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工匠”刘争平:用行动书写完美答卷

2018-04-28 10:25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2006年7月1日上午11时05分,随着汽笛一声长鸣,绿色涂装的‘青1’号旅客列车从格尔木火车站缓缓启动驶向拉萨。当时我也在车上,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毕竟为这条铁路奋斗了整整7年。”刘争平告诉记者,那是火车第一次走在青藏线格拉段上,而他已经不记得之前自己走了多少个来回。

作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刘争平,1993年从西安矿业学院(今西安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一院),早年一直在兰州工作。2000年,刘争平被派上高原为青藏铁路“探路”。

刘争平回忆说,从2000年到2001年,在昆仑山、在风火山、在长江源,经历过风雪交加的夜晚,也经历过黄沙蔽日的沙尘暴。记不清多少回,勘测队伍从刺骨的河水中蹚过,在旷野的冰雹中大家相互抱头躲避,滑倒在满是冰的河面上……

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1月的一次冬季冻土调查。“那次是从格尔木到安多,我记得当时雪下得特别大,我们边走边做调查,下车时都不敢迎着风走,雪粒打在脸上特别疼,平时只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那天却从早上7点走到晚上10点。”刘争平对记者说,“那时调查沿线还没有施工单位和村民,干粮都是从格尔木带来的……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难受的是在五道梁兵站过夜,半夜经常会被冻醒、缺氧憋醒,成宿成宿睡不着,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

“我们单位现在用的测地温的设备是热敏电阻,比起传统的热电偶能为单位节省一半的费用,这都要归功于刘争平。”说起和自己共事了十多年的刘争平,胡涛赞不绝口。

这个故事还要从刘争平刚进藏那会儿说起。当时他每天除了工作以外,其余时间都在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前辈、查资料。

2001年,单位要选测地温设备,当时大部分人都倾向选择传统的热电偶,只有刘争平一个人坚持用热敏电阻。既然意见不合,那就用事实说话,刘争平提议做一些这方面的调研。最后,大量的调研数据证明刘争平是对的:“我是通过平时的学习知道热敏电阻有测试精度高、可循环利用等特点,而传统的热电偶稳定性差,不可循环利用,所以热敏电阻虽然设备价格比热电偶高,但从长远来看可以比热电偶节省很多经费。”

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刘争平和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难题,2008年,凭借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多年冻土的技术处理措施”的研究成果,刘争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青藏铁路刚建成通车,其延伸段——拉日铁路就进入勘察设计阶段,刘争平继续为高原铁路“探路”。

凭着自己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多年的经验,刘争平解决了拉日铁路地热的问题,拉日铁路仅用4年就成功建成并通车运营。与此同时,他还主持绘制了我国第一张雅鲁藏布江峡谷区1∶10000地温点分布图,标明各个地温异常点的地温、海拔,为铁路选线、工点布置提供了最直观的依据。

2015年,刘争平在高原上十几年的工作和付出再次得到国家肯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什么是“工匠精神”?刘争平并没有告诉我们,但他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