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 19:0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6月的巴青,绿意盎然、朝气蓬勃。
翻开巴青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单,一组组喜人的数据跃然纸上——
环境质量稳定改善。县域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标准,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实效;
绿色发展取得实效。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170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871.53平方公里,实施人工种草1.11万亩,开展“四旁”植树41720棵;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累计投入资金116万元完成县城水厂水源地、益曲河备用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十三五”以来,巴青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82处,覆盖156个行政村居,受益人数57760人;
……
这是巴青县绿色发展之路的见证,是全县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懈努力的结果。近年来,巴青县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寻找方向,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明确目标,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中谋划未来,不断擦亮山明水秀的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强化治理,守好蓝天碧水净土
“以前这里草场退化严重,形成了黑土滩,冬春季风沙大。为了治理风沙,家家户户每年都参与到植树抗沙的工作中,现在村里树木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了。”巴青县江绵乡多崩塘村村民次仁琼卓说。
近年来,巴青县开展义务植树46959余株;持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人工种草1.11万亩,治理黑土滩2.73万亩;在完成海拔4300米以下“无树村”“无树户”消除工作的基础上,投入276.51万元购买树苗7692株,消除海拔4300米以下“无树单位”。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巴青县坚持保护治理齐推动,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巩固全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成果。积极推动河道采砂整治整合工作,对关停取缔的8家河道采砂场开展生态恢复工作;限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准入,引导取暖燃煤锅炉推进“煤改电”工作;开展“一废一品一库”专项排查,指导全县34家汽车修理厂规范设立完善危废暂存间及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间,政府主导、企业收集、三方转运的危废处置模式初见成效;严守“三线一单”划定成果,全县未引进“两高”项目。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为引领,围绕“美丽新巴青”建设目标,巴青县制订了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确保各乡镇、各部门协调联动,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生态文明综合整治,到2024年,实现县、乡镇、村居均达到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标准。同时,加大雅安镇约雄冰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力度,推动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体系,完成保护区核心区域勘测定界,逐步开展保护区生态监测。这种双管齐下的举措,既在顶层设计上构建起生态文明体系的“四梁八柱”,又在具体抓手上牵住了提升生态成果的“牛鼻子”。
调整结构,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以前这里从未见过成片种植的树木。2021年年初,基地里种上了这些树苗,每次经过看到绿油油的一片,都感到很舒心养眼。”杂色镇拉普阿塘村村民米玛扎西说。
位于拉普阿塘村的巴青县扶贫苗圃基地,是巴青县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实施该产业项目,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壮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目前,该项目建设用地规模共200亩,育有高山柳、云杉、油松等苗木共计30500株。在全县义务植树活动、“四旁”植树行动、城区绿化等造林任务中,扶贫苗圃基地的树苗就体现了其价值所在,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拉普阿塘村村民、苗圃基地技术员朝嘉说:“基地的苗木是真正的绿色产业,在沙荒地上种树,不仅能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还能帮助我们增加收益。”
采挖冬虫夏草是当地农牧民增收的经济来源之一,近年来,为保护生态,维护农牧民群众利益,巴青县推动规范化管理,实施“凭证采挖、定时采挖、即挖即填”等一系列政策,为县域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冬虫夏草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今,抖落草皮和土将冬虫夏草取出后,再把草皮和土回填已成为农牧民群众的习惯和自觉。”巴青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克绕罗布说。
同时,为发挥县域冬虫夏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品牌优势,巴青县以巴青奇珍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聚焦巴青鲜草和干草品类研发,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和环保为目标,从冬虫夏草采挖到销售,制定严苛的SOP工艺流程,建立完善冬虫夏草采集、处理、加工、包装、仓储、营销等全闭环的冬虫夏草追溯体系,让冬虫夏草有了属于自己“身份证”。从源头到出口统一化的管理模式,有力地助推了农牧民增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极大地改善了以前农牧民自挖自销引起的多种弊端。
完善基础,建设生态幸福家园
2021年,巴青县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共完成177户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并计划今年再完成374户农村厕所改造。拉西镇佐雪圭村的村民次旺桑布告诉记者:“现在,各家基本都建起了厕所,有的还将男女使用的区域分开来,上厕所的环境变好了,隐私也得到了保护,村庄也更清洁了。”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是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巴青县投资4400万元修建巴青乡、江绵乡生活垃圾转运站;投资3448.99万元新建杂色镇、玛如乡、本塔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填埋场;投资182.52万元购买12立方的压缩式垃圾车5辆,摆臂式垃圾车1辆,有效解决了部分乡镇日常生活垃圾清运难的问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巩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建设成果,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我们村河道的水质更清澈了,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生活区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基本解决了,爱护环境已是我们村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次旺桑布说。近年来,巴青县大力打造美丽新农村,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越来越多的乡村、社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我们县域内还在修建一座大型水库,都相信水库建成后,环境肯定会更好,家乡更美,生活更舒适。”次旺桑布说。
据巴青县水利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位于杂色镇境内的梅帕塘水库工程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灌溉、供水、发电功能于一体的中型水库,可满足灌区范围内约4.44万亩牧草地的灌溉用水需求,解决巴青县和索县约4.95万人的供水问题。
益曲河旁,云杉挺拔、绿意葱茏,声声鸟鸣,奏响了巴青县绿色发展新乐章。
(记者 万靖 胡荣国 王莉 朱楠 扎巴旺青 杨小娟 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