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西藏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9%

2014-03-13 09:15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拉萨市达孜县完小明亮的教室里,13岁的藏族男孩尼玛旦增和50多名同学一起正在演算数学题。除《英语》以外,他所有的课本都采用汉藏两种文印刷,教师也都用汉藏两种语言授课。

  目前,西藏像尼玛旦增这样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在课堂里学习,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9%,这个数字与西藏民主改革前95%的文盲率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多数地区的秋季学期从9月1日开始。但是在夏季短暂的西藏,暑假只有1个月左右。尽管8月中下旬正是收获青稞的季节,但孩子们还是从家乡赶回学校上课了。

  西藏现代教育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步。1951年,在昌都建立起第一所小学,1956年在拉萨建立了第一所中学,1965年建立起第一所大学——西藏民族学院。目前,全区已有118所中学,890所小学,在分散偏远的农牧区建有1568个教学点。

  目前,西藏已建立起一个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残疾人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据2005年底统计,中小学在校学生44.9万人,其中,小学在校生32.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9%;初中在校生12.1万人,初中入学率达到75.4%。全区73个县市区中,已有68个基本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40个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普九”的人口覆盖率达到59.4%。

  民主改革前,西藏95%以上的青壮年是文盲,而现在,有54个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西藏地域辽阔,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藏族为主的270多万人口,生活在总面积12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屋脊”上。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给藏族农牧民子女入学带来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为了加快西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1984年中央政府确定,对西藏自治区办重点小学和县办重点中学,全部实行寄宿制,不仅不收取学费和杂费,而且国家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三包”政策调动了广大农牧民送子女的上学积极性,西藏的教育事业不断跃升新的台阶。后来,中央政府又决定,从2001年起,对西藏全部中小学农牧民子女住校生实行“三包”政策,并从2005年1月起适当提高生均经费标准。西藏的农牧民适龄子女比内地绝大多数地区提前5年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

  中央政府还对西藏自治区实行特殊政策,通过转移支付等多种方式,全力保证西藏自治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宋和平介绍,全区每年所需的18亿元教育经费中,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占92%。

  西藏教育事业也得到全国各经济发达地区省市的支持和援助。在达孜县完小,29岁的校长仁桑指着并排的两幢学生宿舍楼说:东面的一幢668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是江苏省镇江市投资80万元援建的;西面的781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是江苏省无锡市投资90万元援建的。这两幢学生宿舍,基本上满足了寄宿生的住宿需要。记者看到,每间宿舍上下铺住着8到10名学生。从被褥(垫)到生活用品,品种、规格、花色,整齐划一,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