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湖南援藏工作队以科技项目助力沙丘“添绿”又“生金”—— 高原新农人 逐梦新沃野

2024-07-09 10:3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盛夏时节,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章达村,烈日当空。

虽然地处雅江北岸的沙丘地带,但坐落于此的绿之源有机蔬果生产基地内的温室大棚,却是一片“绿洲”。

“最近天气阴晴不定,棚里的温度可不敢马虎!”次仁卓玛走到配电箱前操作起来。随即,一座占地15亩的温室内,22个换风机开始转动,棚顶的窗口和篷布也自动打开,温度监测表逐渐维持在了34摄氏度。

“现在是芦笋的丰产期,这个温度刚刚好。”次仁卓玛说。

湿润的泥土夹杂着蔬果的清香,弥漫在闷湿的大棚内,看着丰收在即的芦笋,次仁卓玛的嘴角勾起微笑。

次仁卓玛今年34岁,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困,小学没毕业就留在了家里务农。“村里人以前只会耕种青稞小麦,而且产量不高,多半是自给自足。现在,有了基地技术人员帮带,咱也掌握了有机蔬果的种植技术,有了一技之长,收入自然少不了。”次仁卓玛自信地说。

在绿之源有机蔬果生产基地,像次仁卓玛一样的固定员工共有26人,其中11人是本地群众,他们不仅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5000元以上,公司还为他们购买了五险。此外,基地每天的用工需求在50人以上,分大、小工,日酬劳从150元到200元不等,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温室大棚隔壁,一块露天土地刚翻完地不久,久米次成正和几个年长的村民协作进行机械浇灌,尽管烈日炎炎,但大伙儿干劲十足。

久米次成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来到基地工作,从学习水电技术起步,如今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种植能手,负责一块800亩土地的种植任务。“在技术人员的指导和乡亲们的参与下,以前连牛羊都喂不了的荒地现在瓜果飘香,我们心里特别自豪,当个职业农民一样能出彩。”话刚说完,久米次成又跟着浇水车走向远处的地里。

“有产业的引领和科技的加持,他们已然是高原‘新农人’。”在扎囊县农业农村局工作的湖南援藏工作队技术人员毛莎莎,对基地就业的本地员工满口称赞。

绿之源有机蔬果生产基地,是山南市重点生态农业产业项目。2019年,在政策鼓励和湖南援藏工作队的争取下,通过招商引资落地扎囊。湖南援藏工作队立足湖南优势,持续深化跨区域产学研科技合作,助力当地规模化发展沙地有机农业、设施农业,其中引种驯化的有机芦笋受到高端市场青睐,以每周2至3吨的频次空运热销区外各地。

基地负责人喻莹告诉记者,目前,经过3年多的资金和技术等投入,主打产品有机芦笋如期迎来丰产期,今年一季度芦笋销售额达到380万元,伴随市场对有机蔬果需求的进一步加大,基地产能、效益不仅能保持长期增长态势,还能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记者在现场走访看到,该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这片沙丘中的“绿洲”还在扩大。目前,基地改良沙荒地1300余亩,建成了核心区高标准玻璃温室1座,联栋薄膜大棚4座,联栋温室大棚9座,以及有机蔬果产业园冷库1座。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建设以来,累计带动用工3.5万人次,为当地累计增收3000余万元。

建好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雅江中游百里沙荒地上的绿色蝶变中,湖南援藏工作队践行“山南所需”、竭尽“湖南所能”的脚步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