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2:3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伟大历程话辉煌——庆祝昌都解放60周年系列综述之二
昌都镇昌庆街一角。王绪彬 摄
60年,峥嵘岁月稠。
60年前的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祖国大陆统一的最后一役——昌都战役,胜利地将五星红旗插上了昌都镇的城头。
仿似东方第一抹晨曦划破浓稠的黑暗,引领旭日照亮整个苍穹,从此揭开了昌都历史的新篇章,更是奏响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序曲,奠定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坚实基础。
历史的洪流滚滚前行。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局势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幸福安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昌都已经巍然屹立在西藏东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昌都
解放前的昌都同西藏其他地方一样,广大农奴和奴隶生活在三大领主的剥削压迫下,过着没有人身自由的悲惨生活。卡若区通夏村71岁老人扎西次仁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昌都镇城区面积很小,不知道多少农奴住在用乱石围成的土围子和破毡片、木板搭成的棚子里,游民、乞丐蜷缩街头,街道狭窄、尘土飞扬,全城没有一幢砖瓦房和一条像样的路,更没有学校、医院。
1951年1月1日,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宣告成立,并颁发第一号布告:“昌都地区既经解放,为保障全体人民生命财产,执行信教自由政策,维护社会治安,确立革命秩序,着令成立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负责指导军政有关事宜……为藏族人民服务。”
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昌都各族人民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昌都波澜壮阔、慷慨激昂的历史伟业,在昌都建起了第一所小学、第一家医院、第一个气象站、第一个水文站、第一家银行等数个“西藏第一”,先后历经了执行《十七条协议》、积极恢复生产、有重点地开始经济建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等重要历史时期。特别是1959年在党的领导下,昌都随同全西藏肃清了达赖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极端腐朽、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为昌都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加速了昌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进入新时期以来,昌都地委、行署把党中央的亲切关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对口援昌省、市、企业的大力援助化作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强大动力,紧紧围绕“一加强、两促进”的历史任务,不断深化发展思路,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使藏东这片古老而沧桑的土地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0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昌都,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总量实现了巨大飞跃,彻底告别了封闭的庄园自然经济,正向现代市场经济迈进,进入了有史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群众收入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2009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57.9亿元,第一产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21.96亿元、7.02亿元、51.5亿元,财政收入达2.78亿元,肉、奶产量分别达到7.34万吨、7.95万吨,农牧民人均生产总值9021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144元。
谈到昌都镇的变化,扎西次仁一脸幸福:“你看,2002年昌都镇昌庆街旧城改造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通夏村也在2005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从‘乞丐村’变成了‘藏东第一村’。在党的领导下,昌都越来越漂亮,老百姓的日子更是越过越有滋味!”
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幸福的保证
如果说西藏近现代史上的两件大事中一个是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的话,另一个便是1959年的民主改革,让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雪域高原迈入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昌都是1959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较多的地区之一,按照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边平叛边改革”的方针,昌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叛乱、反乌拉、反奴役和减租、减息的“三反双减”运动。据资料记载,至1960年,昌都地区武装叛乱基本被肃清,1960年9月底,昌都已建立县级人民政府12个,区政府70个,乡政府111个,22万余人口的农区完成了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民主改革的地区达90%以上。
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吾金平措说:“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幸福的保证。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藏东人民从此获得了充分的人身自由,成为了国家和自己的主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有房住、有田种、能看病、能上学的社会主义新生活。”
2009年,昌都地区共有40余万农牧民用上安全饮水,24万农牧民用上电,全地区共设立各级各类学校529所,在校生达107626人;建立了以昌都镇为中心、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当年就为农牧民报销各类医药费5000余万元;人口由1959年的25.48万(含察隅县)增加到64.18万,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到100%;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丁青热巴、昌都锅庄、芒康弦子等7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卡若区俄洛镇曲尼村,昔日农奴巴嘎现在的家庭年收入达到了2万元,住在450平方米的两层大房子里,巴嘎过着子孙绕膝的舒适生活。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过去过着猪狗一般的生活,食物是青稞筛完后剩下的残渣,从来就没有吃饱过,还经常被人压在地上打,而现在吃的、住的、穿的比农奴主还要好得多,日子过得比蜜还要甜,这一切都要感谢伟大的党,伟大的社会主义!”
抓住历史机遇 加速藏东发展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昌都地区解放60年来的发展历程已经雄辩地向我们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昌都64万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才是昌都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昌都地委、行署深感责任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压力同在,提出了紧紧抓住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历史机遇,以昌都解放60周年大庆为契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族团结为保障,紧紧抓住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两件大事,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两个重点,积极推进昌都国家能源接续基地和国家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建设,致力于建设藏东经济区的发展思路。具体目标为:到2020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力争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0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人均GDP达到38641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达到11480元,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区同步进入全国中等行列。
对于如何推进昌都跨越式发展,昌都地委书记、人大地区工委主任王瑞连做出了深入的思考:“我们要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巩固提升一个根本、完善一个基础、壮大两个支撑、培育新的增长点’的发展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改善民生、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体、加快产业建设、积极培育以旅游、藏医藏药、建筑建材、产业信息为重点的新的增长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稳妥搞好昌都镇旧城改造工作、加强区域协调交流合作、切实做好受援工作,以实现昌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走过60年辉煌历程,古老的昌都日益散发出崭新的活力,充满着前进的动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下,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藏东的明天会更加美好,藏东的崛起指日可待!(温凯 米玛 涂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