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22:5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随着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产业富民、生态富民、安居富民……西藏推动富民兴藏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绩。
“如果没有产业基地带动,我可能还在工地上打工。”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章达村村民曲珍感慨地说,那时一出去就是一两个月,还经常找不到工作,只能无奈回家,而现在家门口打工,不仅工作稳定,每月收入5000多元,还方便照顾家庭。
走进曲珍工作的山南市扎囊县藏草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日光温室里各种各样的青草、花卉、中药材令人目不暇接,这里既有引种自外地的优良品种,也有采自本地的品种。
“种花、种树都是技术活,从最开始什么都不会,到熟练地选种、栽培。”曲珍说,“付出总有回报,由于我技术掌握得好,加上有责任心,2018年公司让我负责带班,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地绿了,生态变好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负责运营繁育基地的西藏藏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春雨说。
近年来,西藏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将高原生物与旅游文化、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高新数字、边贸物流,同列为七大产业大力推进。“十三五”期间,西藏七大产业实现增加值超1900亿元,富民效益逐步显现。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良好的生态又开启着群众新的“富民路”。林芝市米林县西嘎门巴村位于219国道旁,是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的必经之地,村里不少村民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走进充满民族特色的小楼,村民贡桑正在打扫屋子。“现在村里生态旅游、门巴族民俗旅游的招牌打出去了,旅游高峰时期每天都有三四批游客来体验。”
“生态好了,许多游客都过来体验民俗文化,感受高原独特的魅力。”西嘎门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匝扎说。
为增加群众收入,村里还采取“公司+支部+群众”模式,将1200亩土地流转引入林芝银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村集体累计增收24万元,群众累计增收78万元。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万多元。
和西嘎门巴村村民一样,越来越多的西藏农牧民视良好生态为独特资源,努力保护绿水青山,挖掘“生态+”潜力,探索“生态富民”的乡村振兴路。
与此同时,随着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生态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自2016年以来,西藏累计为群众提供70万个生态岗位,群众增收近40亿元。
安居方能乐业,安居带来的富民效应也在逐步显现。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小城镇建设、边境小康村等工作的推进,西藏越来越多的群众到新家园定居,而与新家园相配套的是产业项目的就近布局、便捷的交通以及各种完善的基础设施,群众增收有了更多渠道、更多机会。
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的边色卓玛一家2016年从山沟沟搬迁到镇上。搬迁后,他们不仅住上了统一建设的新房子,还建了蔬菜大棚。“如今我在家种植温棚,年收入五六千元,不忙时还能就近打工,老公外出打工,每年能收入两万元左右,日子越过越好。”边色卓玛说,“不仅居住条件好了,更关键的是交通改善了,孩子上学、外出打工、买东西都方便。”
驱车行驶于雪域高原,一个个新的产业项目,一栋栋特色藏式民居,一张张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脸……共同讲述着发生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富民故事”。
(记者 曹健 田金文 陈尚才 格桑朗杰 据新华社拉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