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0:07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阿里地区日土县以藏西北绒山羊产业带建设为契机,以示范户为纽带,逐步打造向牧区辐射的良种繁育体系。
家住堆龙德庆县的旺姆一家近年来可谓喜事盈门。旺姆逢人便说:“如今种地政府有补贴,看病能报销,咱们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旺姆家的变化是“十一五”期间西藏农牧区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十一五”期间,国家连续出台了支持“三农”发展的中央1号文件,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三农”发展后劲十足
“十一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藏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与地方财政调整结构、整合资金相结合,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工作倾斜的力度,财政支农支出长期保持高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幅度的态势,基本形成了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为了进一步促进政策增收的作用,西藏财政部门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继续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供了制度支持。“十一五”以来,努力实现财政政策调控、扶持与农牧民休养生息相结合,不断创新财政支农工作思路,拓宽财政支农扶农领域,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十一五”时期,西藏支农惠农政策之好前所未有、支农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农牧民得到实惠之多前所未有,预计西藏涉农资金支出达383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2.4倍,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预计达到20.6%。
同时,西藏特别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鉴于各地市提前完成了建设任务,2009年西藏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将剩余住房条件较差的5.5万户农牧民纳入了安居工程。截至目前,全区27.48万户、140多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住房。
为了丰富安居内涵,围绕农牧民安居工程聚居区实施了农村通电、通路、通水、通讯、通气、通邮、通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解决了161个乡镇、1659个建制村的通公路问题,100多万农牧民告别了沿袭了几千年人背畜驮的原始运输方式,积极融入到改革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来。86.24万人用上电,153万人用上安全饮水,15万户农牧民使用上清洁的沼气。为了增强农牧区民房抗震设防能力,2009年起自治区共安排抗震加固补助资金5.13亿元,抗震加固措施与新建安居工程同步实施。2010年,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自治区确定在500个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整合安排落实资金5.27亿元。
“十一五”期间,西藏支农政策不断强化,支农机制不断完善,农业基础不断得到加强,农牧区发展后劲十足,这也是西藏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最大亮点。
现代农牧业建设步伐坚实,农牧业生产能力稳步增强
“十一五”以来,在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先后在西藏实施了牧区草原建设与游牧民定居、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农村沼气、优质青稞基地、特色农牧业开发、种养业良种工程、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等重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在农牧业增产增效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十一五”以来,西藏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主要农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产量在面积不断调减、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在90万吨以上水平,预计2010年全区粮食总产达92万吨左右,连续12年保持在90万吨以上水平,确保了全区粮食安全;蔬菜生产发展加快,总产达58万吨,增长20.5%,自给率明显提高;油菜籽总产达6.08万吨,与2005年持平。主要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肉类产量达26.5万吨,比2005年增长23.5%;奶类产量达31.2万吨,比2005年增长15.6%。全区牲畜出栏率达30%左右;禽肉和禽蛋自给率明显提高,水产品产量逐年提高。西藏肉、蛋、奶、水产品、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充足,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农牧业体制机制的创新,得益于农牧业科技进步的贡献,也得益于广大农民誓夺高产的信心和勇气。
面对增产难度越来越大,高产创建示范全面铺开,科技攻关再上新台阶。五年间,西藏共争取各类国家专项投入资金12172万元,累计实施各类农牧业科技项目300多项,这些项目涵盖基础研究、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特色产业开发、实用技术示范推广、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农牧民培训等领域。农牧业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加强,新技术、新成果在农牧业生产中的示范应用力度明显增强,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截至2010年底,科技对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科技普及率达到80%。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广大农牧民享有更多温暖
2006年,既是“十一五”的第一个年头,也是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西藏的广袤乡村发生着真实的改变。
米林县农民桑杰这几年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他在家里搞养殖,而且买车跑起了运输,一年家里的收入几万元。“农村的变化也大,路通了,水净了,房子亮堂了,环境整洁了。可谓日子过得就像花儿一样灿烂。”桑杰的感受代表着很多农牧民的心声。
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时期,西藏共投入2.6亿元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投入25.73亿实施了2185个扶贫开发项目,快速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通过多措并举、多渠道促进农牧民增收。预计2010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比上年增长13%以上。
农牧区教育事业全面进步。西藏率先于2007年在全国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逐步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教育公平迈上历史性台阶。“十一五”期间,连续四次提高标准,目前年生均达1800元。
免费医疗标准不断提高。“十五”末达到年人均80元,至“十一五”末,农牧区医疗政府补助标准已提高到年人均180元,“十一五”期间,国家和自治区用于农牧民免费医疗经费达17亿多元。
农牧区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一系列文化设施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十一五”以来,西藏已建成74座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49个乡镇文化站,300余个村文化室,极大地改善了群众文化设施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享受文化建设成果、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基础和阵地保障。
同时,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各项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新农保试点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可以说,“十一五”期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速,从珠峰脚下到雅江河畔,从三江源头到藏北草原,西藏农牧区的变化日新月异,广大农牧民享受到了更多温暖。(巴桑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