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6 10:34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以前觉得城里才会有公司,现在村里也成立了公司,我还可以享受分红。” 曲水县南木乡南木村村民扎朗笑着说。
扎朗说的公司指的是曲水南迦净虹实业责任有限公司,这是在曲水县南木乡南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框架下,为探索集体经济运营管理新方式,发起成立的村办集体公司。全村1803名农牧民群众中,享有股权的村民就有1686名,扎朗就是其中一位。
扎朗感觉到的变化,正是我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农牧区悄然发生的变化。
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扩产能、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保生态、促改革、增收入、奔小康”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大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初显成效,村集体经济也逐步“活了”起来。
抓短板补不足 农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三年来,我区加大农牧业建设项目投资落实力度,补农牧业基础设施滞后短板,通过建立“月报告、季调度、半年小结、年度总结”的项目推进机制,强化日常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2016年以来,全区农牧业落实“十三五”农牧业基本建设各类投资81.25亿元,累计完成“十三五”投资49.02亿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省际动物疫情公路检查站、村级兽医室、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网点、农牧业防抗灾物资储备等体系得到完善,特别是建设了671个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在解决农牧业生产技术“最后一公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才短缺是影响西藏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短板之一,基于此,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始终坚持“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战略要求,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以来,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至5000人、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3000人,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大学生村官能力建设、深度贫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脱贫攻坚等主题培训。
目前,正在推动出台《西藏自治区高海拔地区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特殊岗位奖励补贴办法》,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抓粮食保底线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我区坚守粮食安全底线,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全国粮食安全贡献了西藏力量。
每年,我区完成粮食作物面积260万亩以上,其中,青稞面积始终保持在200万亩以上。 2016年至2018年,建成高标准农田66.08万亩,2019年申请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3.8295亿元,计划建设70万亩。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了5.3个百分点,达到63.1%。
在良种推广方面,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由2015年的191.7万亩增加至2019年的220余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达到90%。
抓好重点农业科技项目,高质高效创建示范面积和测土配方施肥面积逐年扩大,分别比2015年增加了60万亩、40万亩。
加大病虫草害监测预报,始终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从2015年起,粮食产量突破并已连续4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
建基地抓产业 农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生产基地是发展产业的重要基础,促进产业融合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全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建基地、抓产业、促融合,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助脱贫攻坚工作,每年整合资金40亿元用于发展产业。依托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和边境地区小康村产业发展,全力推进青稞、牦牛、藏猪、奶牛、藏羊、蔬菜、饲草等农牧业七大产业基地建设,建成农牧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375个。
围绕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区积极培育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4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9174家、家庭农牧场138家,在引领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我区累计发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7个、示范点9个,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1个,农业产业强镇示范乡镇2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和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个,认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
抓质量创品牌 农牧业发展效益稳步提高
质量是生命线,对于农牧业更是如此。
面对生产环境质量,我区试点开展了水肥一体化建设,推广了家畜粪便高温腐熟增施有机肥技术,实施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和有机肥增施及替代试验示范等技术示范,全区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65%。
面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任务,我区在引导农牧民群众推进绿色生产方式的同时,积极转变生活方式,学习贯彻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展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区实施农资和农产品质量监管行动,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每年农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已达10个,正在创建的第二批自治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6个。
面对提升农产品质量,通过争取“降费增补”政策,全区“三品一标”发展规模总数达到225个,今年还将完成160个“三品一标”产品的认证,目前进展顺利。累计有41个农畜产品获得国际国内农产品展览会金奖, 艾玛岗土豆、岗巴羊、帮锦镁朵藏毯等具有西藏高原特色的农畜产品著名品牌不断涌现。
抓改革激活力 农牧业发展后发优势明显
“这次来参加分红,心情已经不那么激动了,因为我们村已经分红好几年了。”在蔡公堂街道办事处举行的拉萨市城投商砼站分红仪式现场,蔡村四组年近六旬的边巴次仁说起分红,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
近几年来,因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边巴次仁家里的土地被征了,但他心里不慌,虽然土地没了,可有了村集体经济,现在手里的钱更多了,“除了这次分红, 村里还有租赁土地、银行存款利息等。”边巴次仁说。同时,边巴次仁的妻子、孩子还在村对面的车辆管理所找到了工作。 “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不仅住上了二层小楼,有两辆价值近百万元的车,银行还存着钱,生利息呢!这日子‘呀咕嘟’!”
农牧区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激发了农村土地的流转。据统计,2018年全区耕地流转面积23.9万亩,比2015年增加了11万亩。
各地在规范土地流转方面积极探索,白朗县制定了《白朗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标准文本)(试行)》《白朗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建立了农民自愿、企业自主、有偿流转的工作机制,创办了土地流转市场,并根据流转地力、位置等较为合理地确定了土地流转费、流转期限。
农牧区改革为农牧民增收注入了新的动力,2018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到11450元,三年来年均增速为11.57%,其中,财产净收入增长迅猛,人均财产净收入4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