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绘就碧水青山生态画卷让群众吃上“生态饭”

2021-03-04 19:0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近年来,我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观念,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全力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为建设美丽西藏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林进沙退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扎囊县阿扎乡章达村村民对过去的恶劣环境至今仍印象深刻。那时,村里只要一刮风,风沙肆虐、遮天蔽日、寸步难行,大家只能待在家里。2016年,扎囊县建起了藏草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基地建成后,风沙少了很多。

“当年河谷里全是沙土,几乎看不到绿色。”隆子县隆子镇芒措村老书记拉杰回忆说。为了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从1964年起,隆子县开始试种生命力顽强的沙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隆子县的人工沙棘种植面积达50.33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超过40%,形成了一条长40千米的绿色“长廊”,曾经的荒凉河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不断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隆子县自然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现在我们还推行了林草共生的新模式,在沙棘树下种植苜蓿草,不但有生态价值,还有经济效益。”59岁的护林员索朗仁增说,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20余年。

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西藏以“两江四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年楚河、狮泉河、尼洋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为重点,实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西藏雅江流域早已告别“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的历史,高原披上了“绿色哈达”。

西藏自治区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西藏各类沙化土地面积较前期减少了3.5万公顷,年均减少面积0.7万公顷,防沙治沙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保护优先 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驱车从羌塘大草原经过,不时就会和藏羚羊群不期而遇,还可见到野牦牛、藏羚羊和三五成群的藏野驴漫步草原,悠然自得。随着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增加,青藏高原特有的蹄类动物种群在逐步恢复。

住在那曲市双湖县城附近的嘎玛边久,已经成为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员15年了,他每年都要在外巡逻近半年,独自巡查方圆上百公里的无人区。每次出发前,他都要戴上红袖套,挂上工作证,震慑盗猎分子。

双湖县境内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约有1.7万平方公里,处于无人区,大部分地区不通公路,嘎玛边久常常是骑着摩托车巡逻。因为野生动物随季节迁徙,嘎玛边久需要在野外仔细寻找它们的踪迹。每当嘎玛边久发现野生动物的时候,都要停下来,仔细观察它们的分布情况,然后统计它们的数量,上报给林业部门。

隆冬时节,林周县江热夏村寒意正浓,但村里的护林员还像往常一样,自发到附近的树林里巡护。村里的护林队是2013年成立的,现有18人,分成3个小组分片区对村子周边进行无死角不定期巡护。

与护林队差不多同一时间成立的还有村里的湿地保护队。湿地保护员会定期或不定期沿着湿地的围栏进行巡护,查看围栏是否有损坏,并捡拾周边垃圾,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广大野生动物保护员、护林员、湿地保护员的履职尽责、坚守岗位,我区生态环境质量才能持续改善,稳中向好。

绿色发展 群众吃上“生态饭”

近年来,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西藏农牧区旅游。昔日靠伐木、放牧为生的村民,开设家庭旅馆、办藏家乐、卖土特产,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在西藏东南部林芝市米林县境内,有我国保护最完整的原始林区。从家住琼林村的村民央金家门口远远望去,南迦巴瓦峰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闪烁着白光。

很多年前,央金一家靠伐木为生。“有时看到上百年的大树被砍倒也很心疼,但没办法,要修房,还要取暖,生活也需要钱。”如今,琼林村村民不仅不砍树,还主动封山育林,守护着这片给予他们富足生活的森林。“游客来这里就是看森林的,没有森林,旅游就发展不起来,我们不能再毀坏它了。”央金说。

巴松错、色季拉等国家森林公园和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不少农牧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

2020年,我区落实各类生态补偿资金296.3亿元,更多群众吃上了“生态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社会自觉。

如今的西藏,冰川草地溪流纯净如初,飞禽走兽游鱼欢快怡然,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