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注抗击冰雪:又见红土地上送亲人

2014-03-14 19:34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梅世雄、余孝忠

    2008年2月21日,6时整。 

    982辆军车载着1.2万名官兵,从江西各地同时启程踏上归途。 

    同一时刻,南昌、赣州、吉安、宜春、萍乡、上饶、抚州……近百万送行群众,哭声一片——“亲人解放军,请你慢慢走!”“通电后,你们 千万要再回来看一看!”“江西人民感谢子弟兵!” 

    2月21日,中国传统的元宵节。 

    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在16.9万平方公里的赣鄱大地上,江西老区人民依依惜别在抗击冰雪灾害和恢复重建工作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子弟兵。 

    这惜别,刻骨铭心;这惜别,难以释怀。 

    也是在这片红土地上,10年前,江西人民欢送夺取抗洪斗争胜利班师回营子弟兵的场景,至今仍珍藏在人们的记忆中。 

    1998年夏天,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使九江长江干堤决口。危急关头,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躯构筑起巍巍大堤,抵御住了肆虐的洪水。抗洪将士撤离时,九江古城内外,万人空巷送亲人。 

    10年过去了,当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突袭红土地时,曾在当年封堵决口中建立奇功的南京军区部队,再次驰援江西。经过十天十夜的艰苦奋战,这支由贺龙元帅亲手创立的红军部队,在人迹罕至的高山上,在冰雪覆盖的密林里,硬是靠手抬肩扛,把3466.2吨抢修电力设施最急需的塔材,全部运送到指定作业点。 

    老区人民说,亲人解放军,永远是我们的“主心骨”。 

    转眼,亲人离开的日子到了。南昌城头,长江之滨,井冈山上……在红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处处是军民依依惜别的动人场景。 

    “那个心里嘞,不好过啊。”上栗县桥头村农妇何芬珍,天没亮就来到村头那条唯一通向村外的路口,欢送那群与她儿子一般大的年轻战士。 

    与何芬珍一样,元宵节的前一晚,红土地上许多人彻夜未眠,生怕错过与子弟兵最后告别的机会。他们早早守候在军车必经的街道两旁,挥泪送亲人。 

    官兵们对在共同抗击冰雪中结下深情的老区人民同样难舍难分。临行前,在赣州、吉安等地参加救灾抢险的南京军区某两栖机械化步兵师官兵,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抚州,南京军区某摩步旅官兵,捐资20万元为当地建一所希望小学…… 

    为了不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部队一再封锁撤离消息。可是,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各地群众纷纷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在部队营区门口“值班”。乡亲们说,解放军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说什么也要送他们一程。 

    萍乡市东源乡的钟增圣,腿有残疾,仍执意一瘸一拐地加入到送行的队伍中。 

    6时整,一辆辆军车从江西各地灾区同时出发。然而,几乎所有的地方,子弟兵刚一出营区,便被一拥而上的乡亲紧紧围住。军车只能缓缓前行。乡亲们不停地向官兵们手上塞蜜桔、脐橙、鸡蛋…… 

    在赣粤高速公路万安县入口处,热情的群众敲起了锣鼓,唱起了山歌。一个孩子骑在父亲肩头上,拉着“硬骨头六连”指导员於仁伟的手说:“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解放军!” 

    在南京军区某两栖机械化步兵师出发地,一群来自赣州市的女大学生,对着即将远去的救灾将士,一遍遍深情高喊:“兵哥哥,真舍不得你们走!”“兵哥哥,我们爱你!” 

    红土地上,一个又一个凯旋门,一夜之间搭建起来。道路两旁,一列又一列送别队伍,一眼望不到头。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歌声、哭声声声动人,彩旗、标语交相辉映,鲜花、泪花激情挥洒。 

    子弟兵被深深感动了。官兵们含泪一遍又一遍唱道:“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军车远去。官兵们不停地挥手,告别那片整整鏖战了十天十夜的红土地,告别那些曾经携手并肩抗击雪灾的亲人。 



新闻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