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3 07:46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2000年,次军从西藏拉萨工兵15团退役。
从一名军人过渡到一名群众,次军没有过多的彷徨,一纸申请书递交上去:请求到雁石坪公路养护段当一名养路工人。
这个在三年服役期间荣获过优秀士兵、优秀操作手等众多荣誉的小伙子在很多人眼里本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但在平均海拔4700米的雁石坪养护段,终日与风雪为伍,环境艰苦……20岁的次军却态度坚决。
全长1148.57公里的雪域天路上,先辈们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气势锻造了光辉的“两路精神”,60多年的历程里,一代代普通的养护工人,踏着先辈的足迹,用他们平凡的一生延续着这份精神。
次军,只是这些平凡养护工人中的普通一员,他用有些固执甚至有些“迂腐”的方式,走着他认为坚实的路。
尽心尽责护好天路
每天看新闻,学习理论知识,还经常主动写思想汇报、心得体会。这样“文绉绉”的方式在一群日日夜夜与风雪打交道、与天险作斗争的养护工人里,显得有些突兀。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甚至嘲笑他:“学那些理论知识能让你抢险的时候比别人快?能给你对抗灾害的本领?”
然而,次军只是嘿嘿一笑:“我是一名军人,不管我在哪里,我也要时刻准备着,这是我的使命。”正是因为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加上不断学习请教,积累经验,短短几年时间里,次军就从一名普通的养护工人升任为副工区长、工区长、路政所负责人,成为公路养护方面的行家里手。
雁石坪公路养护段八工区养护路段为K3181——K322,该路段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坡陡、弯急、风雪大、气温低,过往车辆,特别是大型运输车辆行车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怎样尽可能地降低行车安全隐患?怎样提升应急抢险能力?这些都是接任八工区养护段工区长后,次军最为操心的事情。
风大、雪大,那么就在各桥梁、涵洞以及易发生水(雪)毁的地段提前布置防御措施。天气突变、意外骤降,就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及时组织工区巡路员不间断上路巡查,加强上下行车流量的变化统计工作……随着完善的水(雪)毁抢险保通预案出炉,八工区应急抢险快速反应能力大大提升,有效保障了青藏公路唐古拉山段的养护保通工作。
别看次军年龄不大,干起工作来却有一股子狠劲儿。有了完善的应急预案,次军又把眼光盯在了公路的日常养护上。经过一次次对路况的实地勘察,次军创造性地制定出了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计划,大力推行规范化养路,突出养护工作重点,坚持“圆坑方补、小坑大补、浅坑深补、及时修补”的原则,使八工区路段的病害得到有效处理。
养好路、护好路,才能让党放心、才能让人民信任。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次军对养护生产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发现的养护生产质量缺陷,必须限时整改,责任精准落实到人,这样的“严苛”使八工区养护生产从单纯的突击应付检查转变为日常的全面养护,确保了八工区路况稳中有升,好路率大幅提升。
真心真情救游客、保畅通
2017年9月,自驾游经过雁石坪的李云一家人在一场生死挣扎中惊魂未定。由于不熟悉青藏线,在经过雁石坪八工区路段某处时,李云驾驶的小轿车意外侧翻。所幸车速不快,一家人只是受到惊吓,没有大伤。但李云车辆侧翻的位置荒无人烟,几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几乎耗尽了李云一家的希望,等待救援的希望随着夜晚的来临一点点变成害怕、失望。更为要命的是,由于长时间驾驶加上翻车的惊吓,李云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嘴唇发紫。
就在这生死之间,一束微弱的光由远及近。用李云的话说:“那束光,在那样空旷而冰冷的夜里,就像一簇熊熊燃烧的火苗,带着生的希望。”那是次军带着队员在进行夜间的例行巡逻。发现高反得有些意识模糊的李云后,次军和同事立即把李云小心翼翼地扶上路政巡逻车,赶紧把车里常备的氧气给李云吸上。“现在呼吸好一点了吗?”“要再喝一点温水吗?”在护送李云一家前往就近的沱沱河进行救治的路上,次军一句句关怀备至的话语,让李云一家的心暖了,也放松了。
2018年10月,一场大雪不期而至,洋洋洒洒如泼墨一般肆无忌惮。正是因为这场大雪,青海迅翔物流有限公司的物流车队被困在雁石坪段所属唐古拉兵站路段。积雪严重,大车根本无法挪动,受困时间越长、积雪越厚,气温也越低。很快,唐古拉山段堵车的消息传到八工区。
次军接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的冰天雪地,一旦某处堵车,就可能蔓延成大面积的堵车。大面积堵车意味着什么,常年在青藏线上行车的人都清楚它的后果。等不到路面疏通,缺氧、寒冷、饥饿就会造成恐慌,更别提高原反应带来的可怕后果。
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后,次军迅速联系上当地交警保障路段畅通,并和路政人员火速调集食物、保暖、氧气等保障物资前往堵车路段。
这几个小时的堵车,次军他们一起用了三四天的时间才得以保障车队最终安全到达目的地。
用生命坚守青藏线
能融化终年冰雪的,不仅仅是穿破云层的暖阳,更是这一点一滴的守护。
常年守护在青藏线上,嘴唇发紫干裂起皮、皮肤黝黑泛红,心脏病、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这些都是养护工人们最常见的疾病。
枯燥、艰苦的生活考验着工作在这里的每一个人。然而,在雁石坪公路段八工区,环境的艰辛并没有磨掉40余名职工乐观的心态。
春节、藏历年、雪顿节、中秋节……每个节日,次军都要把大家聚在一起庆祝庆祝。“大家都是背井离乡,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如果连这样的一份念想都没有,大家又怎能全力以赴地守护这条生命线呢?”次军说。
次军的心细不仅仅体现在生活细节上,还在每次养护作业里。出工前要先检修车辆,注重安全防范,让工友们穿戴好标志服和帽子;在路面上施工时要摆放好安全标志、安全警示灯,时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
在工区,次军是出了名的“话痨”,他把自己能想到的一点一滴都不厌其烦地给工友们讲,“安全”“保养”,是他说得最多的话。“如果我们自己连自身的安全都不能保障,那还谈什么对公路的守护,对行人车辆的守护。”
新的机械送到工区,次军也是第一个带头去琢磨,怎么操作、怎么维修,他都要摸得一清二楚,“机械的运用不仅可以减轻养护工人的工作量,也能加快公路养护的效率,把更多平安和畅通带给过往车辆。”在次军的带领下,八工区的工友们都自觉学习、不断进步,和谐、互助是八工区里最优美的乐符。
次军,就是这样一名平凡的养护工人,用他最质朴的信念守护着天路,守护着这里的一人一事。用他的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诠释着一名公路人对公路养护事业刻骨铭心的爱,对伟大祖国无比忠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