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林芝尼洋河畔:环保致富两不误

2019-09-09 06:36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被誉为“西藏江南”的林芝,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自然的绿色基因库”之称。尼洋河畔、雅江两岸杨柳依依,险峻的高山被古老的苍松翠柏密布得严严实实,满目葱绿……为了守护好美丽家园,林芝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下了大功夫。近5年来,林芝市积极推进绿化工程,累计植树造林36万亩,治理沙化45万亩。目前,林芝市的绿化覆盖率、绿地覆盖率分别提高到42.55%、41.95%。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也给林芝的广大群众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护人居生态环境

在波密县多吉乡西巴村附近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神山——卓玛山。这里水草丰茂,风景幽美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美丽西巴是我的家,生态环保政策好呀,保护动物人人要……”伴着欢快的音乐,村民们唱着自己创作的环保歌曲。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西巴村村民都要在卓玛山下举行传统的斗熊节,节日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几年前,由于乱砍乱伐等原因,西巴村附近山上的树木大面积减少,一到刮风下雨天,整个村里到处是泥土和垃圾。为了改变现状,乡政府和西巴村“两委”班子召开集体会议,讨论并制订解决方案。“首先是禁止村民乱砍乱伐,由护林员每天不定时巡查;其次是规划垃圾倒放点,每天还会有村民轮流打扫村内卫生;再次是鼓励村民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该村党支部书记向记者介绍说。

乡村环境治理,村民们慢慢地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不乱扔垃圾,不随便砍伐山上树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多吉乡农村环境治理的标杆。62岁的村民次仁说:“我们也有手有脚,如今党的扶贫政策好,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让家庭富起来,让村里的环境美起来。”

享旅游发展成果

良好的自然环境,带动了林芝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朗县洞嘎镇卓村,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紧靠省道306线林邛公路。近年来,卓村依靠先天资源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做起了特色农家乐生意。由村支部书记洛桑带领11名党员建立了第一批集餐饮、住宿、参观、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农家乐家庭旅馆,现已覆盖全部6个联户单位,共设床位87张,提供时鲜蔬菜水果采摘、藏餐制作、篝火晚会等休闲娱乐活动,让游客感受卓村新农村风貌,体验传统藏家生活。今年以来,卓村农家乐累计接待旅客2960多人次,带动群众增收约9万元。

墨脱县墨脱镇亚东村曾因自然条件恶劣、生产资料匮乏、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村民生活十分困苦。近年来,随着墨脱公路通车,通信条件改善,生态旅游开始在当地兴起。村民曲珍就是迎着这股东风做起了家庭旅馆生意,如今她家的收入由之前的一年不足万元增长到如今的20多万元。“生态旅游的兴起,让我们家摆脱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状态,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曲珍说。

当然,林芝市旅游发展成果受益的不止是卓村和亚东村的村民。随着林芝机场扩容、拉林铁路建设、林芝高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和推进,制约林芝发展生态旅游的瓶颈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一大批昔日的贫困山村阔步走向小康。截至目前,林芝市直接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农牧民群众近1500户、3万余人,生态农牧业辐射带动1.9万余户、7.8万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拓产业致富之路

“现在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有一块经济林木种植地,主要种植苹果、葡萄、水蜜桃、梨子等经济林木。近年来,全村努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以前零星的种植方式现在已变成规模种植,不仅美化了环境,致富了群众,更是凝聚了干群关系。”朗县洞嘎镇卓村党支部书记开心地说。

卓村抓住旅游带动农产品增值这个关键,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由卓村49名党员带头进行试种,技术成熟后,再逐步向全村57户农牧民群众推广。在卓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大力引领下,全村群众齐心协力,形成了全村“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的良好局面。目前,卓村累计种植核桃900余亩、苹果150亩,藏冬桃100亩,实现每户增收2万余元。

西嘎门巴村是由墨脱县甘登乡鲁古村、果登村搬迁合并而成,由于原居住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于2003年搬迁至米林县羌纳乡。

近年来,西嘎门巴村党支部立足本村区位优势和能人优势,于2016年引入林芝银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并投资3.2亿元,建设智慧生态农场,带动66户群众年均增收370余万元;2018年村里种植车厘子共计2000棵,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6000斤,可带动群众增收30万元。村里还争取到市、县配套资金387万元,建成了民族工艺品生产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分红5万元,带动12户群众年增收3.6万元;2019年村集体及27户群众与尼洋河旅游公司合作,将文化广场和民俗家庭展示打造成特色旅游亮点,依托特色摊位及家访体验活动,每户合作群众月增收达6500元,村集体每年分红5万元。

林芝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林芝市各族群众正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生活越来越好,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烈。(西藏日报赴林芝采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