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藏昌都: 卡若区|江达县|贡觉县|丁青县|察雅县|芒康县|八宿县|左贡县|边坝县|洛隆县|类乌齐县|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公示公告:

西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2014-03-29 15:51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西藏音乐有民族传统,也有民族特色。旧时有民间音乐、宫廷音乐、 宗教音乐及军乐之分。音乐有民间音乐36种之多。乐器有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等四大类,大约30多种,其中法螺、岗铃(人腿骨笛)、铜钦(长号)等为其特有。

  乐有乐谱,类似五线谱,线谱上多注有藏文,补充音节说明。其特色乐谱是为一绝,为中国境内各族所仅见。

  民间音乐在民间广为流行,而其中又以劳动音乐为主,但演奏的乐器多从外地引进,如琵琶、扬琴及唢呐、京胡、板胡、串铃等等。

  上述音乐器材和曲谱等多数被继承下来,而且有创新。劳动歌“勒谐”,因其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且曲调丰富至今仍传唱不衰,内容涉及农业、牧业、建筑业或家 庭劳动。今日广泛加入电声乐器和键盘乐器以及西 方乐器,使西藏故有的民族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宗教音乐中的羌姆音乐、诵经音乐、习俗乐曲及葬礼音乐今日仍然延袭传统音乐,各寺各教派有独具特色 的曲调,乐器使用、演奏技巧和记谱方法各有一整套独特的理论和演奏体系。其中习俗音乐也是宗教的仪式音乐,曲调最为丰富,有独奏、合奏及连奏三种,以铜钦及甲铃为伴奏。宗教乐器主要是鼓、钹、法铃、胫骨号,多做伴奏之用。如引经、集体诵经曲、由觉域派开创的安魂乐曲(葬礼乐)、六字箴言曲及曼陀罗曲,均用宗教乐器伴奏,烘托了宗教活动所需的效果。这些宗教音乐至今多被延用。军乐曾是旧藏军所用,有两个来源,一是汉地驻藏清军训练旧藏军所用军乐,取自清军体制,其乐队“铜巴甲纳娃”,以三节连管乐器、唢呐、横笛、军鼓为奏乐器;另一来自西方英、俄、 日教练,所用均为西方军队用铜管乐器及单簧管等。上述军乐随着和平解放特别是平叛后对藏军的废除,其军乐亦随之消失。

  50年来,西藏优秀传统音乐得到继承和发扬。例如五世达赖时兴起的“供云乐舞”,是宫廷乐舞,来源于拉达克,经改造后乐曲多达五十多曲目,内容含有汉地苏武牧羊曲调等。演奏多在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萨迦寺、龙王潭、八廓迎宝会以及昌都、察雅、止贡等寺内。宫廷乐是作曲、演奏、器乐和表演都十分成熟的音乐体系,现在其优良传统部分已被吸收到 藏族各乐种及藏戏之中。

  伴随着民主改革的历史脚步,西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大领主的统治,当家作了主人,人们用歌声尽情抒发翻身的喜悦和对毛主席、共产党的一往深情,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这一时期出现了《叫我们怎么不歌唱》、《毛主席的光辉》、《我们的家乡好》、《翻身农奴怀念毛主席》等许多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以及笛子独奏《春到拉萨》、《玛几松啦》等器乐作品,涌现出以才旦卓玛为代表的极具影响力的一批歌唱家和作曲家。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使西藏音乐艺术走上崭新发展道路,在音乐创作上则风格样式及题材多样,更加注重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结合,产生了如《珞巴展翅飞翔》、《宁吉布拉》(夏尔巴歌)、《打墙歌》、《雪域大法会》、《向往神鹰》等优秀的音乐作品,涌现出一批音乐新秀,还在国内外举办的一些音乐比赛和评奖中赢得了不少荣誉。其中,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于1989年10月,获得建国40周年中国金唱片奖;音乐电视《向往神鹰》,获1995年“花城杯”全国音乐电视大赛优秀奖及创意奖; 2000年11月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演出的大型乐舞《珠穆朗玛》,引起极大轰动,获“中国艺术节大奖”。

  来源:今日昌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