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从“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2022-10-14 20:00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从万里长江到莽莽秦岭,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人进沙退”的塞外到重新通航的大运河……行走于在北京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各单元,如同翻阅一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有力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在云南展区最显著位置,一面高5米多、宽6米多的弧形多媒体屏幕墙正在播放裸眼3D视频“大象迎宾”。

视频讲述了2021年云南亚洲象北迁南归的故事。亚洲象一家三口从热带雨林中缓缓走出,开启了一场奇妙旅途,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卷。

“归来”主题,在各地不断上演,在各展区频繁出现。

在实施十年禁渔的长江,“微笑天使”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种“归来”了。

在“生态优先天津蔚”单元,通过裸眼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七里海、团泊、大黄堡、北大港四大湿地,白鹭、东方白鹳等鸟类“归来”了。

在华北平原淡水湖泊白洋淀,多年没有见到的鳑鲏鱼等一些土著鱼类“归来”了,野生鸟类增加到237种,“华北明珠”重放异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师张贵祥对北京展区显示的超大城市减量瘦身高质量协调发展印象深刻,“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水源密云水库及入库支流潮河、白河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我坚信,未来会在过去十年的基础上继续欣欣向荣,绘出万里锦绣河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我们身边的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百姓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调查统计,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超过了90%。

北京语言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曹依帆说,展馆按省份依次展开,让人感受到祖国的绿水青山和繁荣富强,感受到党为了人民幸福而作出的巨大努力。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在中央展区第四单元,整齐摆放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完善的多部法律文书。

“这是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讲解声让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一张照片上:一位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全国人大代表站立在票箱前,双手投下庄严一票……

继“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正式写入党章之后,贯彻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等内容写入宪法,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转化为国家意志,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展览墙上一张大幅照片,定格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2020年5月28日下午3时许,人民大会堂,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表决通过了民法典。

“绿色原则”为民法典注入“绿色基因”,为世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告别“九龙治水”,实现“多规合一”,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空间规划,从来都是热门话题。

从中央展区第二单元到第七单元,再到各省份单元,“多规合一”以不同方式形成“变奏”。

第二单元图表显示,我国将主题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第七单元图表指出,“全国统一、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聚焦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聚焦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修改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生物安全法、湿地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长江保护法;我国首创河湖长制度,首创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人民法院审理的以污染环境罪定罪的案件年均超过了2000件,而2013年之前每年也就是几十件。

构建新发展格局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沿着展区移步向前,两张独特的“首发”证书映入眼帘:

2017年3月13日,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向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电厂发放我国第一张排污许可证;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交易机构向参与全国碳市场上线首日交易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专门颁发纪念证书。

两件展品,见证着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美丽中国建设的扎实步伐。

十年来,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34.4%,扭转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态势,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河北单元,河钢集团智能“无人化”料场图片吸引不少参观者。这是全球首座智能“无人化”全封闭料场。落实“去调转”的河钢集团,已成为我国家电板和汽车用钢重要供应商。

十年来,河北破解“一钢独大”困局、摒弃“黑色增长”、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去’出新空间、‘调’出高质量、‘转’出新动能”,图片和模型展示出河北省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

在新疆单元,一个卡通风格的中速永磁智能风力发电机组模型,让不少观众忍不住想触摸一下。这个萌萌的模型,体现着新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眼看过去,像是一面巨大的同心圆镜,壮观!”不止一名参观者说,中央综合展区一张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照片吸引了很多人。

这是我国目前建成规模最大、吸热塔最高、可24小时连续发电的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电站内的设计年发电量达3.9亿千瓦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

长6米、宽4米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沙盘,以铜浮雕形式展示了南水北调工程相关线路,格外引人瞩目。

十年来,南水北调累计供水量达到565亿立方米,在惠及1.5亿人之外,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并使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

在重庆展区,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亮相,它可应用于平均水深65米的深海海域,填补了我国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空白,成为我国进军深远海能源开发领域的一大“利器”。

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势头强劲,2021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690万千瓦,同比增长4.5倍,累计容量跃居世界第一。

参观展览的北京高校老师潘冬子说,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的保护和物种的延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十年来人们感受最深的发展理念。”(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