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6 10:2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记者 麦朵 摄
12日,在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实验研究基地,一片翠绿的大棚里有一朵蓝紫色的大花绿绒蒿正独自盛开。这是我区首次人工培育大花绿绒蒿获得阶段性成功。
濒临灭绝
今年首次人工培育开花
“我们实验种植了将近1亩地,目前只开了这一朵,其它的也开始打花苞了,应该陆续会盛开。这次,我们培育的大花绿绒蒿第一次开花了,我们的心情特别激动!长期以来人工种植绿绒蒿始终是一个大难题。我们是从去年开始实验种植绿绒蒿,研究其生长习性,现在基地里一共有8种不同品种的绿绒蒿在进行人工培植。这朵大花绿绒蒿的盛放,标志着大花绿绒蒿人工种植研究首次获突破,也标志着我区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实验研究基地取得了新的突破性成果。”自治区藏医院藏医药研究院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实验研究基地扎西激动地说。
扎西轻轻地抚摸着盛开的大花绿绒蒿感慨地说:“培育这朵花,我们倾注了很多心血。我们把它当做初生的宝宝一样的呵护。每天都要来很多次,坐在大棚里仔细观察着这些‘绿绒蒿宝贝们’,观测它的湿度、温度等数据,每一片苗、每一个花苞都让技术人员们心里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通过种子基因
证明培育是否彻底成功
“虽然在人工种植上取得了初步性的成功,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等这朵大花绿绒蒿结了种子,我们要用它们的种子进行‘种质分析’和‘指纹图谱测试’等各种研究,确保人工培植的种子基因和野生绿绒蒿的种子基因,吻合度达到99%以上,方可证明培育彻底成功。”扎西介绍。
扎西说,一朵盛开的绿绒蒿,会结出大约180颗种子,技术人员们还将对这些种子进行专门培植,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据介绍,大花绿绒蒿是绿绒蒿的一个亚种,以其花大、色泽艳丽、姿态优美而著称,是高山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之一。它不仅是著名的观赏植物,还是很多藏医名贵处方药的原料,尤其是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和“仁青常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药材。
“绿绒蒿属目前濒临灭绝。由于其药效很好,所以自治区藏医院开始尝试种植绿绒蒿属,研究其生长习性,为以后大面积种植奠定基础。若研究种植成功,不仅可以缓解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状,还可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扎西说。(记者 麦朵)
■相关新闻
西藏已成功培育十余种濒危藏药材
本网讯(记者 丁文文)桃儿七、婆婆纳、卷叶贝母、大花绿绒蒿……近年来,这些濒危藏药材在我区培育成功后,向广大农牧民提供人工培育技术,逐步开始了大面积推广种植。昨日,自治区藏医院藏医药研究院生药所副所长扎西次仁向记者介绍。
“截至目前,桃儿七栽培技术及种植基地已经开始为当地村庄创造经济效益,并且能够保障每年500斤左右的原料产量;婆婆纳人工种植技术完成了全部的研究内容,开始申请技术专利。”扎西次仁说,卷叶贝母人工种植的关键技术难点已攻克,仅2013年,种植基地采挖收获贝母鳞茎720斤,收集人工培育蒴果513棵,培育种苗10余万株。
“2012年开始,我们自主开展了灰毛忍冬、遏蓝菜、大花绿绒蒿、锥花绿绒蒿、全缘叶绿绒蒿、单叶绿绒蒿、梭砂贝母等13个藏药材品种的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其中灰毛忍冬、遏蓝菜、大花绿绒蒿、锥花绿绒蒿、全缘叶绿绒蒿、单叶绿绒蒿、亚麻等藏药材的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扎西次仁称,截至目前,配备有成套的种子冷藏设施、种子分选场地、洁净水源点、肥料加工池,以及数十个种质资源繁育地。
扎西次仁表示,今后几年,将重点从以往自主开展的品种中,筛选出相对基础研究较好、藏药生产企业叫紧、野生资源确实濒危、或独具西藏特色的藏药材品种如大花绿绒蒿、锥花绿绒蒿、全缘叶叶绿绒蒿、五味子、卷叶贝母(川贝)、毛果婆婆纳、亚麻、灰毛忍冬进行大面积培育种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