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1 07:3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图为日喀则市城区。 记者 扎西顿珠 摄
图为西藏桑旦岗青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内,工人在现代化生产线上进行操作(4月3日摄)。 记者 扎西顿珠 旦增嘎瓦 摄
图为白朗县第十届果蔬采摘节期间,游客在大棚内采摘果蔬。 记者 扎西顿珠 旦增嘎瓦 摄
图为日喀则市发改委组织客商考察日喀则经济开发区(6月20日摄)。记者 汪纯 摄
图为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乘坐2023年首趟“龙藏号”旅游专列的数百名游客顺利抵达日喀则,并在日喀则博物馆合影留念(6月2日摄)。记者 汪纯 摄
图为日喀则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6月19日摄)。 记者 扎西顿珠 汪纯 旦增嘎瓦 摄
图为日喀则市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群众联欢活动(3月28日摄)。 记者 扎西顿珠 摄
图为吉隆县吉隆镇全景。记者 扎西顿珠 通讯员 索康扎西 摄
2023年已经过半。时光的表盘上,总有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时刻,标记着历史的进程。
翻开今年上半年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记事本”,“努力建设西藏区域副中心城市、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已然成为高频词、热点词、关键词。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面对新的目标定位、新的战略机遇、新的发展要求,日喀则如何乘势而上、展现担当、作出贡献?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深入“珠峰故里、吉祥日喀则”,进行调研采访。
仲夏的日喀则,一城繁华升腾起宜居、宜业、宜创的“烟火气息”,满目胜景焕发出宜游、宜乐、宜养的“诗情画意”。
以“实践之答卷”回应“时代之课题”,日喀则市出台最优惠的政策、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打造最优越的环境,“内外兼修”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齐头并进”抓好特色产业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培育集聚,奋力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特色魅力彰显,文旅融合发展
5月19日,新落成的日喀则定日机场迎来首架包机,100名游客“另辟蹊径”,从上海直抵珠峰脚下。
6月2日,乘坐哈尔滨至日喀则“龙藏号”旅游专列的数百名乘客,经过8天近5000公里的旅程后,抵达日喀则市。
6月15日,在位于康马县的219国道5000公里打卡点,极地G219集结赛暨极地金卡纳场地赛日喀则段正式启动,摩托车骑手们踏上219国道日喀则段,开启了巡礼祖国边境线的骑行之旅。
“来到了日喀则是一次心灵的洗涤!”“非常震撼,感觉非常值得!”“下次还想来!”游客们分享旅游感受时,赞不绝口。
据统计,今年1至5月,日喀则接待国内外游客249.3万人次,同比增长36%;旅游总收入11.92亿元,同比增长33%。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线上订购西藏旅游线路产品前十名全部包含日喀则。日喀则已成为来藏游客打卡的主要目的地。
如今的日喀则,交通便利通畅,已形成和平机场、定日机场“双机场”格局,复兴号动车组直抵日喀则站,“此生必驾”G318与“国之大道”G219在日喀则横跨交错,雅叶高速公路拉萨至日喀则段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风光壮美秀丽,拥有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6处,世界海拔超8000米的山峰有5座坐落于此,喜马拉雅“五条沟”如隐藏在云雾之中的“世外桃源”“高原绿肺”;历史文化悠久灿烂,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8项、法定传承人389名,此外还有数不胜数的卫国戍边故事和熠熠生辉的红色文化。
文化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能够释放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方红说:“当前,日喀则正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聚焦独特的人文瑰宝和自然珍宝,用好世界级旅游资源,着力推进生态游、红色游、乡村游,打造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依托悠久历史、深厚底蕴、丰富资源、优惠政策,日喀则规划建设了面积约1万亩的珠峰文旅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约34亿元,重点推进文化休闲、文化创意、风情街区等产业,着眼打造国家级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向着文化旅游强市华丽转身。
6月19日,作为第十八届珠峰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日喀则市旅游营销推广大会共实现签约项目26个,投资总额6.85亿元。携程集团、春秋集团、吉林省旅游控股集团、黑龙江中青旅行社有限公司、康辉旅游集团山东国际旅行社、西藏平措康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西藏环藏旅行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区内外优秀涉旅企业纷纷入驻日喀则投资兴业。
各企业将与日喀则合作开展高水平旅游投资,打造特色线路、一流景区、精品高端酒店和新兴业态;合作培育高端化人才团队,共同提升旅游运营管理水平;合作推进高品质旅游服务,组织招徕更多游客到日喀则旅游。
文化和旅游在日喀则进一步融合交汇,将让广大游客更加安心便捷地奔赴一场“如愿以偿”的旅行,在世界之巅享受更多“诗与远方”的惬意美好。
传统实力壮大,农牧产业升级
“七一”前夕,谢通门县达那答乡扎西顶村农妇白玛卓嘎身着盛装,和5位闺蜜相约过林卡。在达那答乡果园林卡里,她们齐聚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的生态美景中,共同感念党的恩情、畅享幸福生活,喜不自禁、笑逐颜开。
走进日喀则市广大农牧区“希望的田野”,农家院落、村头巷尾、草原牧区处处生机勃勃。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扎实开展,在这片享有“世界青稞之乡”“西藏粮仓”美誉的土地上,农牧民们正在加速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逐水草而居”的传统劳作方式,在农牧业现代化新征程上昂首阔步前行。
“以前我们全村人种6000多亩地,需要20多天,现在只需要三四个人工作三四天就能完成春耕春播工作,大大解放了劳动力。”萨迦县扯休乡朗巴吉村村委会主任巴桑次仁站在田埂上,高兴地告诉记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日喀则市是全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青稞生产基地,农作物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4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约占全区的40%,其中青稞产量占到全区的一半左右。日喀则市以桑珠孜、江孜、白朗、萨迦等县区为中心,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机装备提升工程、打造优良种子繁育基地、开展北大荒标准化种植试验等,加快推进青稞产业全链条生产机械化进程,提升以青稞为首的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此外,日喀则市紧抓“数字机遇”,建设日喀则市青稞产业大数据中心项目,为耕地保护、青稞制种、大田生产等产业链重点环节、重点场景提供便利数字化服务,推动日喀则市整体农牧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日喀则市天然草场面积1.89亿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79亿亩,其中禁牧面积1400万亩、草畜平衡面积1.65亿亩。草原监测数据显示,日喀则市草原改善区域面积大于退化面积,植被覆盖度总体处于恢复状态。
在定日县扎西宗乡拉龙村,牧民罗杰看着山上泛起的一片青绿,喜上眉梢。在拉龙村羊牧养殖合作社工作的他,不但就近就便实现就业,每年固定工资收入达3万多元,而且学习掌握了先进养殖技术,有效改善了天然草场生态环境。
近年来,日喀则市践行草原生态保护理念,加快转变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主动优化调整养殖结构,加快规模化养殖,全力推动牛羊产业链发展,全市牛羊养殖合作社发展到1000余家,初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日喀则市锚定“特色、高端、精品”定位,以拉洛、江当、年楚河、湘河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支撑,不断加大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度,目前已完成投资约46亿元,重点发展果蔬、藏药材、青稞和牛羊种植养殖加工。
5月28日,为期4个多月的白朗县第十届果蔬采摘节在日喀则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开幕,7个核心采摘区和20家蔬菜合作社的近500座大棚、40余种果蔬种类可供采摘。
6月16日至24日举办的“珠峰手礼”日喀则农特产品展览展示展销活动上,聚集了全市300余种农特产品,销售额近700万元。
一个个发展空间不断搭建扩大,一条条致富渠道不断延伸拓展,一场场焕发“农商文旅”生机的盛会好戏连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乡村振兴不断跑出“加速度”,日喀则市广大农牧民正以“主人翁”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开放活力迸发,优质项目集聚
吉隆口岸4月1日恢复人员往来;樟木口岸5月1日恢复双向货通;里孜口岸开通验收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今年以来,日喀则市边境线上,关于口岸经济恢复发展、口岸建设项目进展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日喀则是边境大市,与印度、尼泊尔、不丹3国接壤,全区6个陆路通商口岸有5个在日喀则。《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日喀则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
“作为西藏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和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日喀则市应该能够在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6月19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崔卫杰在日喀则市向记者表示,日喀则市拥有独特的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在区位条件上,是我国与南亚联通最主要的陆路通道;在经济业态上,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口岸通关货值等位居全区前列。此外,有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上海市对口援助日喀则市。
共识在交流研讨中广泛凝聚,信心在观摩考察中不断提升。近期,日喀则市发改委牵头组织招商引资26家企业41人,赴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日喀则经济开发区、珠峰文旅园区、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地考察。
飞瀑流泉抛玉屑,层峦耸翠接青云。夏日的吉隆沟美不胜收,一座生态型口岸新城正拔地而起。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的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开发开放试验区、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发展国际商贸、现代物流、边贸加工等产业。
厚植沃土兴万木,广栽梧桐引凤来。在日喀则市区南面,日喀则经济开发区正被打造成集高原产业经济、高原生态城于一体的“产城融合”新城区。作为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其规划控制范围34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投资约65亿元,发展定位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面向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西藏自治区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日喀则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如今,一流营商环境不但是日喀则上下的共识,更是日喀则的新标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近悦远来。据介绍,2022年全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日喀则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二,政务服务大厅便捷度、开办企业便利度、纳税便利度、企业权益保护便利度、政府部门执法合理性等5项指标排名第一。
今年,该市完善出台《日喀则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明确36条优惠政策,通过“硬措施”加强“软环境”建设,为企业发展、客商兴业保驾护航。
6月19日,第十八届珠峰文化旅游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58个,总投资约204亿元。
“此次签约项目都是亿元以上的优质项目,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足,涵盖文化旅游业、清洁能源产业、高原特色农牧业、绿色工业、藏医药产业、现代服务业、边贸物流业、高新数字产业八大重点产业。”日喀则市商务局局长冯学成介绍说,“项目落地后将为我市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支撑,也必将为日喀则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
企业共聚、项目汇聚、产业集聚,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眷顾着每一个人,更激励着每一个人。
在吉隆县冲堆村达曼自然村,16户达曼民宿正在装修。“我们将把对党的热爱、忠诚和感恩之情,落实到一言一行,体现在一点一滴,贯穿于一生一世。”落桑老人在施工现场动情地说,村民们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结束了没有国籍、居无定所的日子,20年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随着吉隆口岸建设壮大,未来会更加幸福美好。
在仲巴县亚热乡里孜村,恢宏大气的里孜口岸国门傲然耸立,里孜二号安置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推进。旺多布正从牧民转变成“生意人”,去年买了一辆汽车后,今年又开起了茶馆。他相信,口岸开放后,只要跟着党走,动起勤劳双手和智慧头脑,大家生活一定会更加富裕富足。
征程万里风正劲,无边光景时时新。立足建设“区域副中心城市”,着眼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日喀则上下正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奋斗姿态,以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的务实状态,在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中争创一流、奋勇争先,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让珠峰之麓、雅江两岸处处彰显出活力、释放出魅力、集聚起动能、升腾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