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十一五”昌都地区交通建设成绩斐然

2014-03-13 12:34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雄关从头越 天堑变通途——“十一五”昌都地区交通建设成绩斐然

    地处横断山脉的昌都地区,山高谷深,自然天险造成的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成为制约昌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十一五”以来,昌都地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落实“十一五”规划,积极争取和实施交通建设项目,重点抓好干线公路和农村工路建设,使全地区交通状况大大改善,交通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2010年底,全地区公路通达总里程达到10686.138公里。

    客运场站建设加快 道路运输日益发达

    为解决交通“瓶颈”,近年来,昌都地区在重点抓好国省道、全力做好通县油路整治改建项目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快客运场站建设,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昌都地区大部分县都已经或正在建设交通客运站。总投资0.359亿元的昌都地区客运站新建工程已于2010年9月6日开工建设。

    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和路况的改善,有效地促进了道路运输业的发展。目前,昌都地区有各类营运车辆23000多辆,其中:大型车辆6300多辆,小型车辆约8000辆,每年还以约20%的速度增长。货运总量年均60余万吨。客运班线建设初具规模,地区客运线路由“九五”期间的2条增加到了14条,先后开通了昌都至成都等6条省际客运班线和8条地际客运班线,开通了地区11个县50个乡镇及通往周边地县和部分乡镇的客运班线,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型客车、高中档车型的客运运输格局,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乘客的需要。同时,扩大了与区内外的交流,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交通事业的发展还为农牧民群众的增收和交通系统待业青年临时性就业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昌都地区共吸纳农牧民参与农村公路建设106万人次,增加现金收入5314余万元,吸纳农牧民机具参与农村公路建设98363台(班),增加现金收入1967余万元。解决交通系统待业青年临时性就业最多为362人次,累计发放工资1026余万元。

    交通项目顺利实施 公路里程大幅增加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自治区批准并投资实施建设的昌都地区国省道、通县油路和客运站建设项目共11项,总投资43.26亿元。截至2010年10月,已完成投资32.8746亿元,占总投资的76%,其中国道建设项目8项,地区境内国道公路整治改建总里程847公里,总投资41.4亿元,截至2010年10月已完成投资31.58亿元,占国道项目总投资的76.28%。省道建设项目2项,完成省道303线 (边沙公路)保通整治工程,工程总投资0.06亿元;正在建设的省道303线帕通村至加玉桥段,建设里程30.8公里,工程总投资0.4985亿元,截至2010年10月已完成投资0.3446亿元。

    通县油路建设项目1项,即青泥洞至贡觉县油路改建工程,建设里程 73.11公里,工程总投资0.9447亿元,截至2010年10月已完成投资0.89亿元。2010年底通油路的县达到9个,达到80%县通油路的目标,道路通畅率达到72%。

    在加强干线公路建设的同时,昌都地区全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十一五”期间昌都地区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项目共计208项,其中重点项目27项,一般项目181项,总投资为70261.12万元。新建公路4257.152公里,新建独立桥梁23座1700.64延米,共解决6个乡,431个建制村的通达。到2010年底,全地区138个乡镇已经有135个通公路,其余3个乡镇的公路正在建设;973个建制村通公路,通达率85%,全地区农村公路通达里程8380.876公里。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通行条件明显改善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十一五”时期,成为昌都的公路交通发展建设速度最快,投资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时期。

    一是国道公路等级进一步提高,通行条件进一步改善,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作用日益显现。“十一五”期间,昌都地区境内国道公路黑色化整治改建总里程达847公里(三级油路),总投资41.4亿元。在建的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地区境内国道黑色化里程将达1261公里,占国道总里程的77.2%,比“十五”末增加689公里。公路通行条件的改善,在促进昌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局势稳定,确保边防巩固,确保物资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与“十五”末相比通达总里程增加了3697公里。乡(镇)、建制村通路率分别提高了4.98%和19.6%。农牧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解决,很多道路成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的致富路、幸福路,充分发挥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涂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