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昌都地区发展乡村小水电小记

2014-03-13 10:53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如今,我们全村通水、通电、通路,村民们开始发展副业,小电磨坊就有好几家,打面再也不用跑到县城了。”类乌齐县甲桑卡乡的布依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昌都地区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推向深入,全地区除卡若区外,其余10县已顺利完成县级电站的体制改革,先后组建起了农电公司,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3年起,昌都地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开展了10个县的电力体制改革,其中芒康、八宿等6县的农电公司已完成资产评估和登记注册工作,建立起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运营管理机制。同时,有关部门还将乡村小水电站逐步纳入农电公司进行一体化管理,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大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提高昌都各级电站运行管理水平以及逐步把农村小水电站推向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做出了积极探索。

  各县农电公司组建后,通过资产重组、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实行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各县农电公司或电力公司年发电量、电费收入、上缴税收和提留折旧金比改革前均有大幅度增长,大多数企业已逐步扭转亏损局面,部分企业开始盈利,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职工的工资福利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昌都地区农电体制改革的先进试点单位,记者来到类乌齐县东珠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据了解,该公司对乡村小水电进行“一体化管理”,落实机构、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确保了各电站的正常运行。同时,据该公司财务统计,公司组建前,职工月平均收入仅有680元。经过改革,目前该公司职工月工资水平达到1560元,增长了129%;公司组建前,年电力收入只有95.66万元,目前则达到了167.16万元,比改革前增长了75%;年完成上缴税金16.37万元,比改制前同期增长183%。

 

  通过近年来的改革,昌都地区各县一个个濒临破产的农电企业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并连续几年保持了发电量和销售额突飞猛进的良好势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124个乡、650个行政村、4.56万户、28.5万人的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全地区县城通电率达到100%,乡通电率为89.8%,户通电率为44.3%,全地区人均用电量约67.5度,推动了藏东农牧区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