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三个昌都人的命运:把握时代脉搏 实现人生价值

2014-03-13 12:38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西藏昌都地区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康巴汉子豪放粗犷、热情奔放,有着坚毅勇敢的性格和敢走四方闯天下的精神。在昌都地区八宿县,我们随机采访了三个普通的昌都人,他们的命运,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紧紧相依,在面对时代巨变时,他们选择了迎头而上,找到各自的人生重点。他们,只是昌都60年发展中一个小缩影。


八宿县小学教师尼嘎 摄影:王舒

  民转公后成教学骨干 想当一辈子好老师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1983年,16岁的尼嘎从昌都地区八宿县邦达区(现在的邦达镇)小学毕业。在普遍的公办教师队伍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下,经过当时的文教部门批准,尼嘎直接被选为民办教师。

  时隔27年后的今天,尼嘎当时的老师、现已是八宿县教育局局长的顿邓还记得,六年级全班30个同学中,有两个孩子因为成绩不错,进了民办教师队伍,尼嘎是其中一个。

  “那时候我很年轻,个子也不高,记得给一年级孩子们上的第一课是藏文数学。讲堂上,学生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感觉身上责任重大。”尼嘎说,这是第一次认识到“教师”两个字的朴实意义。

  尼嘎当时正值青春少年,面对求知似渴的孩子们,他觉得自己专业知识很不够,趁着备课时机,尼嘎疯狂地学习。当地文教部门会定期发一包蜡烛给教师,他烧完了不够用,就自己买煤油或者柴油倒进开封罐头中点燃照明,第二天醒来,鼻孔中全是黑的。

  1989年,因为表现突出,尼嘎被选送到昌都地区师范学校(现昌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修两年。当时,他遇上了民办教师可以通过“民转公”考试成为公办教师的好政策。随即,他参加了考试,并顺利通过。

  在尼嘎的家乡八宿县,当地民办教师真正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是2007年。八宿县教育局局长顿邓认为,民办教师是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过程,他们为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西藏的教育事业付出过辛勤劳动。随着师资力量的不断充实,民办教师的退出也见证着西藏教育的发展。2007年后,八宿县所有的民办教师和代课老师都已经通过民转公、发放补贴、退养等方式,妥善地予以安排。

  1998年,尼嘎再赴西藏大学进修了两年,依然学习藏文教学。如今,他已经是八宿县小学的藏文老师,也是该校的教学骨干,月工资已从20多年前的60元涨到了4000多元。尼嘎对自己未来的冀望,只说了8个字:“想当一辈子好老师。”


八宿粮油公司职工正在酿酒 摄影:王舒

  带领公司逆势发展 荞麦变成特色白酒

  2005年,由于粮油销路一路下滑,八宿县粮油公司决定创新发展思路,发展特色产品加工行业,实行国企改制。

  现任八宿县粮油公司厂长的洛松尼玛站在富有民族特色的酿酒坊里,向我们介绍着采用藏民族传统手工艺酿制白酒的全过程。“荞麦去石子,洗净,晒干,柴火煮,蒸馏,从荞麦变成白酒,需要三天时间,这还要看天气,冬天需要四到五天时间。”舀上小勺,清香的酒滑进口中,嘴边留香。这是2009年2月份,他们推出的特色产品——荞麦白酒,现已是昌都六十大庆的指定用酒。

  当初濒临破产的国企已经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企业。洛松尼玛脸上永远朝气十足,没有抱怨。

  荞麦并不是八宿县主要的农产品,当地依然是以产青稞为主。因为荞麦对气候的挑剔,在八宿县的白玛镇、拉根乡、林卡乡一带,才能产出荞麦来。但是因为八宿县粮油公司对荞麦深加工产品的陆续推出,倒让荞麦变成了较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洛松尼玛说:“我们每年要从当地村民家中收购10万多斤荞麦,收购价也从最开始的一斤两元涨到了现在的一斤五元,本地产的荞麦基本能够满足公司需求,但肯定要扩大生产规模。这就意味着我们将来要去昌都地区察隅、贡觉等地去收购荞麦。”

  这家公司在改制初期,曾加工过荞麦粉和糌粑,后来陆续推出了荞麦白酒、林卡红白葡萄酒、荞麦壳枕芯、高原菜籽油等等。洛松尼玛已经不满足仅仅在八宿县城销售这些特色产品,他正在申请CS认证,将产品远销到昌都地区其他县,甚至西藏的其他地区。

  在八宿县粮油公司10月8日刚刚拟定的计划书中,我们看到了他的“野心”。公司计划在八宿当地收购10万斤荞麦、1万斤核桃、油菜籽1万斤等等,可以让当地农牧民直接受益70多万元。他还计划加工新的特色产品——苦荞茶,以适应现代人的养生理念。

  “未来,我们很有希望,前景没问题。”干脆利落,这是洛松尼玛的风格。


八宿县白玛镇日吉村村长洛松朗加 摄影:王舒

  从穷人到富人 解放思想30年

  他是八宿县白玛镇日吉村支部书记、村长。村民都叫他老村长——从1980年他当选日吉村村长到现在,一当就是30年。每4年一次的换届选举,老村长的票数总是最高。

  老村长叫做洛松朗加。他说,小时候,是个孤儿:5岁时母亲去世,8岁时父亲也走了。靠着舅舅养大的他,家里很穷,仅懂一点点藏语,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就靠平时自学。

  洛松朗加28岁当选日吉村村长那年,村子里有一半人没能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而自己,用他的话形容,则是“睡觉时没有一张卡垫,家里也没有一头牛,哪怕是一头毛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日吉村,洛松朗加带领着一些村民在八宿县打工。卖青稞、养猪,什么都干过。

  靠着打工挣钱,洛松朗加省吃俭用积攒了一万多元,1993年,用这笔钱,他买了一个锯木材的工具,开始尝试着加工木材。财富的积累,让洛松朗加感到辛苦而又快乐。

  富了以后,洛松朗加将村子里最贫穷的4个年轻人叫到跟前。问他们:“想不想学技术?”不久后,他将4名年轻人送到云南学习藏式雕刻。如今,他们已经成了当地比较“抢手”的雕刻木匠。

  2004年以后,正是大力发展交通和安居工程建设的时候,洛松朗加从银行贷款,买回了村子里第一台货车跑运输。村子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报名加入他的队伍,不久后,自愿联合组成了日吉村运输队。98户人家,到现在只有8家没有买汽车。庞大的汽车运输队,洛松朗加管理起来却非常的科学和简单,包括自己在内,轮流值班接业务,谁都能挣钱,也很公平。

  洛松朗加当了30年村长,日吉村实现了全部脱贫。他被评为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不止一次地提到,解放思想对自己和周边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多重要。“首先思想上要开放,曾经有人说修路会死人,我就告诉他修路不仅不会死人,还会过得更好,后来村民们见多了世面,也越来越明白事理了。”

  如今的洛松朗加,已经58岁。上一届换届选举时,他提出过退休,被村民们投票再次选上。但他说,这个位子,始终是年轻人的。现在,他有意加大对两名副村长的培养力度,就是希望他们能挑起带领村民致富、管好日吉村的担子。而退休后,他希望能够到处去走走、看看,因为这30年,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