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3 20:2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图为山南市琼结县定时发车的农村客运班车,让群众出行更方便更安全。
图为拉萨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农村公路护路员开展除雪作业。
图为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作为最能承载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最直接、最灵活地深入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
近年来,我区实施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将农村交通发展与服务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和促进“三农”工作紧密结合,为西藏农牧区修更多更好的路,开通更多更安全舒适的客车,提供更快更便捷的物流服务,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在交通发展中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主动脉”连上“毛细血管”——
通村路送来“财气”“福气”
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多若村连片的蔬菜大棚里,草莓挂果、土豆开花,村民们在花叶繁茂的自家大棚里劳作着。
“最近每周都能卖出2000元左右的草莓!”村民巴桑次仁特别开心。他说,通村公路修到家门口后,开车几分钟就能上国道,半小时就能到山南市区,草莓外运的坏果率大大降低,还带来不少过路游客和山南市民到村里进棚采摘,大棚产品的销量明显提升。
“2017年,多若村农业产业园区通了沥青路,沿线的绿化美化工作也跟进实施,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交通的便利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吸引不少企业到多若村投资农业产业。”结巴乡副乡长刘宇泽介绍,公路进村、产品出村,多若村群众也很快得到实惠。如今,全乡六个行政村1277户、4300余名村民经营着79座大棚、种植了五六个品种的蔬菜、水果等作物,每座大棚每年能带来两三万元的收入,大约占每个家庭年平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西藏的壮美山河间,蜿蜒穿梭着一条条农村公路,成为促进广大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靓丽生态旅游路和乡村振兴致富路。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不断向西藏腹地深处通达,并与国省公路的接连越来越紧密,西藏各地一个个新兴的“网红”旅游打卡点让越来越多的各地游客奔赴而来,体验着质朴淳美的高原乡村风情。
由于修通了公路,有着“藏戏第一村”美称、文化底蕴深厚的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扎西曲登社区成为新晋文化旅游“网红”打卡点。次仁家开办的民宿内部装修洋溢着浓郁的山南农区传统民居风格,每间客房设施都非常完善,他介绍说,靠着开办民宿,平均月收入增加了五六千元。
昌珠镇副镇长李昱伟介绍,由于扎西曲登社区靠近国省道,2019年修通了硬化公路后,大批游客“一脚油门”就能前来观赏藏戏、体验民俗。公路进村迅速带动了社区的藏戏演出、民宿、餐饮业的发展。目前,扎西曲登社区已开办了70多家民宿,50%以上的人口参与民宿经营,社区靠民宿年增收200余万元,社区环境也大为改善。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在这个社区体现得实实在在。
“十三五”以来,全区累计安排农村公路建设项目3123个,总投资941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82万公里。到2021年年底,全区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9万余公里,新增280个乡镇、2974个建制村通硬化路。今年,全区还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799公里,力争实现200个行政村通硬化路。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问题,2020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大力实施推进共55个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行政村连接线项目。尽管这些项目的建设里程只有共计40.11公里,但今年6月全部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农村公路通村入户的覆盖面,进一步促进农村公路“毛细血管”与国省干线“主动脉”的连通成网,进一步提升全区公路网的运行效率,为广大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
如今,农村公路通到哪里,就为哪里带去了发展经济的“财气”和农牧民群众增收的“福气”。
路通了、车通了——
家门口的好工作也来了
年初,拉萨市林周县交通运输部门就开始组织实施县道102、104、105线维修工程。林周县交通运输局运管所所长巴旦顿珠介绍,这三条公路覆盖了3个乡镇、七个行政村,惠及两万余名农牧民的出行。工程一开工,沿线乡村的群众马上在家门口有了就业机会。
在工地上就业的白定村村民塔杰次仁告诉记者,像他这样在家门口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上干活的村民还不少,而且每月六七千元的固定收入和每天下班都能回家照顾老人孩子,让他非常满意。
近年来,我区将4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项目交由满足资质条件的当地农牧民施工队,并确保施工人员中农牧民人数占80%以上的惠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乡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林芝市朗县以交通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协调施工单位组织贫困群众和机械设备参与交通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共为5000余名农牧民群众创造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并将施工难度小、技术不高的交通项目交由本地农牧民施工队实施,群众实现劳务性增收约6000余万元。
林芝市米林县派镇的村民旺扎,负责巴宜区至大渡卡降洛村的班线,自从2015年开始作为承包人兼驾驶员运营这条农村客运线以来,每月稳定收入五六千元,成为他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为促进农村客运发展,西藏大幅提高了农村客运补贴标准。截至目前,全区共开通农村客运班线317条,参与营运农村的客运班车369辆。全区74个县(区)全部开通客车,通客车率100%;500个乡镇(不含街道办)已通客车,通客车率73%;2259个建制村已通客车,通客车率43%。今年,全区还将新增5个乡镇、111个行政村通客车。
农村客运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不仅让西藏广大农牧区群众享受到了“出门走上硬化路,抬脚迈上平安车”的交通发展成果,而且让大批农牧民群众通过到客运公司工作或承包农村客运班线实现了脱贫增收。
“四好农村路”建设各项优惠政策、扶持措施出台后,有力推进了各地县级政府发展农村公路的积极性。拉萨市林周县每两周召开一次由县领导主持的项目推进会,农村公路建设事项几乎是从不缺席的议题。在全区各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工作都是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工作甚至是“一把手”工程,农村公路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日益成为上下共识。
群众的公路群众养——
专业的事情专人干
修好了路,还要养好路,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交通保障。
山南市错那县为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和养护人员不足问题,通过成立专业化养护公司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向市场化迈进一大步。记者到这家公司采访,只见大院里停放着一排排大型专业养护机械,身着全套橘色工装的养护工人带着各种工具乘坐通勤车去巡路,感觉像是走进了国省道公路专业化养护工区。
企业负责人普布扎西介绍,目前公司共有各类专业化养护机械74台,在当地群众和大学生中招收了70多名员工分配在管理、养护岗位上。公司成立后,管养全县876公里农村公路,设立了六个养护站点,每个站点上安排五个人驻守开展巡路、养路和抢险保通等工作,目前已经实现经常性养护率达100%。
“西藏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仍以临时性雇佣沿线群众参与劳动为主,人均日工资至少200元,而租用一台大型专业机械的日租金上千元,现在有了养护公司,养护成本大幅下降,农村公路也有了专业的养护队伍。”错那县交运输局道路运输管理所所长索朗达杰介绍,县交通运输局与养护公司每年签订劳务合同,按照合同履约情况拨付养护资金。养护公司为提升企业综合效益,通过市场化运作、多元化经营,如在资质范围内承包其他工程建设项目、出租机械等可实现最大化收益。稳定的工资和社保待遇又能留住招收的员工,有利于培养起一支专业化农村公路养护队伍。
昌都市和那曲市申扎县、阿里地区噶尔县作为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则全面对标国省公路养护水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目前,昌都市已实现了“市级总体、县(区)主体、乡村具体和县、乡、村行政一把手为路长”的三级“路长制”11县(区)全覆盖,并在全区建立了首个“互联网+农村公路”信息化路长制智慧交通综合监管平台,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全面开启了农村公路“指尖养护”新时代。
那曲市申扎县紧紧围绕“创新养护生产模式”主题,将群众满意度和受益程度、养护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作为衡量标准,逐步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大中修等专业性工程,通过招投标,由一家具有三级(乙级)养护资质的农牧民施工队承担;日常养护工作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组织实施;按照“农牧民自愿、民主决策”原则,将巡路、护路等工作交由沿线自然村、家庭和个人组织实施。鼓励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模式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群众性养护队伍。
阿里地区噶尔县根据养护作业特点分类选择养护服务供给模式,日常养护保通专业化水平要求较低,就引导农牧民群众分段分片参与,获得就业岗位增加劳务收入;养护工程专业化水平要求高、强调专业和质量,通过招投标等方式交由专业养护公司实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当地致富带头人或村集体有相应公路施工资质的农牧民施工队,逐步建立分工合理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
全面压实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制”,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专业化,让“群众的公路群众养、专业的事情专人干”的理念深入人心,各级地方政府和基层交通运输部门在探索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中,思路越来越清晰。
探路“交邮”融合——
让群众畅享“指尖”购物
快递分检台、特产陈列区、包裹安检仪、“网红”工作室……这里是山南市琼结县客运站内的琼结县农村快递分拨配送中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4月12日,从这里发往山南市乃东区的邮件由农村客运车辆代运,标志着西藏交通运输携手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交邮”融合发展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
随着农村公路、农村客运的通达,以及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的发展,西藏交通运输部门开始探索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之路。琼结县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站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建成后农村物流网络将覆盖所有县、乡、村。“生活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输服务将得以彻底实现。
我区“交邮”融合发展工作经交通运输部批准,已列入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区交通运输和邮政部门及相关企业正携手探索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之路,已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并指导各市(地)打造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综合服务站、合作线路等。
目前,全区七市(地)均针对促进客货邮融合发展进行了调研摸底,根据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运营以及农村客运班线运行线路、发车时间、发车频次、途经建制村等情况,结合本地实际,择优推荐条件成熟的县(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合作线路,为“交邮”融合先行试点“探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交邮”融合已成为交通运输部门今后工作的“必选题”之一,“交邮”融合发展,对畅通物资循环、拓宽服务领域、撬动地方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区将进一步探索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为全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撑保障。(记者 杨小娟 通讯员 刘步阳 迪姬桑姆 凌川 阿旺洛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