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孔繁森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助人为乐好人:阿旺曲尼

2019-07-16 07:16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高原的春似乎来得更晚一些,已到3月,喜马拉雅山北麓平均海拔4700米的岗巴县仍被冰雪覆盖,严寒而漫长的冬天还未画上句号。

2019年3月28日,为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10周年,岗巴县举行了一系列活动。

这一天,阿旺曲尼不顾所有人劝阻,克服严寒、强忍病痛,在妻子搀扶下,蹒跚地走上宣讲台,再一次用亲身经历讲诉新旧西藏的变化……

声音有点微弱,但言语朴实、情感真切,台上阿旺曲尼忍不住泪流满面,台下各族干部群众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让这个被寒冷包围起来的县城礼堂顿时温暖起来。

这是阿旺曲尼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宣讲。

2个多月后,6月4日,阿旺曲尼走了!

“我,阿旺曲尼,生在堆龙德庆,死要死在岗巴!”四十多年前,阿旺曲尼面对横绝连绵的喜马拉雅雪山做出了郑重承诺。

为了这句承诺,他扎根雪域边境,默默奉献基层,用心服务群众;为了这句承诺,他用生命书写忠诚,让党徽熠熠生辉!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继承了孔繁森的理想、信念,发扬了孔繁森的精神、作风,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感动……

“薪火相传,我要永远留在书记工作过的地方”

1978年,从西藏民族学院(现西藏民族大学)语文系毕业的阿旺曲尼,被分配到日喀则地区岗巴县昌龙乡工作。

高寒缺氧、没水没电,全县就1辆解放牌汽车、3匹马,刚从大城市学成归来,强烈的现实落差,让本是高原的孩子也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心酸。

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存条件,这一切都深深触痛了阿旺曲尼,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所学为“第二故乡”做点事。

提高农作物产量是阿旺曲尼做的第一件事。

那时,阿旺曲尼在棚圈里一呆就是一整天,积肥、育肥、运肥,天天和牛粪、羊粪打交道,全身臭烘烘的却也不在乎。工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的尝试、探索,农作物产量逐渐有了起色。

1979年,孔繁森赴藏工作,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由于工作需要,表现出色的阿旺曲尼被调往县里,跟随孔繁森工作。

岗巴县辖域面积4100多平方公里,山地道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下乡全靠骑马,但在两年多时间里,阿旺曲尼跟随孔繁森奔波在高山牧场、田间地头,跑遍了岗巴山山水水。由于长时间在马背上颠簸,两胯和臀部都磨破了皮,引起了溃烂,以至于坐不能坐,躺不能躺。

下乡途中,孔繁森不忘访贫问苦,自己掏钱为群众解决生活、看病等方面的困难,就连自己亲手做的煎饼也舍不得吃,全分给基层群众,而自己却吃糌粑、喝雪水,这一切阿旺曲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而此时,在阿旺曲尼妻子尼玛心里,却永远记住了一件事:阿旺曲尼跟随着孔繁森书记去昌龙修水塘,整个工地热火朝天,大家工作热情高涨,都脱下外套光着膀子干活,石头是一块接着一块背,孔繁森书记和阿旺曲尼肩上、背上、手上的皮都被磨破了,但他们不喊疼、不叫累,始终奋战在一线。

直到现在,那座全凭人力肩挑背扛建成名叫“查珠”(藏语意为血汗)的水塘还发挥着作用……

“孔繁森书记是党派来的好干部,跟书记工作的两年里学到了共产党人身上特有的品格,虽然辛苦但却充实快乐,那是我一生中最最难忘的经历。”与孔繁森共事虽然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却影响了阿旺曲尼一辈子。

后来,不论是在机关、基层,还是在专职工作岗位上,阿旺曲尼都以孔繁森为榜样,坚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员标准看齐、向群众需要看齐。

1992年,经党组织批准,阿旺曲尼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孔书记是我的榜样,我要永远留在他工作过的这个地方。”从入党那一刻,阿旺曲尼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做一名党的干部,更要做一名党的好干部。

从此,他将与孔繁森的合影随身携带以警醒自己。从岗巴县门德区到政府办、从文教局再到工巴楼乡,阿旺曲尼先后在7个部门工作过,直至退休,可他从未想过离开岗巴。可以说,他是岗巴的建设者,也是发展的见证者。

40多年中,岗巴县从群众出门就爬山、交通工具靠马和双腿,到如今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家家户户都有汽车等交通工具;从靠蜡烛照明到杰龙电站竣工投产、结束无电的历史;从一周看两场电影到家家通电视、人人有手机……阿旺曲尼说,孔繁森书记生前的愿望已经实现了——“让岗巴人民过上好日子”。

“饮水思源,旧西藏的放羊娃要感念新西藏党和人民的恩”

作为农奴的后代,虽然上了大学、成了干部,但阿旺曲尼没有忘本。

前些年,在岗巴县原人民武装部对面有一家小诊所,医生是一名汉族同志,因为语言不通,阿旺曲尼就经常去做义务翻译。

有一天,阿旺曲尼又来到诊所帮忙翻译,一位互不相识的藏族老阿佳去看病,结果没钱付药费,他二话不说就直接垫付了。类似的事,总是隔三差五在诊所上演。

阿旺曲尼不光是好心人,还是热心人。

2005年,岗巴镇门德村村民扎西和妻子闹起矛盾,还离了婚。“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间不能赌气说离就离,还要考虑子女的感受……”阿旺曲尼得知后,一次又一次登门调解、不厌其烦地劝说,最终扎西夫妇明白了婚姻的宝贵,最终破镜重圆。

如今,扎西一家生活幸福。“感谢阿旺曲尼,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今天这个幸福的家,真的好想再给他说一声,谢谢!”扎西言语间藏不住对阿旺曲尼的怀念。

几十年来,帮过多少人、做过多少好事,阿旺曲尼自己也记不清了。

在岗巴县城道路尽头,沿着青灰色的台阶走上5分钟到达县城海拔最高处,氧含量的不足让人喘不过气来,这里是阿旺曲尼的家,条件稍好的邻居早已将家迁到地势平坦的地方,但阿旺曲尼始终不愿意重建房屋。

走进阿旺曲尼的家,仿佛回到上世纪,1991年修建的土坯房一直住到现在,客厅墙壁上能看到一些裂缝,家里连个像样的厕所也没有,唯一值钱的应该是那台20多寸的液晶电视机,当妻子尼玛翻出存折,上面的数字更是少得可怜……

其实,一直以来阿旺曲尼家并不富裕,可以说也很困难。那些年,妻子没有工作,上有80岁的岳母,下有一对正在读书的儿女,全家仅靠他微薄的工资生活。

妻子也曾多次劝说阿旺曲尼给她找一份工作,减轻家庭负担,阿旺曲尼却总说,不要给党和国家添麻烦,我们的生活已经够好了,要把工作的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

但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下,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阿旺曲尼!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攒下的钱拿出来接济需要帮助的人。

从自己做起,阿旺曲尼经常教育子女,“我是放羊娃出身,是党和人民给了我新生活,做人要知足常乐、常怀感恩之心,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懂礼法、守底线、行正道,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在阿旺曲尼女儿贡吉眼里,父亲把爱给了所有人,唯独对自己和家人“抠门”,一件衣服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却舍不得扔,就连自己生病时,也总是咬咬牙坚持,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看医生……

慢慢地,家里人都习惯了,阿旺曲尼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里人。如今,阿旺曲尼在女儿贡吉眼里无比伟大,贡吉坦言,要像爸爸一样,践行“孔繁森精神”,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不忘初心,退休了也要发挥共产党人的余热”

在阿旺曲尼家客厅一角的书架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被放在正中,格外显眼。

这本书是阿旺曲尼从岗巴县委宣传部寻来的,初拿到书时,阿旺曲尼如获至宝,一边拿在手上反复端详,一边不停念叨:“太好了,太好了,早就想学习这本书了!”

给人一杯水、先得有一桶水,阿旺曲尼始终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人生信条。

阿旺曲尼总是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宣讲技巧,多年积累成就了他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他的右眼有白内障,左眼眼花。白天还可以戴着老花镜凑合看,晚上完全就看不清字,我得一个字一个字念给他听。”阿旺曲尼的妻子尼玛对丈夫的工作完全支持。为了更好掌握理论知识,阿旺曲尼就白天看电视读报纸,晚上听妻子读报,阿旺曲尼写满了一大堆学习笔记,也将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牢记于心。

几十年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阿旺曲尼不懂的。

2002年,阿旺曲尼到了退休年纪,在旁人的眼里,这下可以享清福了。

但阿旺曲尼却始终闲不住,他常说:“就算退休了我也要发挥共产党人的余热,为岗巴各项发展建言献策!”

退休伊始,阿旺曲尼就联合老同事成立了义务联防队,公共治安、卫生、交通、家庭矛盾等都在他们的“管理”范围内,这一管就是16年,成员也由原来的3人发展到19人。

从“新旧西藏对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讲四爱”宣讲,到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十几年来,无论大小宣讲活动,阿旺曲尼从不缺席。

从政府机关到学校,从城市社区到乡镇农村,从小学到中学,从田间地头到高山牧场,从家庭院落到寺庙僧舍,从机关办公到学校教室,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阿旺曲尼宣讲有个特点,从不读稿子、念文章,但为了做好宣讲,阿旺曲尼每次都认真准备、认真备课,为了掌握群众想听什么、最迫切关注什么,阿旺曲尼还经常深入牧区、学校、僧舍,和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宣讲需求。

每次宣讲,阿旺曲尼总是从自身体会谈起,从身边事谈起,从过去的苦和今天的变化谈起,宣讲接地气,群众听得进、愿意听,情至深处,泪流满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言,让听众们也为之感动。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阿旺曲尼先后受邀在日喀则市直各部门单位开展宣讲3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万余人;在岗巴县范围内深入机关、学校、农牧区和寺庙宣讲7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4万余人。

不光如此,阿旺曲尼还积极为生态环境保护作贡献,每年入春,他积极组织退休干部对县城树木浇水、修剪;每年入冬后,他又带头为树木“穿衣”防冻。

40多年时间里,阿旺曲尼为岗巴建设默默贡献,先后获得岗巴县级“综治工作突出贡献奖”“优秀共产党员”“协助公安工作先进分子”“基层党建工作特殊贡献奖”;“日喀则最美人物”、日喀则市级“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第一批社教工作优秀个人”“工会工作积极分子”“国外藏胞调研工作先进个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国家级“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

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生活,加之超负荷工作,阿旺曲尼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胃病、肝癌和尿毒症,但他还不忘工作。

“党和人民认可我,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这辈子值了!”阿旺曲尼去世前半个月,还不忘给岗巴县委副书记、县长扎西旺堆建言献策,他实在是太热爱这片土地了,让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岗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已把整个生命融入了这片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总说自己为岗巴做的还太少太少……

2019年6月4日,阿旺曲尼在岗巴去世。临终前,他交待家人将他葬在曲登尼玛的高山之上,他希望永远看到不断发展不断繁荣的美丽岗巴。

退休不褪色,退休不退岗,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青春的承诺,用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各族干部群众由衷的敬重和爱戴。

曾有人说“在岗巴活着就是奉献”。然而,就在这让人喜、让人怨的高原热土上,阿旺曲尼用他执著的人生追求构造出了人生的坐标,用真情的奉献谱写出了对党的忠诚,用热血培育出了那璀璨晶莹的雪莲花,用那真实的举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干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