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家乡美
——丁青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扫描
本报记者 郝鹏举 何瑞
环境保护大检查、征收排污费、环保宣传、植树造林、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村创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环境保护战,让丁青县城乡环境天蓝水清山更绿!
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丁青县本着“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的理念,倍加注重环境保护,累计投入资金2.26亿元,造林11000亩;大力实施人居环境工程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新建的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全面落实了节能减排、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环境监察执法等工作。
保护环境呵护家园
丁青县布托湖四周地势开阔,牧草丰盛,生物资源丰富,是丁青县难得的旅游休闲之所。每当夏季,这里水草丰美、野花艳丽,牧民的帐篷如花朵般散落在草原上,肥壮的牦牛和雪白的羊群如繁星般点缀其间,高原牧场风光绚丽。
在这片风光秀丽的地方,经常会出现3至5个熟悉的身影,他们有个响亮的名号——湿地保护员。他们的队伍总共有25人,分时分批守护着这片土地。
“为了保护环境,这一片都是禁牧区。我们在这里轮流巡逻,就是防止有人偷偷放牧。有一块这么漂亮的湿地不容易,能为它作点贡献我感到很开心。”湿地保护员达瓦告诉记者。
丁青县林业局副局长杨蓉告说:“为了更好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我们采取了禁牧、修建栈道、聘用25名湿地保护员和28名野生动物保护员等措施。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老百姓的保护意识还是挺高的,很多人都主动要求当保护员。”
今年丁青县累计完成造林5184亩,植树50万株、补植补造5万株,义务植树3万余株,安装围栏6万余米;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93.6万元、护林员补助555万元;基本完成了全县森林资源普查工作,规划设计退耕还林地1.4万亩。
打造城乡新风景线
今年3月底,丁青县色扎乡组织干部群众共计120人,对街道、公路沿线和河道两旁进行了彻底的大扫除,集中整治乡境内环境脏、乱、差等现象。
色扎乡乡长郭嵩告诉记者:“为长期保持干净舒适的环境,乡里与各店铺签订‘门前三包’协议,定期组织干部群众进行环境治理。如今,路面更加整洁,交通更加顺畅,店面整齐有序。”
“我们主要是做好县城路面保洁、垃圾清运和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使县城环境卫生面貌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县政府十分重视环境卫生工作,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拿出270万元资金,用于发展环卫各项事业。”丁青县城管执法大队队长扎西罗布告诉记者。
如今,丁青县城面积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市政道路16万平方米,城市管网16公里。路灯、绿化带、隔离带、人行道一应俱全,实现了“车有所停、人有所行、垃圾有清”。
为加快改善环境,丁青县对所有排污企业、个人进行了排污费的征缴工作,截至目前,已征收26万余元;对县城原垃圾填埋场覆土500余方,播撒草种12余袋,为格仁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收集池修建了雨篷;拨付44.5万元对5个虫草采集点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统一处置。
倾力建设美丽村庄
丁青县当堆乡当堆村位于怒江北岸,总面积6217公顷。这里水资源较丰富,境内有高等植物30科89种,森林植被覆盖率18.3%,草原植被覆盖率70%。
如今走进这个村子,一棵棵核桃树、苹果树、杨树郁郁葱葱,一排排房屋整齐宽敞,一条条街道宽阔而洁净,这一切都得益于2014年3月7日开始的自治区生态村创建工程。
来到村民扎西泽仁家中,只见家具摆放整齐有序、一台大电视机格外显眼。扎西泽仁告诉记者:“现在每家每户都很讲卫生,我们时不时比赛看谁家收拾得整洁,还会有奖励呢。”
为保持全村的卫生环境,该村按照“户收集、村处理”的模式,成立了村级卫生保洁队伍,建立了清洁制度和规章,安排专人负责清运垃圾,同时配备专职的环境保护员,规划了每家每户清扫区域,每周五由环境保护监督员进行检查监督。
自开展生态村建设以来,该村农房改造共计完成99户,农牧民都住进了宽敞、漂亮的新居;完成道路硬化2000平方米,围墙改造1万米,通水率100%。2015年顺利通过10个自治区级生态村创建验收。今年,丁青县又有16个村通过自治区级生态村创建验收。
环境美、能富民、生活好……生态村的创建带来幸福新生活,带给乡村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