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70年来我区水利事业发展记略:昔日天上水 今朝致富源

2019-10-09 07:08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发展之基。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我区水利事业发展经历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过程。

满拉水利枢纽工程:水利事业迎来了大发展

“其过硬质量,是目前我区唯一获得鲁班奖的水利工程。”头发斑白、已经为我区水利事业贡献半生的满拉水利枢纽管理局党委书记赖兆万说。

这个有着“西藏第一坝”之称的满拉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不但提高了年楚河的灌溉能力,而且有力地缓解了藏中电网电力紧缺状况,提高了年楚河下游三县一市的防洪标准。

解放之初,西藏只有少量自流灌溉农渠,灌溉面积仅有28万亩,唯一的一座小型电站已报废停止运行,城乡防洪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人畜饮水基本靠人背马驮。

多年来,在党和国家关心、全国人民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兴水利除水患工作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1978年,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年楚河综合治理工程计划任务书》,拉开雪域高原大规模治水活动的帷幕。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了援藏建设64项工程。其中,标志性工程之一就是满拉水利枢纽工程,它于1994年9月开工建设,1999年12月末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目前,满拉水利枢纽是我区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显著的已建水利枢纽工程。

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水利事业民生效益凸显

“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是拉萨河流域的骨干性控制工程,也是拉萨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更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地质条件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综合效益最为显著的民生水利工程。”旁多水利枢纽管理局党委书记郑忠明介绍说。

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总库容将达12.3亿立方米,设计控制灌溉面积超65万亩,设计年发电量5.99亿千瓦时,将为助力收益区脱贫攻坚,有效缓解藏中电网供需矛盾,提升拉萨河流域防洪标准,保护拉萨河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进入新世纪,中央和自治区高度重视西藏水利事业发展。据统计,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水利总投资近500亿元,水利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区实施了“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了江当灌区及楚松水库、琼果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建成了满拉、墨达、雅砻三大灌区,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县建设,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解放初期的28万亩增加到390万亩。

实施了电气化县、以电代薪、增效扩容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项目,农村电力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

7地市和55个重点县城陆续建成30至100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堤,建设防洪堤总长972公里;74个县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88万人口直接受益。

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天上水要成致富源

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也是西藏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拉洛工程以灌溉为主,兼顾供水、发电和防洪,能为申格孜、扯休、曲美、聂日雄四大灌区提供水源,达到控灌面积45.39万亩,年均灌溉效益达到2.4亿元。每年能为藏中电网提供0.85亿度电能,能为扶贫搬迁创造条件,可安置外来农业人口4.1万人,并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自治区水利厅紧紧围绕解决贫困地区农牧民群众饮水、灌溉、防洪等方面的问题,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饲草料基地等15类水利工程,总投资165.18亿元,重点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解决43.28万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据悉,目前,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已经全部销号解决。

近年来,我区水利兴利除害体系基本建立。高原水利枢纽工程及灌区的碧水正汩汩流入千千万万农牧民群众家中、地头,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