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6 09:2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雪峰耸立,湖水湛蓝,天高云淡。初冬时节,走进山南市浪卡子县,处处呈现这样的美景。
从岗巴拉山顶开始,秀美绝伦的羊卓雍错与圣洁的宁金岗桑峰一路陪伴“学习贯彻十九大·高原记者万里行”山南采访组一行来到了浪卡子县。
从浪卡子县城往西到打隆镇,一座座连绵的大山映入眼帘,蓝色的湖水和洁白的雪山渐行渐远,第三种意义非凡的颜色——青色开始出现,它就是打隆镇特有的林西青石板。
“这种林西独有的青石板材,每平方米能卖160元,我们林西的老百姓就靠它增收致富!”一走进林西居委会青石板加工厂,打隆镇党委书记李晓勇就迎上来为我们介绍。门口的展台上,一块块精美的青石板在初冬的暖阳下光洁如镜。
不远处的厂房里,电锯“嗡嗡”作响,几名工人将开采下来的大块原石进行切片、摆放、包装,一派繁忙景象。
“别看现在我们的青石板很受欢迎,以前它就是山上的石头,偶尔有群众开采几块来铺地,从来没想过它还能赚钱。”李晓勇说。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很长一段时间里,遍地的青石给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青石板的商业价值被市场认可,林西居委会成立了青石板加工厂,采用传统的小作坊加工经营模式,负责开采原材料,销售权则交给了一家建材公司,每年收入很有限。
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家得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出去的原材料被建材公司简单加工后,可以卖出高于原来好几倍的价钱。
“我们冒着生命危险上山开采,最后钱却被别人赚走了大半,为什么会是这样?”林西居委会的居民心中充满了疑惑。
那时,林西居委会是打隆镇一个半农半牧的边境居委会,整个居委会365户人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57户。
痛定思痛,打隆镇党委、政府和林西居委会“两委”班子开始思考青石板加工厂的出路,经过多次商议,决定以公司的形式经营石材厂。
但新的难题又摆在了眼前,老百姓虽然心痛石材的利润被别人拿了大头,但对于筹建公司却更加不理解、不支持。
“当时老百姓的担忧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担心破坏生态环境,二是看不到公司的未来,担心亏损以后得不偿失。”了解情况的林西居委会党支部第一书记普布次仁向记者介绍说。
为了打消群众的疑虑,打隆镇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居委会调研,并发动居委会党员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个月后,居委会97%以上的群众同意成立公司经营青石板。
2016年,浪卡子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协调羊湖建筑有限公司参与青石板经营,最终,公司以财政投资150万元、羊湖建筑有限公司投资451万元、矿产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的形式,正式成立了西藏羊湖天然石材开发责任公司,采购了石材加工设备6台,可以生产12种产品,每天产量在45平方米,约1000块青石板。新设备的投产,让加工厂的生产工艺更为先进,生产效率更高,也更加安全了。
与此同时,青石板加工厂还成立了党支部,充分调动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企业发展;在生产一线的13个岗位上,5名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学习机械操作和精加工技术,并将自己所学传授给普通工人。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了党组织,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齐心协力办好村里的集体经济。”谈及基层党组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李晓勇非常认可,他还用数据来佐证:“2016年,我们加工厂让林西居委会居民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今年,我们的订单更多了,收入也多了,保守估计能让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
今年24岁的贵桑朗珠是生产车间的工人之一,以前他在建筑工地上打零工为生,自从来到加工厂上班,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儿,我从采挖青石开始学习,现在已经能操作机械加工石头了,工资也涨到了6000元,不仅学到了技术,收入也增加了不少。”贵桑朗珠高兴地说。
林西居委会四组的伦珠多吉说:“以前在建筑工地上打工非常辛苦,跑远了还照顾不了家人,现在在村里上班就能领到5000多元的工资,家庭也照顾了,自己也不用到处奔波,我要把钱攒起来,供3个孩子上好学校。”
采访的最后,李晓勇补充说,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目前,青石板加工厂能够提供工作岗位38个,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固定岗位13个,其他25个流动岗位解决了村里400个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这两年,我们林西青石板的名声愈发响亮,下一步,我们将在拉萨、泽当、浪卡子县城设立销售点,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种类,真正让青石板‘点石成金’,圆了林西老百姓的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