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千笔楼丨致敬,向他们最后的身影!

2023-08-11 10:45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他赶着步子走下楼梯,不时低头查看手机上的防汛信息,行色匆匆……

  她凝望着窗外的雨情,反复踱步后毅然走出楼道,走向暴雨的方向……

  他正吼叫着让大家赶紧避险,突然涌来的山洪,把他卷入激流……

  这是几名在防汛抗洪救灾中不幸牺牲的党员干部,留给世人的最后身影。

  连日来,京津冀和东北地区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泥石流等灾情,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全力抗洪救灾,把责任担在肩上,“逆流”而上。一些党员干部不幸献出了宝贵生命,令人痛惜。

  “我不放心,必须到现场!”

  8月1日夜,吉林省舒兰市普降暴雨。8月3日,强降雨范围突然扩大。

  “我不放心,必须到现场!”得知开原镇青松林场100多名群众转移到办公楼楼顶后情况不明,正在部署防汛工作的舒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骆旭东当即决定去现场。

  骆旭东带领着吉林市水利水电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倪峰、舒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二科科长、四级主任科员张郅昭匆匆走下楼梯,奔赴抗洪抢险一线。


0:09

/0:09


  8月7日,新华社独家发布的“舒兰公职人员失联牺牲前奔赴一线画面”视频。

  在漆黑的夜里,一道迎面而来的水墙,把车卷入了洪流……

  谁也不曾想到,这匆匆走下楼梯的身影,竟成了他们最后的工作影像。

  “必须全部转移,不要抱侥幸心理,坚决不!”跟同事的这段微信语音,是骆旭东留给世人的最后声音。

  7月31日上午,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色树坟村出现强降雨,山洪迅速围困了村庄。

  在村委会办公室的楼道里,包村干部熊丽神色凝重地望了望窗外,主动请缨,与村干部一起前往灾情一线转移受灾群众。

  途中,突然坍塌的墙体,无情地夺去了她36岁的年轻生命。

  谁也不曾想到,楼道里神色凝重、忧心忡忡的影像,竟成为她最后的身影。

  “我是包村干部,我得去!”村委会主任宗秀山说,这是熊丽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7月31日凌晨,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村汛情严重。得知还有300余名群众没有转移,龙泉镇副镇长刘捷立即驾车赶去现场。

  在大声劝解群众赶紧避险的过程中,突然涌来一阵山洪,把他卷入激流……

  谁也不曾想到,这惨痛的一幕,是刘捷留给世界的最后身影。

  “值得我们敬仰!”

  当我们看到这些以身殉职的党员干部生前的最后影像,哪怕只是几秒钟再寻常不过的下楼、踱步,都会眼眶湿润。

  在自然面前,任何个人都是渺小和无助的。这些党员干部,面对狂风暴雨,跟平常人一样,也有担心,也会害怕。但是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强勇敢,能够挺身而出,“逆流”而上呢?

  也许,可以从他们的话语中找到答案。

  灾情面前,越简单的画面、越质朴的话语,往往越能直抵心灵深处。

  “坚决不”三个字背后,是一位领导干部必须守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线的决心。

  “我得去”三个字背后,是一位包村干部必须下沉到一线的主动和自觉。

  还有一些干部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冲往一线,甚至来不及和家人、同事告别,再没回来,更没留下些什么。

  看到这些“最后”画面,听着这些“最后”声音,不少网友感到心痛:“很可惜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们”“能在危险来临时赶赴一线,值得我们敬仰!”

  德莫高于爱民。

  “人民至上”最朴素最有力的宣誓

  灾情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人性,也照出了干群关系。

  闻“汛”而动,向灾而行,就是党员干部的非同一般。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出去,靠的就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信念,以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情怀。

  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影像、声音、文字,是这个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对“人民至上”最朴素最有力的宣誓。

  这些“最后的身影”表明,在关键时刻,“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样的根本问题,广大党员干部拎得清,也豁得出、做得到,他们用实际行动做出了精彩回答。

  救援人员在河北省涿州市市区乘坐冲锋舟前去转移受灾群众(8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人民没有忘记,也不会忘记。目前,骆旭东、刘捷、熊丽等一批同志,或被授予“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或被追记一等功,或被评定为烈士,有的还获得多重荣誉……

  有不惜一切守护群众利益的党和政府,我们就有了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力量之源。有这样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广大党员干部,有挺身而出、团结互助的社会力量,再大的艰难险阻,我们也能战胜。

  不管汛情多么复杂,灾难多么无情,我们终将走出泥泞,将这些苦难的书页翻过去,重建我们的美好家园。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题图漫画:潘红宇 记者:陈钟昊、马晓成、刘雅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