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援藏工作>援藏干部>

王玮:180天,可做的事很多很多……

2015-11-06 22:4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王玮:180天,可做的事很多很多……

    王玮,天津今晚报社短期技术援藏干部,带着新闻人特有的热忱,2015年5月,他通过自愿报名,由天津市委组织部委派,来到昌都报社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半年后,他主持策划、带领采写团队实施的庆祝昌都解放65周年的报纸栏目“65个人,65个故事”报道终于完成了,他跑遍全昌都11个县(区),采访近百名基层干部群众,行程近万公里,撰写了几乎全部65篇稿件,总共超过23万字,平均每周采访3至4人,每周撰稿近万字,而这一切都是在短短半年——180天时间里完成的。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他一直践行着援藏干部身上最为宝贵的“老西藏精神”。
 
初入西藏,策划“65个人,65个故事”
 
    以前从来没有到过昌都的王玮,自己都没有想到,竟会与藏东高原的这片热土结下不解之缘。今年5月12日,是他第一次来西藏。
    王玮在天津今晚报从事新闻工作15年,对报社的各种编采业务相当熟悉。《昌都报》作为党报,与《今晚报》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这成为他做好援藏工作的“先天优势”。
    到昌都的第二天,尽管有些高原反应,但他还是克服心跳加剧、头疼不止、睡眠不沉、流鼻血等高原反应所引起的种种身体不适,到昌都报社报到上班,马上就投入工作。
    在《今晚报》从事大型活动策划的王玮,很快把《今晚报》的工作经验融入到《昌都报》的工作中,积极发挥着联系今晚报社与昌都报社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昌都解放65周年,在他看来,这恰好是展示昌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宣传好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的好时机。去报社上班第一天,他就抱定了“多跑腿,多采访,多写稿,接地气”的想法,向昌都报社领导提出开设“65个人,65个故事”栏目的方案,以塑造基层群像的方式展现昌都解放65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市委宣传部领导、昌都报社领导都很支持这个想法。但是报社宣传报道任务重,人手少,当时只有三名记者在岗,完成每天的时政报道都忙不过来,这个栏目只能由他作为主力具体实施。这就是他不知疲惫的奉献与拼命工作的开始。
 
把版面多留给基层
 
    来到昌都报社以后,王玮借鉴《今晚报》在栏目设置与言论方面的经验。他提出“65个人,65个故事”栏目,就是希望依托传统媒体《昌都报》和新媒体昌都报网络版、微信公众号“昌都发布”,围绕“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这条主线,通过记者深入采访,深挖采访对象成长经历、新旧对比感人故事,以小见大,从每个人的小故事展现昌都解放65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在栏目中设置“记者手记”,夹叙夹议,把《今晚报》的好经验好作法带过来。
    “要当好记者,尤其要当一名好记者,要有好新闻来支撑,而真正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好新闻,往往是在俯首弯腰中得来”,王玮认为,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党和政府政策方针的宣传者,职责光荣,使命崇高。媒体要把镜头多对准群众,把版面多留给基层,老百姓也可以上头版。
    栏目策划好,王玮就开始四处联系采访,拿到各部门推荐的人选,就马上投入工作。带着热情走基层,带着责任观察社会,带着情感采写报道,就是他的工作方式,到报社第3天他就开始下乡采访,很快就拿出第一篇报道。
    从5月26日开始,稿件陆续在昌都报上刊发,同时在昌都报网络版和微信平台“昌都发布”上发布。这样,医生、教师、民间艺人、农牧民企业家……一个个难忘感人的故事,以及它们背后那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出现在昌都报头版,报道有人,有事,有今昔对照,既有可读性,又有故事性。
 
好好珍惜在西藏的每一天
 
    援藏半年,满打满算也就是180天,在180天内完成65篇平均3500字以上的稿件,谈何容易。要采访,要撰稿,要反复修改,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时间。王玮却对此信心满满,他要求自己每周必须至少完成三四篇稿件,合理规划采访写稿进度,往往是一篇稿件正在写,后面的两三个采访对象已经联系安排好了。他长期奔波在下乡采访的道路上,经常加班加点赶稿,没有休息过完整的周末和节假日,经常克服高反、带病坚持采访、写稿,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在宿舍的笔记本电脑前度过。他是用心在塑造基层群像,用心在书写群众故事。
    社会上,有人对援藏干部有偏见,认为是来“镀金”,获得一个经历或职务上的提升,混上满时间就走,不是真正想干事,能应付就应付。对此,王玮表示,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要把工作干到最好。一个人一生正常工作时间有限,混日子不只是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也是巨大损失。“我不能浪费我的时间,每天我都要计算进度,克服惰性,逼自己按照计划完成稿件,每天我都要为这个栏目做点事情,真正干出一点成绩。那怕在西藏工作只剩最后一天,我也要好好珍惜。”
    为了赶进度,王玮一次下乡要跑两个县,采访十几个人,然后回来再集中写稿。乡村缺水断电,通讯时有时无,中午就吃方便面和糌粑,晚上回到县城就把采访记录整理出来。昌都地处横断山脉,山高路险,下乡路上,他体会到道路交通的艰辛,最远的县城据市区500公里。经常是赶路一天,到目的地时浑身就像散了架,腰酸背疼。在惊险狭窄的山路上盘旋行进时,抬头是看不到山顶的盘山路,低头是看不到底的万丈悬崖。时不时遇到落石堵路,就下车搬开石头。遇到降雨天气,会有泥石流冲上路面,只能涉险通过。
 
采访对象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在边坝县采访期间,经过海拔5308米的夏贡拉山口时,王玮看到了一座修路纪念碑,纪念这条当年西藏海拔最高的公路开通,这条艰险的路震撼了他,可想而知当年修路的辛苦!经了解得知,原边坝县委副书记达吉主持修建了这条公路,也是他拟写了碑文。于是采访组联系到达吉,就在夏贡拉山上进行采访。当时王玮还发着烧,吃一片退烧药,就继续出发采访。稿子就以碑文“征服夏贡拉,唯有边坝人”为题,描写了修路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豪迈气概。
    9.3大阅兵那天,王玮刚从贡觉县下乡归来,他主动申请采访任务。他放弃休息,到十八军老战士赵钦贵家边看阅兵直播,边进行采访,老人回忆起当年和十八军战友一起,和平进军西藏时翻雪山、过草地的艰苦故事。他的故事放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和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昌都解放65周年的大背景下,更意义不凡。
    采访对象还有很多很多,有生活阅历丰富的退休老干部,有带领村民致富的基层干部,有在藏式彩绘、唐卡领域颇有造诣的民间艺术家,有出身藏医世家的藏医藏药传人,有长年奔波于艰险邮路的邮运人,有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警务站站长,有45年如一日保护野生藏马鹿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员,有开发绿色农牧特色产品、返乡创业的企业家,还有破译“死亡密码”的法医和即将退休仍在一线上岗执勤的老交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昌都70多万人口中的优秀代表,都来自基层,每位人选都经过有关部门审慎推荐。
    通过深挖他们成长经历、新旧对比感人故事,王玮采写的报道完整呈现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对人生梦想的渴望和追求,展示他们追梦路上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坚强、创新、奉献、感恩等美好品质,带给人们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同时展现昌都解放65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王玮说,在西藏,海拔高意志更高,缺氧不缺精神,一个个感人故事和故事背后的“中国梦”、“西藏梦”、“老西藏精神”值得用心记录”。
 
援藏是一笔极其丰厚的人生阅历
 
    现在,65篇故事已经全部刊出,王玮的办公桌上留下了厚厚的一摞采访记录。因为接地气,报道通过《昌都报》和微信公众号“昌都发布”发表后,很快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多篇文章被多家网站转载,点击量很高,宣传了大美昌都,也受到了市委宣传部领导的肯定:“你在半年时间干出了三年的工作量”。
    “我没有辜负天津、昌都两地领导对我的期望,在半年时间里做出了一定成绩,自己很高兴能为昌都报的发展帮一些忙,出一份力。”谈到援藏收获,王玮说,“大批量高强度的采访和写作对我来说并非负担,笔下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本身就在激励我,这是一种能力上的锻炼和提高,也是一种思想上的感悟和升华,更是一次“走转改”的生动实践。人要做困难的事才会激发自己的潜能,我在西藏做采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援藏在人生历程中是一笔极其丰厚的阅历和财富。”
    “来西藏时,女儿还小,只有一岁四个月,在照顾家人方面有很大压力,很感谢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家里的房屋漏水、空调坏了、孩子生病……妻子打来电话,远在西藏的他干着急,却帮一点不上忙, 心里充满了内疚与难过。现在,和家人视频通话时,原本和父亲十分亲近的女儿,由于半年没有相处,对父亲已经变得陌生和隔阂了。“回去后,一定多陪陪孩子。”
    昌都解放65周年之际,王玮说,“昌都在65年中发展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相信昌都能够抓住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契机,在‘十三五’期间更上层楼。”
    这,就是一个以昌都为第二故乡的媒体人的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