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8 09:14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70年波澜壮阔,70年不懈奋斗,70年的风风雨雨,加措是经历者,也是见证者。他的一生,始终都与祖国同行。
迎来新生的曙光
阿里地区政协原主席加措今年68岁,出生于旧西藏的他对于那段黑暗落后的岁月记忆犹新。
加措的父母都是扎西岗寺的差巴,他六七岁时已经在为领主放羊,以此换点吃的。
“当时领主吃面食,只给我们吃一些带荞麦皮的糌粑,没有一顿饱饭。晚上,我们就睡在羊粪堆中,用鞋子当枕头,白天穿什么,晚上就盖什么。”加措回忆说。
“那时候一匹马的价值和一个农奴的价值是一样的,农奴主腰以上的部位我们是不能看的,在他们面前只能躬着腰,稍有疏忽还要被鞭打。”加措说。
1959年,民主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广阔的雪域高原。
正是那一年,加措一家分到了一口锅和一些粮食,还有一张1.6米的藏式卡垫。1960年,加措一家三口又分到了三四亩地,特别是得到了完全的人身自由和平等地位,生活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措说:“受过旧西藏的苦,才能明白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共产党救人民于水火,民主改革给了我们希望,让我们有了奔头。所以,为党、为人民做事是我毕生的心愿。”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民主改革后的短短几年,加措的周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沐浴着党的恩泽,也用行动回馈着党的恩情。
1965年,为照顾当地贫困群众,扎西岗乡的干部邀请加措去当通讯员,加措立即答应。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每月37元的工资。
“当通讯员时,夜间经常碰到信号弹飞过头顶,我当时年龄小,常常受到惊吓,但还是选择硬着头皮前进。”加措笑着说。
在扎西岗乡工作期间,条件极其艰苦——没有门板,加措就用面袋当门帘;没有窗户,加措就将装面粉的布贴在窗框上,晚上风一吹,呼呼作响,睡不着觉。
1971年冬天,中印边境对峙,加措连续几天响应边防连的动员,来到几十公里外的典角村为百姓送上粮食、茶叶等慰问品,每次凌晨3点过去,下午5、6点回来,每天需要面对打仗的心理压力。“刚开始紧张,后来也就好些了。”加措说道。
行路难,加措却偏偏不怕难,面对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加措选择咬牙坚持,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
1974年,加措主动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想要为党和人民作更多贡献。
新西藏的建设者
1979年,加措担任了噶尔县左左乡副书记。期间,他鼓励动员群众搞生产、抓经济。为改善当地群众的居住条件,他联系新疆过来的运输队,与群众用牛羊交换土木盖房子,短短几年,乡里十几间住房拔地而起,在那个群众普遍还住在帐篷里的年代,开创了阿里地区的先河。
改革开放后,加措组织左左乡朗久村村民到边境一线进行贸易,用牛羊换取卡垫、粮食、马具等,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也拓宽了大家的眼界。
加措在左左乡不断探索、推广,搞试点,抓落实,使昔日落后的左左乡不断发展进步,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1987年,加措调职到阿里地区政协,先后担任政协副秘书长、地委统战部部长、政协副主席、政协主席,在政协系统一干就是20年。
担任阿里地委统战部部长、地区政协副主席期间,面对政协机关机构少、无科室的问题,加措积极协调地委行署机构办,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设立专门委员会。
在他的主持下,阿里地区政协先后成立专门委员会3个,设置科室2个,人员编制从原先的5个增加到19个,地委统战部科室从原先的1个增加到3个,新建了办公楼和职工周转房,沿用至今,机关建设和生活条件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奠定了今日地区政协工作的基本格局。
为充分调动非公人士推动阿里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加措主抓工商联筹建工作,搞项目,拉资金。1998年,地区工商联正式挂牌成立,在加措的主持下,原本拖了5年的工作立竿见影。
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如今加措的脸上早已褪去昔日的年轻的模样。但加措心中始终怀着铭记党恩、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着“老西藏精神”,并将其深深地融进了血液里、骨髓里。
(记者 嘎娃白玛 温凯 洛桑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