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共产党员的情怀,筑牢新农村建设——芒康县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纪实
2015-08-26 10:41
来源:昌都市委外宣办
点击:0
村党支部书记处在基层第一线,任务重、头绪多、情况杂,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又对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芒康县的所有村党支部书记始终把握工作着力点,在加强思想建设、大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创新基层党建等方面不停探索,与时俱进,抓住百姓发展问题的关键,三年来,建立了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
在加强思想建设方面立一个新方针。为当好村里的“指挥员”、“宣传员”、“服务员”、“协调员”、“战斗员”,芒康县村党支部书记通过自身学,学习中央、区党委和昌都市各项惠民利民、党的建设政策方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陈全国书记和罗布顿珠常委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员发展细则》、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邓小平重要思想阐述,三年下来,几乎每名村干部都有两三本厚厚地学习笔记,每名村干部都有一套自己的治村方针。通过相互学,相邻村的支部书记每隔两周都会彼此交流谈心一次,探讨工作中难以应付的难题,彼此共勉打气;探讨学习心得体会,彼此进取监督。通过参加区内外培训,村支部书记把从书本、文件上学习的精神传达给群众,把从其他地市学习的先进经验传授给群众。各村党支部书记已为群众讲党课428次,开展民主生活会244次,梳理群众所想、所盼以及自身存在不足的问题127条。
在大力改善民生方面树一种新理念。提高农牧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是推进乡镇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如何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是村党支部书记谋民生之力,解民生之忧的体现。三年来,各村党支部书记结合“一管四联三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等活动,为群众办理的实事好事数不胜数。为缓解戈波村一至四组110户880名农牧民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村支部书记吉美次登联合驻村工作队一起制定了《戈波村支马措克饮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并获得了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村民们基本上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库孜村是县大骨节病重灾区,全村劳力只有200余人,为此村党支部书记索朗次仁积极联系县医院及第六、七批援藏工作队,让全村475名患者得到了全面的治疗。拉久西村村党支部书记马桂荣整合多方资源修建了蔬菜大棚基地,并请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管理,三年下来,大伙不仅能够自给自足,剩余的蔬菜还能销往附近的村和县城,以此增加农牧民群众的经济创收。今年,木许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先进示范村”,奖牌的背后有东平书记的一心为改善村居条件而付出的艰辛的努力。
在创新基层党建方面换一种新模式。一是为解决一些乡镇村居老百姓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流动性大,党员集中起来经常性开展教育活动难度大与牧区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芒康县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农牧区党员培训计划,整合各种资源,建立了“巡回党校”,由村党支部书记、司法干部、党校教师组建专业讲师队伍,配备专车、帐篷、发电机、电教设备等,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定期深入各乡镇村居开展巡回教育,做到了农牧民的毡房搬到哪,党的政策就宣传到哪,党员的党员活动就开展到哪。“巡回党校”的建立,有效弥补了偏远地区农牧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础党建的漏洞,提高了芒康县基层党员整体素质和凝聚力。截至目前,61个村近三年各村共发展党员876人,其中农牧民党员815人;建立9个党建示范村居。二是通过实施“标杆工程”、“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强乡兴村固本”工程,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曲孜卡、木许、纳西民族乡等村党支部书记利用所在乡镇海拔低、土地集中的优势引导村(居)大力发展专业公司和加工企业,采取“支部+协会”、“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形式,在大力实施葡萄、核桃种植基地建设,由党支部牵头建立特色产业协会,并依托协会创建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引导群众种植葡萄2000余亩,目前,每户农牧民群众年均增收可达2万余元,达到了支部提升、产业壮大、经济发展、群众受益的多重效果,累计把256名农牧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233名农牧民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229名农牧民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