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6 15:1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嘎拉村,习近平总书记21日考察的小村子,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
嘎拉村里,一栋栋藏式楼房在湛蓝天空下、在连绵群山前星罗棋布。袅袅炊烟,一片祥和。村里搞起了农牧民运输队,发展起了桃花节旅游。2020年,嘎拉村经济总收入1115.0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3万元
习近平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
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像阳光雨露,滋养着雪域高原各族儿女。
民族团结的种子,千年前就已撒下
“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在拉萨河南岸的宝瓶山下,《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诗剧已经演出了九年,循着1300年前文成公主的足迹,一遍遍演绎着汉藏和美的动人诗篇。
在比如县茶曲乡,位于怒江边上的文成公主广场壁画雕塑,记录着文成公主带来的工匠教授当地百姓种植作物、改进工具的历史场景,述说着汉藏友好的动人故事。
民族团结的种子,千年前就已经撒下;民族团结的故事,始终传唱不衰。
在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有个小广场,广场上的“团结树”一半绿意盎然,一半黄叶摇曳。绿色的是杨树,泛黄的是柳树。相传这两棵树是硕督镇第一对藏汉联姻夫妻共同种植,以此来纪念他们的爱情。
据《洛隆县志》记载,清雍正时期,入藏清军曾有两千多人在硕督镇驻扎,后来一些汉族士兵与当地藏族居民结婚生子,民族团结的故事在硕督镇绵延流传。
在自治区交通厅“两路”精神纪念馆里,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照片,记录着解放军一边进军一边修路的艰辛历程。该基地被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史料记载,筑路大军攀横断、渡通天、越昆仑,征服重重天险,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开辟了西藏交通的新纪元。
昌都市八宿县吉达乡拉然村村民尼玛与妻子洛松均是大骨节病患者。如今,他们夫妇二人,在川藏公路旁开了一家小商店,“感谢这条幸福路,我们也能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了!”
从解放军进藏开始,民族团结的花朵就被精心呵护着,各民族守望相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建设着美丽的西藏。今天,不少在西藏工作的原进藏干部后代,形象地自称“藏二代”甚至“藏三代”。
民族团结的花朵,你我他精心抚育
西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藏、汉、回等45个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犹如茶与盐巴,民族团结早已融入了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日常。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历经民主改革、成立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在祖国大家庭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1990年,我区把每年9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30年来,我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努力建设着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深切关怀西藏人民。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央代表团带来了由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贺匾。坚定有力的12个字,传遍了雪山草原、城市农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一条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西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西藏各族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定不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定不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拉萨市于2016年12月1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
阿里地区积极培养挖掘了一大批民族团结模范典型,营造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亚东县的群众经常给部队官兵送蔬菜、酥油等生活用品,部队官兵也经常帮助当地群众,军民关系不断加强,奏响了新时代军民团结的赞歌;
……
2012年以来,西藏通过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申报命名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全国及省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方式树立典型,涌现出了以拉萨市河坝林社区、日喀则市江洛康萨居委会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典型,形成了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人人为民族团结作贡献的时代特色。
民族团结的果实分外香甜
前不久,拉林铁路通车,“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同步投入运营,首次开上了青藏高原,历史性实现“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
“看到‘绿巨人’动车开进村子,我感到很自豪!”2016年,中铁十一局三公司拉林铁路项目部在曲水县才纳乡协荣村建成,村民边巴次仁从带领村民在项目部打零工,到组建车队运输修路材料,拉林铁路成了村民真正的致富路。
据统计,在这条“天路”修建中,13万各族建设者先后投入建设,各民族群众共同生产、共同劳作的场景亦是一道风景线。
如果说,边巴次仁家门口的“致富经”镌刻着民族团结印。那么,远在祖国各地的内地西藏班同样凝聚民族团结之魂。
30多年前,中央的一个伟大创举,为西藏专门制定了一项特殊的教育政策——在内地举办西藏班,培养了西藏社会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为西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设立在各个兄弟省、市的西藏班,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学生间的和谐互助一直广被赞誉。2013年,内地西藏班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自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7届,覆盖全国20个省(市)20多所内地西藏班的万余名学生。
武汉西藏中学学生达娃顿珠,是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第一个考上内地西藏班的夏尔巴人,“当70岁的奶奶得知,我考上武汉西藏中学时高兴得又唱又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奶奶对身在武汉的我说,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控制好疫情。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回报社会!”达娃顿珠牢记奶奶的嘱托,誓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70年波澜壮阔,70年春华秋实。回溯西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兄弟省市的大力援助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不断加深交往交流交融中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留下了一桩桩共同团结进步的佳话,成就了一个个共同繁荣发展的伟业。
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金钥匙”。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一级巡视员程越博士表示,我们应当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续引导和扩大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推动全区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互帮互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今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已正式施行一周年。
这部关于西藏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法规的实施,标志着西藏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提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的省份。
如今,在高原大地上,团结的乐章全面奏响,和谐的旋律更加动听。全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在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征程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