,文献记载的有三位知名阿訇,他们是:
  
  杨怀德阿訇(生卒年不详)。祖籍陕西泾阳,后丧妻未娶。杨阿訇学识渊博,品学兼优,为了使昌都地区的穆斯林保存和传承信仰,使伊斯兰教扎根昌都,他带头创建清真寺,带领移民进行生产自救,是昌都穆斯林新族群形成的核心人物,是民族事业的开拓者。他活了92岁,为弘扬伊斯两目教门,奋斗了几十年。他不仅在本民族教民中德高望重,而且在当地藏民中也受到敬重。教民们称他为阿訇爸爸,他的陵墓被称为“爸爸坟”。

  马文乾阿訇(生卒年不详)。祖籍陕西泾阳,具有较高宗教学识,通晓《古兰经》,在教民中有较高威望,其子名曰马扎西。

  杨志平阿訇(?~1953)。祖籍陕西泾阳县。他是民国时期乃至解放初最后一位执教昌都清真寺的阿訇。他有一定的宗教学识素养,操守教法教规,能诵读《古兰经》,能参加劳动,物质生活淡薄,在双目失明后仍关心教务工作,在子孙的搀扶下,坚持聚礼和会礼活动。现在杨志平阿訇的后代在昌都已繁衍至第五代人了,其子杨纯灵现任昌都清真寺管委会主任,在当地深孚众望。

5、早期昌都清真寺财务收支状况

  清真寺作为一个群众性团体的象征,每年都有不菲的开支,这就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撑。众所周知,昌都地区穆斯林为数不多,不像内地有庞大的穆斯林群体。那么,昌都清真寺的财源是如何来的呢?据老人们传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积金。昌都清真寺的公积金来源于先辈们遗留的资金,即年终盘点的由上年结存的款项。

  第二,“白拉特”基金。即每年伊历五月十五日,教民们为赦免罪过,主动向清真寺施舍的资金。

  第三,房屋租赁费。昌都清真寺拥有一定的房地产,清真寺每年向承租人收取一定的租赁费。
  
  第四,每年斋月期间收取的天课费用。
 
  第五,本地穆斯林富户和来到昌都经商的穆斯林的自发捐助。

  上述资金的支出情况是:公积金营运所得利润用于开斋节、“古尔邦节”和丧葬公益费;“白拉特”基金和房屋租赁费均用于圣纪节;阿訇的生活费用则由教众出散“乜体”,不从前三项里面支出;寺内的其他开支由各地穆斯林和本地宽裕人家资助。

  前三种资金由四家财会分管,除本分利,定息包纳,各人成领的资金自行运作。每年圣纪节后当众公布账目,另选四家财会,群众无异议者可连选连任。

6、早期民族文化教育状况

  教育是根本,教育对民族素质的提高,对民族的社会地位和生存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解放前,由于昌都地处偏远,文化教育落后,这里没有一所正规学校,因此,昌都地区文盲率极高,妇女几乎都是文盲,学龄儿童得不到正常教育,智力得不到开发。一些重视教育的家庭把孩子送到汉语私塾读书,但没有教材,收效甚微,起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伊斯兰教文化教育更是如此。昌都清真寺建立以来,未设经堂教育,除阿訇懂阿文外,一般教民充其量只会读《古兰经》的几个短小章节而已,不能对后代完整、准确地解释宗教知识。阿訇和家长们没有很好地担当起传承伊斯兰教的重任,致使后代们受教育程度不足,年轻一代宗教理念缺乏,再加上环境文化氛围的熏陶,年轻一代宗教观念渐趋淡化,甚至有人出教了。

  “依照一般规律,一个民族以小集中形式,补充隔绝于不同的地理空间、文化环境中,面对外在的极强的渗透力和融化力,加上社会成员间信息沟通受阻,共同文化失去了同步发展极大的可能性,往往在民族整体性的动态发展中,区域性代替了民族共同性,最后使一个民族七零八落地渐渐消失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