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黑龙江对口支援日喀则—— 雪域黑土情 携手共奋进

2024-08-08 15:1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龙藏号”旅游专列开通后迎来首批旅客。

谢通门县民间艺术团赴黑龙江开展文化交流。

黑龙江援建的康马县牛羊暖圈项目。

谢通门县珠峰牛羊示范合作社内工人正在编织氆氇。

北大荒集团青稞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援藏工作队“雪域光明行”活动中,黑龙江援藏医生为群众检查眼睛。

谢通门县县城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后,学生用自来水洗手。

日喀则市珠峰大剧院。

沃野黑土,巍峨珠峰。自对口支援西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传承发扬“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和龙江“四大精神”,锚定“四件大事”,大力推进就业援藏、产业援藏、智力援藏、民生援藏、文化援藏,与日喀则市各族干部群众一道描绘“龙藏一家亲·雪域黑土情”的壮美画卷。

截至2024年7月底,黑龙江省精准对接,发挥优势,累计派出8批次援藏工作队,共380名干部人才,实施援藏项目613个,投入资金15.31亿元,推动日喀则市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谱写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

力推产业援助 筑巢引凤突破发展“瓶颈”

亚德细褐布料传承千年,曾一度是旧西藏上层社会的贡品。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下,仁布县康雄乡成立亚德细褐羊毛织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妇女发展编织产业,旨在带领更多妇女增收致富。但受制于规模小、产能跟不上等因素,合作社发展一直处于“疲软”状态。

“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成为不得不解决的一件大事。”亚德细褐羊毛织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经理达瓦次仁说,在一筹莫展之际,黑龙江援藏工作队将在仁布县建设特色产业孵化园的消息,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我们第一时间沟通对接,第一个加入产业园区,并在援藏力量的指导下,稳步健康发展。现在,合作社规模得到扩大,产能进一步提高。”达瓦次仁介绍,目前,合作社年产值达2000万元,解决就业近200人,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致富“领头雁”,大家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仁布县特色产业孵化园是黑龙江援藏工作队立足仁布县实际,投资2900万元兴建的产业园。园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有特色民族手工业加工车间、就业培训中心、食宿综合楼等,通过集聚效应真正把仁布的特色产业发展起来。

康马县平均海拔4300米,是典型的半农半牧边境县。黑龙江援藏工作队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重点增进民生福祉,投入援藏资金,采购61.618万株寒地大果沙棘,增加国土绿化面积3000亩左右,形成持久稳定的生态防护效果。建设嘎拉乡抗旱应急机井工程,新建机井6座,改造渠道196米,新建渠道778米,有效控灌嘎拉乡耕地及草地面积755.2亩。对荣玛乡雄村温室大棚项目进行改造升级,引进大樱桃、桃子、苹果等8种盆栽水果,预计平均每年实现盈利约15万元。

“这两个暖圈是黑龙江援建的,约1200平方米,饲养着乡里两个自然村的羊。”康马县少岗乡副乡长洛桑旦增笑着说,“饲养环境变好了,今年羊群又新生了很多小羊,待羊群出栏后,群众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黑龙江援藏工作队聚焦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管理“上轨道”,先后谋划12个项目,签约5个项目,落地资金6.27亿元;充分利用各类商贸平台,围绕文化旅游、特色农牧、高原生物等产业,宣传推介“藏字号”品牌,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多次组织代表团在哈尔滨、深圳等地进行招商推介,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如今,在黑龙江援藏工作队和日喀则市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各受援县区产业发展兴旺,经济发展强劲,群众增收致富的“宝”越聚越多。

增进民生福祉 筑牢各族群众幸福之基

走进谢通门县中学,黑龙江省绥化市援建的阳光洗漱房内,盆中清澈的自来水映衬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改造之前,因为管道老旧,不仅水质差,而且不能正常供水。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且稳定的自来水。”谢通门县中学党总支书记姚振波感慨不已。

今年5月,黑龙江援建的谢通门县供水管网升级改造项目顺利竣工投用,困扰了谢通门县城百姓多年的吃水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民生是最大的福祉。黑龙江援藏工作队始终坚持向改善民生聚焦发力,找准日喀则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落实、见成效,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黑龙江援藏工作队累计实施民生保障类项目110项,持续改善受援地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建成康马县康如乡卫生院,为全乡群众及边防派出所、通信、邮政等派驻单位近2000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连续多年实施“龙藏雪域健康行”活动,普惠受援地先心病和眼疾患者,累计筛查先心病儿童3.31万人次、眼疾患者3023人次,免费为243名先心病患儿、952名眼疾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此外,黑龙江援藏工作队坚持在教育、就业领域发挥优势资源作用,先后选派80名“组团式”援藏教师支援桑珠孜区第二中学,推动建成教学资源库、成立名师工作室,使学校教学成绩跃升至全区第五、全市第二,创历史新高。积极引导各族群众转变就业观念,通过提升技能、加大岗位开发力度等带动更多藏族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截至2024年7月底,黑龙江省累计向日喀则籍大学毕业生提供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岗位1114个、企业岗位7745个。

从县城到乡村,黑龙江援藏工作队带来的满满幸福感持续延伸。在距离谢通门县城不远的达那答乡顶嘎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大变样。

“在黑龙江援藏工作队的帮助下,村民住上藏式新居,实现人畜分离。生活的变化、崭新的村貌让村民对幸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指着不远处一排排的蓝顶建筑,顶嘎村党支部书记桑珠憧憬着未来,“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乡村振兴之路会越走越宽!”

加强文化力量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长期以来,黑龙江援藏工作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持续加强龙藏两地文化、旅游等多领域交流互鉴,大力实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工程,深化思想沟通,丰富参与主体和内容,促进民族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以文化力量助推龙藏两地经济社会发展。

黑土颂,雪域情。2023年11月,黑龙江省优秀艺术家跨越千山万水,走进珠峰之乡,与日喀则市本土艺术家联袂献艺,以文会友、以艺传情,将两地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系列活动中,几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

桑珠孜区第二中学教室内,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正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倪秀梅的指导下,孩子们聚精会神,妙剪生花,剪出张张籽籽同心的“红石榴”;

两地文化交流艺术展和文艺汇演中,龙藏代表性艺术作品、特色歌舞表演轮番上阵,为日喀则市民群众奉上一场高水平、多元素的文化视听盛宴……

“通过系列活动,我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激动。”日喀则市民达娃扎西表示,他会带着孩子去大东北转转,领略祖国文化之韵、自然之美。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黑龙江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起,黑龙江省文联启动文艺援藏工作,建立健全龙藏两地常态化文艺交流合作工作机制,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增强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好援藏工作,核心是聚心、要求是走心、效果是交心、收获是真心。”这已成为历批次黑龙江省援藏干部人才的共识。正如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韩文友在回忆文章《莽莽高原初心在》中写到:当来自全国的援藏干部与藏族同胞团结奋斗在一起,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还有什么高山我们爬不上去,还有什么险滩我们跨不过去,还有什么困难我们不能战胜?

龙藏一家亲,奋进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黑龙江省将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聚焦民生改善、智力支援、产业发展、增进团结,深化龙藏两地多领域务实合作,源源不断为日喀则市社会大局更加稳定、经济文化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贡献智慧和力量,携手雪域儿女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文/图 记者 杨子彦 扎西顿珠 旦增嘎瓦 黑龙江日报记者 董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