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7 10:46 来源:西藏自治区文明办 点击:0
根据自治区文明委《关于开展第五届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刊登第五届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及主要事迹,接受社会监督,欢迎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投票评选。
1、投票时间为8月25日——9月3日。
2、投票范围为第五届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42名候选人。
3、请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投票。选票可以复印,每人限投一张,每张选票在每类候选人中选出2名,共选12名。填写好的选票可交由各地市、县区文明办和所在单位统一送交,也可直接邮递自治区评选办。
邮编:850000。
地址:拉萨市江苏路1号区党委宣传部北楼区文明办204室。
联系人:李彦伟,电话:0891—6339727、13638987531。
西藏自治区文明办
2016年8月25日
第五届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
候选人主要事迹
1、第五届西藏自治区爱国守法模范候选人:其美
其美,男,藏族,中共党员,1965年12月出生,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这是其美最喜欢的一首歌。作为一名沐浴着党的阳光成长起来的优秀民族干部,其美深深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也无限眷恋着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为筑牢维稳工作的铜墙铁壁,他把每天都当作敏感日,坚持做到提前谋划、提前落实。面对一些西方媒体的歪风邪火,他始终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正确的判断力,坚定自己的立场,并在各类场合要求税务干部不得通过任何渠道发布反动言论,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与分裂分子和分裂破坏活动作坚决斗争。他还主动撰写揭批达赖集团罪恶行径的理论文章,以扎实的理论和深刻的剖析带头开展揭批声讨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表率。他就如同一面党旗,始终带头走在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最前沿,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构筑起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牢固防线。在他的领导下,开发区国税局上下一心,大力组织税收收入,2015年实现税收收入52.94亿元,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2016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吹响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的号角。面对这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改革,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持续奋战在工作一线,开启“5+2”、“白加黑”工作模式,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深入工作一线督促指导,发出倡议书加油鼓劲,并主持起草了三套工作方案。5月1日零时5分,开发区国税局顺利开出了全面推开“营改增”首张增值税普通发票。他从优化办税流程、整合服务力量的角度出发,大力推行“一站式”办税服务,不断完善办税服务厅硬件配备、健全软件功能,设置“自助办税区”,购置自助办税终端,实现认证发票、打印通知单、导入报表等事项的零等候办理;开设便民服务二维码扫描专栏,做到了“手机拍一拍,办税全知晓”;开放办税服务厅无线上网及“手机加油站”功能,提高纳税人办税体验满意度。由于是法律专业科班出身,他在深入研究各类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之后,抽出大量时间整理与法制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按工作需要总结出来,由其美精心编写的《西藏税制学习手册》,成为了全区税务系统学习税法的基础资料。作为一名执法者,在日常工作中,不记得有多少个夜晚,也不记得曾有多少纳税人,趋之若骛地到他家串门、拜访,以各种名义、打着各种旗号拉关系、交朋友。他心如明镜,这些人到家中找他,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逃避检查和减轻自身偷漏税带来的处罚,正因为他们有着这样一种目的和心态,他总是将他们拒之门外。为此,其美得罪了很多人,但他从不后悔。其美荣获三等功称号。
2、第五届西藏自治区爱国守法模范候选人:祁发宝
祁发宝,男,汉族,中共党员, 1979年3月出生,新疆军区边防第十四团札达边防营营长。他入伍18年来,坚持把强军报国当做使命担当,始终铆在雪域高原,身处恶劣环境不言苦,挑战生理极限不畏难,直面生命威胁不怕死,先后上千次带队组织巡逻执勤,80多次拦阻印军越线活动,忠实履行了卫国戍边的神圣使命。2014年9月,印军在我典角、支普齐方向越线修建水渠、临边搭建板房、蛮横阻我执勤,企图改变实控线现状。他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指示,配合修订了《应对印在典角地区越线修建水渠行动预案》、《拆除印越线修建水渠方案》等9份方案预案,参与组织了夜间潜伏、“阳光行动”和“夺点控守”等支普齐地区对印边境反蚕食斗争,先后 7次面对印强势逼近,出示横幅、喊话抗议,10余次与印指挥官现地交涉、据理力争,2次成功阻印强势冲击于莎仓纳通道,有效地牵制印军力量,确保了支普齐方向前指依令组织军地力量,在短时内快速疏通了支普齐至勒马尔列4.5公里道路,完成了对印抵线修建板房反制行动。挫败了印军一系列强势争控、蓄意挑衅、渗透蚕食图谋,实现了战区“两个绝不让、两个维护”的目标要求。祁发宝荣获二等功称号。
3、第五届西藏自治区爱国守法模范候选人:嘎玛德庆
嘎玛德庆,女,藏族,1963年5月出生,拉萨市当雄县嘎洛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她带领寺庙全体尼姑遵纪守法,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珍惜民族团结。她时常引导教育尼姑践行爱国守法,宣传利寺惠僧政策,让尼姑们时刻不忘党的恩情,做一个不辜负党的好公民。她以寺为家,真心为尼姑办实事、解难事,成了尼姑们共同的好家长。有一次她生病,导致双腿不能下地,但为了寺庙施工的事,她不愿意去医院看病,寺管会领导知道后既感动,又心痛,强行要求她去住院治疗,可是即便住院了,她还是每天一个电话的问工程进展情况。最终还是要求医生让其出院治疗,提前回来监督施工情况。舍小家顾大家对于她来说再典型不过了,在她母亲病危的那段时间,也是寺庙各尼舍工程最紧张时候,她白天在寺庙工地工作,晚上再去看母亲,就这样每天几乎不休息地奔波于寺庙和家里之间,大家都看着她心痛。她经常告诫尼姑们做一个“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从”的爱国爱教的尼姑,并要求按十世班禅大师所讲的“寺像寺,僧像僧”来严格要求尼姑。她始终教导尼姑们做一个“爱国爱教、遵规守法、弃恶扬善、崇尚和谐、祈求和平”的公民,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希望,为祖国繁荣昌盛,为各民族团结进步,为广大人民幸福安康,作出贡献。她除了教育尼姑们学修佛法外,还要学习文化、相关政策等,做一个好的出家人,一个具备九功德、品行端正、受人尊敬的宗教人士。她的殷殷教诲让每个尼姑时刻记心上,在她的带领下寺庙多次被评为“和谐模范寺庙”。也有多名尼姑因表现良好多次被评为区、市、县的爱国守法尼姑。嘎玛德庆荣获自治区爱国守法先进尼姑称号。
4、第五届西藏自治区爱国守法模范候选人:洛桑旺加
洛桑旺加,男,藏族,1968年1月出生,日喀则市萨迦县白玛曲林寺住持。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关心年轻僧人的学佛长进,年老僧人的起居饮食,当有人患病的时候,他就会想办法送去就医,寺庙里的大事小事,他常常都会身体力行。“3·14”事件后,他说,那些人的行为就是背叛祖国的行为,从佛法上讲,他们做的就是最恶的事情。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地震,他带领僧人求愿祈福、捐款捐物。他不善言辞,但思路清楚,说的很少,做的很多。每隔几天,他把寺庙里要做的事情,写在一个小纸条上,然后贴在大门上,僧人出出进进时自然就会看到,他们就会自觉地去做。僧人都说他像一个家长,乡村群众都说他是一个以德服众的住持。他做住持,一心扑在寺庙里的事情上。他有责任心,有担当,更有一颗菩萨的心肠。他做住持以后,先从寺容寺貌着手,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寺庙环境卫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维修了一部分僧舍,僧人的住宿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他除了会泥塑外,还自学了简单的木工、泥瓦匠、石匠、电焊技术,每当寺庙里有什么修修补补的事,他都会奋勇当先露上一手。寺庙里有一辆上级赠送的130货车,没人会开,他就请假去日喀则考了驾照,寺庙里大大小小的运输任务,他都责无旁贷,当老百姓有急事的时候,他也会驾驶这辆车奔跑在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上。2014年10月中旬,吉隆村的5名雇工在拉洛水利枢纽工地上因车祸不幸去世,全村人一时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五个家庭的五个顶梁柱突然间都倒下了,平拉一家人的情绪激动,他和协调小组的人一起,做好村民的安抚工作。2003年,按照国家规定县上组织文物普查队对各个寺庙开展文物普查,当普查队来到白玛曲林寺时,他拿出了一本油渍陈旧的手抄本,普查队员打开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份文物登记档案册,里面整整齐齐记录了白玛曲林寺的所有文物。从他接任寺庙住持时开始,他写在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包括文物名称、规格、年代、以及具体交接情况,甚至连两幅已经破旧不堪,毫无用处的墙面装饰绸缎他都视为珍宝,登记在册。翻开这个文物档案册子,当时在场的普查队所有人员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文物普查队人员根据他的原始薄登记造册时,发现丝毫不差,所有寺庙的文物都以近乎专业的方式保存着,让真正的专业人员都惊讶不已。其中,一部《贝叶经》传给他已经三十年了,2011年3月,自治区贝叶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给他赠送了一个保险柜,当保险柜送到的当晚,他小心翼翼地将《贝叶经》存放在保险柜里,才踏踏实实地睡了一个好觉。2015年,日喀则市举办“我在祖国怀里,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僧尼书画比赛,他捏的“五大领袖”泥塑像,技术精湛,手法独特,表情栩栩如生,受到各界参观群众的好评。他说,我的心中有两个佛菩萨,一个是供奉在寺庙的佛堂之上的菩萨,还有就是共产党为群众谋福利的一颗菩萨心,五大领袖就是典型的代表。后来,他的泥塑作品获得特等奖。当地群众称他是后藏的“晋索拉”,意为巧泥匠。洛桑旺加荣获自治区爱国守法先进僧人称号。
5、第五届西藏自治区爱国守法模范候选人:格桑旦增
格桑旦增,男,门巴族,中共党员,1971年10月出生,山南市错那县勒门巴族乡党总支委员、勒村党支部第一书记。1989年4月,他被村民们选为村民委员会委员,6年后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2年9月在自治区第一批选举优秀村(居)干部到乡镇任职工作中晋升为乡镇公务员,任勒门巴族乡党总支委员、勒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勒村贫困户达瓦次仁家庭贫穷,子女的学费都没着落,负担非常重。他施以援手,给现金、送生活用品,使达瓦次仁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他始终不忘全村群众,他深知让全村共同致富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他的带领下,勒村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种植、木碗加工等特色产业。勒村现有茶田面积442.09亩,比1996年的13.6亩增加428.49亩。仅此一项,2014年创收39万余元,大大增加了群众收入。他还敏锐洞察了当地发展旅游业的广阔前景。2010年,在新建村委会时,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建起了村招待所,2014年光住宿费就达七万元。随着勒布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村委会计划扩大招待所规模,积极申报民族手工业加工基地相关项目,鼓励村民创办农家乐,开办民族旅游纪念精品店等,共享旅游业发展之惠果。在他的带领下,勒村年人均收入由1998年的400元急剧上升到2015年9926元,增长25倍之多。如今的勒村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繁荣富饶的喜人局面。在日常工作中,他高度重视社会维稳和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他总是能及时发现群众中的各类矛盾纠纷和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开展排查调处工作,有效维护了当地邻里和谐和社会局势的稳定。他还经常利用与群众拉家常的机会,反复为群众宣讲党的相关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坚定信念、遵纪守法,矢志不渝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实际行动自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由于地处边境一线,他每年都要组织联防队员对涉外的6个通道进行严密的巡逻,通过他与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勒村多年来未发生任何偷渡等涉外案件。当地驻村部队众多,他非常重视与当地驻军部队的关系。多次组织村民为驻军部队官兵送粮送菜,多次带领村民抢修通往各边防联队的塌方道路,每逢重大节假日都要组织村民与驻军部队、当地政府一起联欢。格桑旦增荣获山南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6、第五届西藏自治区爱国守法模范候选人: 达瓦
达瓦,男,藏族,1971年4月出生,林芝市工布江达县拉如寺住持。他正确认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刻领会“分裂是祸、稳定是福”,坚决反对分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同十四世达赖集团作坚决斗争。在他的带领下,拉如寺民管会专门成立了学习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开展2次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僧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拉萨“3.14”事件发生以后,全寺僧人做到了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反对分裂,第一个在林芝市组织开展了“宗教界揭批声讨达赖集团罪恶行径大会”。经常性组织全体僧人召开以“感党恩、听党话、批达赖”为主题的座谈会,僧人们在座谈会上进行新旧西藏对比发言,帮助大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给大家的无限幸福生活,积极引导僧人们跟党走、听党话。2012年,在全寺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弘扬历代高僧大德“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弃恶扬善、崇尚和谐、祈求和平”法制宣传活动。他始终关心广大群众的疾苦,多次组织僧人向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四川雅安等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积极帮助拉如村贫困户和五保户,为他们购置牛马,解决粮食、柴火等。他还积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实际行动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牢记党和国家对宗教界人士的殷切希望。
7、第五届西藏自治区爱国守法模范候选人: 旦增曲桑
旦增曲桑,男,藏族,1977年7月出生,那曲地区索县热登寺医务室医师。1994年他在热登寺剃度为僧,系索县热登寺在编僧人,2001年热登寺藏医医务室挂牌成立,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行医岁月,2006年旦增曲桑考上了西藏藏医学院成人教育藏医学专业班,受到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并于2009年修完所有大学课程,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西藏藏医学院藏医学专业毕业证书及医师资格证书,也获得了国家公职人员考试报考资格。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2011年他投资35万元在热登寺附近新建了总面积310平米的二层医务室,内设诊疗室、针剂房、开药房、病房、仓库、办公室等8间功能房,购买了必备的医疗器械。针对寺庙医务室人员紧缺,加之藏药研制程序繁琐导致藏药制造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群众需要的实际问题。通过几年的研究与考证,2015年3月,他投资21万元,在热登寺若曲河上开工修建了总面积120平米的水动力藏药加工厂,既提高了藏药加工效率,又传承了民族特色传统技艺。他多次与西藏藏医学院专家和全区知名藏医专家进行沟通研讨,研制加工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皮肤病及骨质增生、养生补肾等独特藏药,传承弘扬民族特色传统医疗文化技艺。他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人”作用,自觉担负年轻医生的培养工作,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出了47名医德高尚、作风过硬的年轻医务人员。对经济困难的患者,他常想怎样才能既省钱,又把病检查清楚,对特别困难的患者,他主动掏自己的腰包,为他们支付医疗费用、购买生活必需品。近些年来,他先后为贫困患者垫付、捐助医疗和生活费用3万余元。旦增曲桑荣获自治区爱国守法先进僧人称号。
8、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达珍
达珍,女,藏族,197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西藏新华印刷厂普通职工。俄穆啦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刚满周岁时,被生父抛弃,8岁时生母又突然病故。但是,他又是幸运的,收养他的是一个俩个孩子的母亲,一位藏族女共产党员,她就是西藏新华印刷厂职工达珍。10年来,她用母爱,为曾经不幸的回族孤儿俄穆啦撑起了爱的天空,对他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唱响了一曲人间大爱之歌。她把俄穆啦领回家就叮嘱自己的俩儿子,“俄穆啦进了我们的家门,就是一家人,没有民族之分,都是我的孩子”。她的话很灵验,三个孩子真像一个妈的孩子一样,两个哥哥非常地疼爱他,当成自己的亲弟弟,凡事都要让着他,关心照顾他,从不欺负小弟弟。她一有时间就给小儿子俄穆啦补习功课,教藏语,小儿子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几年时间,俄穆啦慢慢长大了,很懂事,也听话。在她的精心呵护教育下,三个孩子学习成绩一个强过一个。2011年,长子扎西次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林芝县扎绕乡萨玉村担任第一书记,次子索朗旦增201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四川外语学院,比两个哥哥长的又高又胖的俄穆啦,不但能流利说藏语,在学习上也很努力,也很争气,没有让养父母失望,2013年以560分优异成绩考取了陕西华清重点中学。她扶养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回族孤儿,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兄弟姐妹和谐共处,互助友爱的生动现实,自觉用真情大爱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达珍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9、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索朗旦增
索朗旦增,男,藏族,中共党员,1990年6月出生,武警西藏总队第一支队二大队九中队排长。2013年开始,他每年都收集退伍老兵留下的衣物,根据大小、类型、适用季节区分,在消毒洗净后捐赠到贫困地区,几年下来,已将1500余件(套)衣物捐赠给了多个贫困牧区和四类艰苦地区。为了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他在节假日经常去敬老院做义工,陪孤寡老人聊天,带给他们吃的喝的,照顾他们,了解心声,解决未完成的心愿。他还6次无偿献血,多次给看不起病的人捐款,挖空心思地帮助别人。在西藏军区总医院,有位被病魔缠身的孤儿次仁卓玛。次仁卓玛自幼父母双亡,在孤儿院长大,成绩优异的她曾在初中毕业时以高分考入内地西藏班,正当她欢喜万分之时,疾病再一次将她拽入了不幸的深渊,她被诊断出患有渐进性肌肉萎缩症,俗称“渐冻人”。这个噩耗不仅彻底摧毁了她求学进步的梦,更是在一天天的生活中逐渐剥夺了她的自理能力。2014年,21岁的次仁卓玛已经只能生活在轮椅之中,半夜翻床都需要他人搀扶,除了说话,她能活动的只有几根手指。可这时次仁卓玛所在的尼玛县孤儿院也是困难重重,资金和人手的短缺正严重地困扰着孤儿院。最终,因为年龄的超标和工作人员不足,次仁卓玛不得不离开孤儿院。而残疾的她,唯一亲人姐姐,出嫁在外,家里没有地位,偶尔照顾次仁卓玛时被家里人骂,这样使不能动弹的她,心里更加受伤。得知这一消息的他毫不犹豫地承担下了照顾次仁卓玛的责任,当他得知次仁卓玛最多能再活8-9年,当时的爱心人士只能看看她,但没有人照顾她也没有人长期资助的人时,他落泪了,却也默默地下定了决心。就这样,从2014年6月开始,他成为了次仁卓玛的“监护人”,每逢周末他都从部队请假去医院了解病情,并配合医生帮她活动身体、给她做思想工作,还给她带去各式各样的食品和鲜花。即便因部队紧急执勤任务多,次仁卓玛返回牧区,他也在每个月给次仁卓玛1000元的捐款,让她雇人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到现在已经捐助了20000余元。索朗旦增荣获自治区维稳先进个人称号。
10、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确加多吉
确加多吉,男,藏族,中共党员,1945年7月出生,拉萨市城关区仙足岛双联户户长。他是两岛街道办事处仙足岛辖区的居民,是一位给居民群众带来春天般温暖的共产党员,69岁的他已经在仙足岛生态小区担任“双联户”户长3年多了,他的名字在辖区内家喻户晓,救助处于困境的社会弱者,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先进事迹感染了很多人。隆达是阿里地区革吉县人,1981年隆达的父母因病去世,他得知此事后,收留了隆达,并把隆达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对待,还供隆达读书直到大学毕业。隆达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业,成为了西藏首个火车驾驶员。次旺也是阿里地区革吉县人,2001年次旺的父亲因患重病去世,留下三个年幼的小孩无人照料,他得知后,收留了他们,供他们读书直到大学毕业。现在次旺和他的兄妹都找到了自己的工作。1999年在阿里革吉县雄巴乡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他的表弟得知此事后联系了他,当他赶到现场后发现有一名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在哭泣,询问得知小女孩的父母在这场车祸中去世,他心疼地抱起小女孩,发现她的下半身重度烧伤,急需抢救,他毫不犹豫地把她送进医院,因抢救及时,小女孩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之后他收留了这个小女孩给她取名为朗珍,并自费供小女孩读书。1993年他在拉萨治病时,突然接到一名好心人的来电说:“那曲地区尼玛县附近有一名残疾弃婴。”他当时放弃了最佳治疗时期,第一时间买了车票赶赴那曲,并把残疾弃婴抱回家中,之后给她取名为“吉吉”,现在吉吉已经22岁了,现就读于西藏大学。吉吉在拉萨那曲高中上学时认识了贫困学生吉卓,吉卓老家在拉萨市当雄县,父母都是牧民,平日很少有时间关心她,另外因为家庭条件困难而交不起学费,吉吉把吉卓的情况告诉了他,他主动帮她交学费,并收留在家中,去年吉卓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庆大学。2011年5月6日,有两名汉族学生从内地到拉萨学藏文,在途中丢失钱包,深陷困境,他了解此事后,主动联系他们,给他们提供住宿,还帮他们在拉萨联系了学校并交上了学费,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2013年夏天,收到帮助的两名汉族学生再次来到拉萨,感谢他老人家在他们深陷困境时伸出援助之手。2012年7月,两名来自内蒙古的老人,来拉萨朝拜,途中两位老人均突发重病倒在马路中间,他主动上前给予他们帮助,送两位老人去医院,提供给他们医疗费用并亲自照顾两位老人直到康复。在2013年8月的一个下午,他在仙足岛辖区附近散步时看见一名汉族妇女在公交站旁哭泣,老人上前了解情况后得知,该妇女因家庭暴力出门,身无分文,他帮她联系了亲人,并给她路费回家。第二天他接到该妇女的来电说:“感谢您,老阿爸,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您让我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心和关怀。”确加多吉荣获第三届拉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11、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扎西普赤
扎西普赤,女,藏族,1981年12月出生,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曲美乡中心小学教师。作为一名老师,她常说:“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十几年来她一直在帮助自己所在学校里的贫困生、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刚刚毕业时她分到了谢通门县的一个牧区,给孩子们购买本子、铅笔等基本的学习用具,同时还给他们提供衣服、鞋子、袜子、手套和口罩等生活用品。从那以后她一直在尽她所能去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有时候还会把买来的学习用具以奖励形式发给学生来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贫困生在她的关爱下成了她的知心朋友,她的爱是真诚,宽容和坦诚的。她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心。她与三年级一班的索朗拉姆和阿旺晋美、尼玛普赤三位单亲留守学生联系,做起了他们的“爱心妈妈”。 她不但给孩子们提供所有的学习生活用品,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她们谈心做游戏,使他们享受父母般的关心和疼爱。放学后给他们补习功课检查作业,牺牲双休日到他们家中家访,了解他们家庭情况,与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起商量教育方法。近几年来她捐助的资助金额越来越多,帮到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近三年来她不但对学校216位单亲特困生和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还有孤儿买来了学习用具及衣物等,为孩子们解决了燃眉之急。2013年她捐助12000元为36位贫困生及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以及孤儿提供了书包、本子、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及保暖内衣内裤、鞋子、袜子等生活用品。2014年捐助36400元为75位贫困生及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以及孤儿提供了书包、试卷袋、本子、铅笔、钢笔、水笔、卷笔刀、文具盒、笔记本等学习用品及保暖内衣内裤、鞋子、袜子、外套等衣物。2015年5月捐助15500元为38位特困生提供了书包、试卷袋、铅笔钢笔、圆珠笔、卷笔刀、笔袋、本子、鞋子、袜子等用品。2015年10月她又捐助50400元为67位贫困生及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以及孤儿提供了书包、试卷袋、铅笔钢笔、圆珠笔、卷笔刀、笔袋、本子等学习用品及保暖内衣内裤、袜子、毛衣、保暖三件外套等衣物。近三年来她为贫困儿童共募捐114300元。扎西普赤荣获优秀教师称号。
12、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多吉次仁
多吉次仁,男,藏族,1968年7月出生,山南市嘎玛林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从14岁开始在当地一家地毯厂学习纺织手艺,通过三年的努力和学习,成了一名年轻的车间主任,这些机会给他带来了很多管理方面的经验。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下,他开始承包纺织订单,通过几年奋斗就成为小有名气的纺织承包商。2008年在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倾斜下,他组建嘎玛林农牧民新型施工队,在办好有关手续后,从当地招聘有建筑经验人员和贫困子女80人作为嘎玛林农牧民新型施工队固定员工,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难的问题。还有就是嘎玛林农牧民新型施工队从2008年至今,每年给他们带来人均1.5万元-2万元的经济收入。由于羊卓嘎玛林纺织加工厂、嘎玛林农牧民新型施工队和苏格村卡垫厂、甘扎畜产品加工厂的利润和效益较好,于2014年8月1日正式成立了嘎玛林建筑有限公司。公司规模在原有嘎玛林农牧民新型施工队基础之上增加了10名施工技术人员和30名普通员工,帮助农牧群众就近就业。从1988年开始至今他每年都利用“六一”儿童节,给伦布雪乡三所小学学生赠送学习用品、衣物,给品学兼优的学生发奖品。2014年“六一”时他向伦布雪乡小学赠送东方红拖拉机1辆, 解决学校倒垃圾困难的问题。一直以来他非常关心、关爱孤儿,资助三名孤儿上学,并花费了12万元为孤儿建起了新房,改善了孤儿的住房条件。他拿出15万元给工布学乡38户贫困户送物品。2014年,他见伦布雪乡变电站两名电工没有交通工具,向其赠送战旗牌小车1辆。
13、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斯朗曲珍
斯朗曲珍,女,藏族,中共党员,1989年10月出生,昌都市八宿县吉中乡纪委书记。当听说泽金全村最高学历只有7名初中生,并且他们有辍学的想法后,她有点着急,自己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都觉得知识不够用,更何况初中文化。于是她开始奔波各个家庭之间,经多方了解,7名在外就读的学生学习成绩大都挺优异,但是家庭都十分困难,虽然在国家教育优惠政策的照顾下,都还在继续上学,但家里有些力不从心。找到7名学生可能辍学的原因后,她开始琢磨如何让这7名有梦想的孩子,一心一意继续学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和泽金村党支部书记杨光华几经周折联系到原来母校的恩师陈宇宏。在陈宏宇老师的协助下,成功与广州“小白兔爱心基金会”搭建助学爱心桥,为贫困孩子的梦想插上知识的翅膀,并鼓励他们用知识实现梦想、改变命运。陪泽金村村民到乡、县、市、省外的医院看病是斯郎曲珍的家常便饭,那天斯郎曲珍正在昌都出差,突然接到村民电话,说一位难产的妇女送到了人民医院,情况比较严重,需要输血,请求帮忙。当她听到村民的求助后,瞒着她家里人赶到医院,不知道自己血型的她急忙找到医生请求抽血,经验血后把自己的热血捐献给了病人,却忘记了自己将要面对家人的反对,身体的折磨。第二天斯郎曲珍便躺在了病床上,看到11年躺在病床上的母亲不停地询问她的病情时候,她只好心中深藏着对家人的歉意,嘴上说着善意的谎言。德庆曲培找到斯郎曲珍,求助重修房子,他家住着具有近一百年历史的破旧房子里,虽然申请到了国家安居房建设资金,但是由于家中劳力少,经济困难,难以顺利建成,她了解情况后,早起晚归收集资料,四处联系爱心人士,找包工队、拉资金。最终,母校的师生被她无私的爱所感动,伸出了爱的双手,捐赠6000元、“小白兔”爱心俱乐部捐赠了22300元,帮助德庆群培修建新房。泽金村有8名残疾人,因家庭贫困,病痛能忍则忍,能吃药绝不打针。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与华南理工大学的师生联系,请求援助。在多次联系、沟通、协商下,华南理工大学的师生们伸出援助之手,为村内10户贫困户捐赠价值3000余元的衣物和棉被,为8名残疾人每人解决了1000元看病诊疗金和200元的过年贺年金,让这8名残疾群众有看病的周转资金,能够放心地看病。斯朗曲珍荣获昌都市十佳青年称号。
14、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唐小明
唐小明,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8月出生,那曲地区物流中心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浙江省援藏干部。
2015年,他走访那曲儿童福利院,实地考察福利院孤儿的生活情况,发现仍有许多值得改进与帮扶之处。于是,他通过个人朋友通道,向宁波市江北宏发运输有限公司发出了捐助邀请。年近6旬张小国董事长不顾那曲高原反应,亲自奔赴那曲,提出向那曲儿童福利院每月捐助2万元,连续捐助3年的诚意。在援藏干部的促成下,公司目前已捐助到位12万元,用于改善福利院60多位孤儿的生活条件。2015年初,他主动与那曲地区完全小学联系,希望能尽个人之力帮助若干名小学生孤儿,开展长期对口帮扶直至大学毕业。经过与学校领导多次交流,最终确定了2位小孩作为帮扶对象。他亲自到银行他们办理银行卡,按月从工资中支出一部分用于帮助解决应急困难。同时有别于普通的金钱资助,他以一位亲戚的身份实行了贴心的帮扶模式。在儿童节、中秋节等节日,他多次到旦增顿珠和斯塔次珠家里慰问探访,带去图书、食品、书包和玩具等,他还特意从浙江带来绿豆糕等食品,给两户家庭的小朋友们食用。他利用那曲地区行署浙江考察招商契机,积极与浙江湖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湖州道路运输管理局、湖州帐篷生产企业等单位联系,咨询了解优质帐篷价格与材料特性,掌握物流通道。在湖州道路运输管理局积极协调下,湖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慷慨地向那曲牧区贫困户承诺赠送一批优质棉帐篷,为浙江援藏尽献助力。2014年9月,第一批10顶厚实棉布帐篷由浙江辗转数千里送至那曲,他又在第二年组织了湖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的企业家代表运来了第二批10顶帐篷并带来湖州丝绸特产捐助给藏北困难群众。三年来,价值近20万元的帐篷等物资送到了牧民手中,使他们感受到浙江援藏的温暖。2015年的中秋,他到那曲县沃玛提格铁路护路联防大队慰问联防队员,看到空空的图书室,听到队员们谈到业余学习生活缺少图书的信息,就坐不住了。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那曲物流中心管理局、那曲儿童福利院等单位。为了尽快让这些单位筹建起图书室,他又开始忙碌起来。他先后跑到浙江宁波、杭州,与宁波相关物流协会领导对接购买图书事宜;跑到浙江新华书店、拉萨新华书店以及专业教育书店,考察图书质量,对比图书价格;亲自到书店挑选,并邀请西藏大学藏族研究生朋友挑选藏文图书。经过一个月的准备,他邀请宁波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姚越云副局长率宁波物流考察团赶赴西藏那曲,向西藏那曲儿童福利院、那曲县铁路护路联防办、那曲物流中心管理局等单位捐赠图书3000余册,价值7余万元。
15、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卢君剑
卢君剑,男,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6月出生,中国人民解放军77643部队53分队班长。2016年3月20日中午12时许,重庆市忠县石宝镇中心小学食堂职工龙德芬在石宝镇忠义广场下面的长江边洗衣服时,因脚下所踩石块松动,不慎落入江中。因其不会游泳,加之岸边水位较深,脚尖探不到江底,龙德芬拼命挣扎,两脚乱蹬,试图靠向岸边,但离岸边越来越远。同在江边洗衣服、离龙德芬最近的群众叶世兰看到有人落水后,曾尝试进行施救,但由于落水者已距离岸边较远,自己不会游泳,在周围洗衣服的都是中老年妇女,又找不到可以利用的工具,也无能为力,最后大家只能大声呼救。在落水过程中,因长期在江边生活,平时有一定自救常识,龙德芬一直捏住自己的鼻子防止进水,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龙德芬渐渐失去力气,此时她已远离岸边10多米,由于事发地点附近船只过往,江水波浪此起彼伏,只有头部时隐时现,并且离她不远处是一个大漩涡,一旦卷入不堪设想。此时,在家休假带着儿子到忠义广场玩耍的他听到了呼救声,看到有人落水后,立刻抱着儿子飞奔200米后赶到出事地点,将儿子交给叶世兰后,没有丝毫犹豫,脱掉外套后纵身跳进江中,奋力游向龙德芬,在离漩涡3米左右时,抓住其头部,努力游回岸边。因他跑向岸边时体力消耗较大,加之当时气温低,江水冰凉,游动和施救十分消耗体力,凭着坚强意志拼尽全力最终将龙德芬拖到岸边。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将龙德芬抬上岸边,他见其脸色苍白,已无呼吸,顾不上休息,利用在部队所学的急救常识,采取人工呼吸、倒背吐水等措施对其实施抢救,经过10多分钟,龙德芬吐出污水后,慢慢苏醒。而后卢君剑找来电话打了120和110,将龙德芬送上救护车后悄悄离去。龙德芬康复后,经多方打听,找到了他,并通过当地武装部向西藏军区发去了感谢信和锦旗。当地媒体了解到卢君剑救人事迹后进行了报道,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在5月11日专题召开了“卢君剑同志英勇救人事迹座谈会”,号召驻忠县部队及全县人民向其学习,卢君剑被评为2016年4月份“感动重庆月度人物”,上榜2016年5月31日第47期“重庆好人榜”,其事迹在《重庆日报》上全文刊载,还被三峡都市报、腾讯网等媒体宣传报道,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英雄”。卢君剑荣获三等功称号。
16、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旦增森格
旦增森格,男,藏族,1985年7月出生,拉萨市当雄县乌玛塘营区护路队员。2013年10月6日,铁路K1781+900M段附近公路上的他正在职守,中午12时许,一辆摩托车停靠在路边,一对探亲的母子从摩托车下来,小孩母亲正忙着收拾行李,小孩自己走到了马路中央。突然,飞奔而来一辆由那曲开往拉萨办事的猎豹车,迅速向走在公路中间的小孩冲来。在母亲反应过来小孩有危险时,他抢在小孩母亲之前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救人”,于是以最快的速度冲刺到公路中间抱住小孩,自己却挡在前面,给小孩形成一个保护盾。此时的猎豹车车主因为紧张失控已经开到了逆行道,车没刹住,直直的把他和小孩撞出7米远。他头部和腰部重伤,当场昏迷,但是冲击太大,他紧紧抱住的小孩也冲出了他的“怀抱”,接着小孩随着惯性又飞出几米远,滑向路边的草皮。这时在一旁的小孩母亲看到此情景已经目瞪口呆,跑向受伤的小孩和丹增森格旁边,看两人伤势,眼里含泪说着:大英雄,你是我们的大英雄,要是没有你,我的儿子肯定保不住。小孩母亲迅速联系乌玛营区巡逻车及时将他和小孩送往当雄县人民医院抢救,经过县医院的抢救治疗,后转入西藏军区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观察。当慕名而来的群众探望他时问他当时脑子里是怎么想的,他说:“我什么都没想,只有一个念头‘救人’”,他的两个字触动了在场所有人。旦增森格荣获第三届拉萨市道德模范称号。
17、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梁艳章
梁艳章,男,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5月出生,拉萨市达孜县镇江中路便民警务站副站长。2013年3月27日晚9时45分,城东发生交通事故,一辆小轿车翻倒在与路面落差达30米的坡底,有人卡在车内。他和同事接警后立即赶往事故地点,发现大桥护栏缺了一截,渠边有很多玻璃碎片,还有明显的刹车痕迹。下车用手电筒往桥下一照,他发现一辆越野车“四脚朝天”栽在渠里,隐约听到拍车门的声音。他意识到车里还有人,立即跑下去,跳进河中,接近越野车后,他发现越野车已被河水淹没,有一只手在水面上伸着,车内有人!一男子只有头露出水面,身体被安全气囊和变形的车门牢牢卡住,动弹不得。听着男子微弱的“救命”呼声,他顾不上脱去警服,纵身跳入渠里。他试图将落水车辆的车门打开,但车门已经严重变形。此时,穿着警服的他在冰冷的河水中浸泡着,身子已开始麻木笨拙,但他没有退却,使劲爬上了越野车车顶,用已僵硬的双拳硬是艰难地把车顶的天窗玻璃打开,伸手拉住前排座椅后背,竟生生地将座椅扳断,他探身钻在污水里抓住了车中的男子,用尽全身的力气把男子从车窗里拽了出来。寒风中,缓过气来的男子冻得瑟瑟发抖,梁艳章背起男子,爬上30米高的岸上,将男子放进警车内取暖,而男子太重,自身又无法动弹,他便双手抱着男子,用体温为其取暖,直到救护车、救援车相继赶到。2013年5月11日凌晨6时许,正在队里值班的他得知,塔杰乡附近发生交通事故,他与两位同事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只见路边大树被撞击变形,出事车辆左侧被撞得破损不堪,刹车痕迹清晰可见,车内有9人,1人昏迷不醒,其余8个人都不同程度受伤。面对突发事件,他急而不乱。他和同事一起实施起简单的救援来,他们一边拨打120求救,一边迅速封锁现场,还找来撬杠强行将车门撬开,抬出了伤者。为了不耽误治疗时间,他们拦了一辆面包车将伤者送往拉萨市人民医院,后经医生的全力抢救,8名务工人员最终脱离生命危险。原来,8名四川雅安籍务工者包了一辆黑车,由于路途遥远,加之司机疲劳驾驶,致使车辆在塔杰乡附近撞上路边的大树,幸亏梁艳章及其同事及时赶来相救,才将8名打工者救下来。2013年9月的一个中午,正在警务站工作的他突然看到对面一家商铺浓烟滚滚,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招呼站里的两名同事拿起灭火器路就冲向对面。而此时对面商铺已经视线模糊,刺鼻的烟味充斥整个房间,他顾不得眼睛和鼻子的疼痛,当机立断和同事搜索火源,经过辨认,才发现火源在煤气灶附近,他带领2名民警用灭火器扑灭了火灾。后来经了解,是房主炒菜时有急事去了隔壁,忘记锅里还有油而引起的火灾。等房主回来时火灾已经扑灭,房主对此十分感激,拉着他的手说道:“幸亏有人民警察,不然我的家就没了”。梁艳章荣获第二届拉萨市道德模范称号。
18、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永红
永红,男,藏族,中共党员, 1971年4月出生,拉萨市当雄县人民法院刑庭书记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
2008年,他在从拉萨回当雄法院途中,发现在念青唐古拉山因交通事故有5人重伤,其中三人有生命危险,他奋不顾身和路人,将5名伤者,迅速送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由于抢救及时,三人脱离生命危险。2012 年8 月29日,在当雄县白莲度假村路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当日下午1点左右,一辆白色皮卡汽车掀翻在国道旁的水沟处,车身全部挤烂,引擎盖处正在冒烟且火势越来越大,司机侧倒在驾驶室内,正处奄奄一息之时。他见此情景,立刻下车进行救援。当他走近车旁,就被燃烧的热气熏得睁不开眼,他立刻给当雄县一线指挥部汇报情况并通知了交警支队和消防支队。同时,他迅速协作打开了驾驶室车门,并将几乎昏厥的司机协力抬到了车外。燃烧的汽车火势愈发强烈并随时有爆炸的可能,为了安全起见,他疏散了围观的行人和车辆,并将受重伤的司机抬到了距离事故现场较远的平坦路面上,用毛毯做起简单的靠背,尽其所能缓解伤者痛苦。随后在交警的协助下将伤者送往县医院,为伤者抢得了最佳救援时机,在医院的抢救下伤者脱离了生命危险期。2010年在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他在回县里为后勤买菜途中,在纳木湖翻过拉根山的时候,他遇到一辆翻倒的货车,他来不及多想,急于救人,他迅速抱起地上的伤者,但发现躺在地上的两人已断气,其中有1人拦腰已断成两截,随后他急忙报了110,直到交警到现场,全身是血的他才回村。2013年2月18日,他在从拉萨往当雄法院的途中,因下大雪,路况很滑,在宁中乡萨孜村翻了一辆面包车,看到车上还坐有一名妇女和一名僧人,他不加思索地迅速停车并召集路人,把翻倒的面包车扶起来,发现车子已无法开动,他从自己车里拿出钢丝绳,将车拖到当雄县修理厂进行修理。永红荣获铁路护路先进个人称号。
19、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仁增
仁增,男,藏族,中共党员,1978年7月出生,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原党支部副书记,已牺牲。2015年12月18日晚7点左右,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民曲吉因父母反对婚事、与恋爱对象多次发生矛盾,逐产生轻生的念头。跳江前,曲吉先后打电话给父亲、弟弟、前夫,希望家人帮其教育孩子及赡养两位老人,简单几句致歉后,就挂电话。当时急得六神无主的曲吉父亲找到仁增,请他帮忙寻找女儿。他拨通曲吉的电话,几句简单交谈后,他立马开上自己的车朝雅江边赶去。到了江边,看到站在泽当大桥下面的曲吉,他考虑到曲吉的家人过去劝说会让曲吉的情绪更加激动,让其家人在一旁等着,自己作为村支部副书记、小组组长,要扛起责任。他来到泽当大桥旁急忙呼唤劝说,家里还有老人和小孩,让曲吉冷静。可是,曲吉哪里还听得进去。未等仁增近身,曲吉已经扔下遗书和手机跳入江中。不假思索,身着一件单薄棉衣的仁增也跳入了江中施救。随后曲吉弟弟也赶到了现场,一边让妻子报警,一边赶忙将绳子丢向江里,仁增见状,拼尽了生命中最后一点力气将曲吉推出水面,自己却被卷进了漩涡,曲吉得救了,但增却不见了踪影。在被救出之后,曲吉充满了懊恼和后悔,看见仁增被卷入湍急的雅鲁藏布江再也不见,她痛哭流涕,大声呼喊阿舅仁增的名字,可冰冷的江水上只漂浮着阿舅仁增那件单薄的棉衣,并没有听见阿舅仁增的回答。曲吉伤心极了,如果没有自己的一时冲动,组长就不会被江水卷走,她宁愿被这无情冰冷的江水卷走的人是自己,宁愿一切都没有发生,只祈祷搜救人员能快点赶来救起阿舅仁增。曲吉的弟弟也眼含泪水,立马打电话给公安消防联系搜救人员,语音带哭,“我们的阿舅仁增救起了我们的家人,如今他却消失在雅鲁藏布江里面了,我们一定要找到他”。仁增失踪后,强吉村80多个村名自发搜救,乃东区、琼结县、桑日县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多方搜救,仍没有仁增的下落,强吉村里更是一片悲伤,村里家家户户点起酥油灯、煨起桑烟为他祈福。
20、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江村尼玛、布都、玉色多吉、李德清4名村民
江村尼玛,男,藏族,1962年3月出生,昌都市边坝县马秀乡宗琼村村委副主任。布都,男,藏族,1963年6月出生,昌都市边坝县马秀乡宗琼村村民。玉色多吉,男,藏族,1991年1月出生,昌都市边坝县马秀乡宗琼村村民。李德清,男,汉族,1986年12月出生,昌都市边坝县马秀乡曲桑村村民。2015年12月15日19时,那曲地区比如县白嘎乡发生一起抢劫案。2015年12月17日,三名持刀抢劫摩托车的劫匪流窜至马秀乡宗琼村,三名劫匪潜入江村尼玛家中向其妻子索要食物,出于藏民族与生俱来的热情好客,便拿了一些食物给三名劫匪。正巧江村尼玛干完农活回家,见家里有陌生人便询问其来历,并向其索要身份证件,三名劫匪神色慌张且拿不出有效的身份证件,江村尼玛顿觉可疑,便欲去向村主任汇报。三名劫匪见势不对,便跟着江村尼玛出门,并抄起江村尼玛屋外的铁锹和木棍向他打去,导致江村尼玛腰部受伤,但江村尼玛临危不惧,依然将3名劫匪死死拖住,并大声呼叫“抓坏人”。附近的村民布都和玉色多吉两人听到抓坏人的声音后,毅然冲出家门,并与三名劫匪扭打在一起。不多久,布都与玉色多吉两人手上便不同程度受伤,但毫无退缩之意。三名劫匪被江村尼玛、布都、玉色多吉的勇气与正气所慑,便想逃跑。江村尼玛见状,便上前死死抱住其中一名劫匪,布都与玉色多吉二人也上前帮忙。剩余两名劫匪见聚集过来的群众越来越多,遂丢下其同伙仓皇而逃。2015年12月17日21时许,剩余2名犯罪嫌疑人逃离宗琼村后,趁着夜色翻山绕过关卡流窜到昌都市边坝县马秀乡曲桑村,得知犯罪嫌疑人逃离曲桑村,村中年轻群众自告奋勇参加民警组织的堵截抓捕行动,与干部职工一道对犯罪嫌疑人逃跑路线进行前后包抄,民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现场抓捕,在民警赶往现场后,2名犯罪嫌疑人情绪亢奋、不听劝解,并拔出了随身携带的25厘米长刀具一把、极力反抗,肆意威胁围捕民警和群众,不断转变攻击方向,现场情况危机,围捕人员一时束手无策,此时,马秀乡曲桑村村民李德清积极协助公安民警维护现场秩序,在外围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包围圈,以免群众受到伤害、以防犯罪嫌疑人逃跑,期间,李德清一边组织群众形成包围圈,一边认真观察嫌疑人在公安民警劝解教育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不时对犯罪分子进行劝慰,在公安民警主动出击抓捕的关键时刻与抓捕干警同时出手,沉着应对,不顾个人安危,抢夺犯罪分子手中刀具,协助民警共同将犯罪嫌疑人制服。
21、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多扎
多扎,男,藏族,中共党员,1972年8月出生,那曲地区班戈县青龙乡青龙拉康职工。1991年秋天,他向连队领导请假去昌都滨江大街购买生活必需品,忽然听到有人大喊“救命”,此时的他来不及多想,立马扔下手中买好的物品,向发出声音的方向跑去。他发现是两个小孩滑进了汹涌的澜沧江中,仅能看见小孩的小手,距离多扎站立的地方至少有60米,多扎没有多想,就急忙向江边跑去跳进水中,把两个小孩一一推上了岸,由于江水冰冷,多扎的腿抽筋了,被江水冲走了几十米才最终爬上了岸。2008年7月,青龙乡四村斯塔、边杰两家发生了邻里纠纷。斯塔向青龙乡政府报告了此事,乡政府随即上报了县公安局,并派他协助县公安局民警展开调查。边杰曾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入狱,刑满释放后仍不思悔改,继续为恶乡里。纠纷是因为边杰和邻居斯塔曾发生口角,边杰为了报复邻居,扬言欲强行拆除邻居房屋,同时还出手殴打邻居。调解小组了解情况后,到边杰家对其做思想工作,但到了边杰家后,边杰拒绝调解,并把调解人员赶出门外,最后调解人员要求边杰把邻居的房屋进行修葺完好,但还是遭到了边杰的拒绝。穷凶极恶的边杰拿出了自家上膛的藏枪,对工作组进行威胁、恐吓,他害怕边杰对围观群众和前来调解的同事受到伤害,自己冲进了屋中。此时丧失理智的边杰看到有人冲入屋中,就想开枪,他凭借练就的一身擒拿格斗本事,岂容犯罪分子开枪,一个箭步就到边杰跟前,用力抱住了边杰,边杰拼命的挣扎反抗,他脸上、腿上、手臂上多处都被划伤,最终还是把边杰制服了,藏枪也被多扎夺了过去。多扎荣获那曲地区道德模范称号。
22、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多吉
多吉,男,藏族,1981年4月出生,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德庆乡摩托车维修店店主。他自幼患病导致侏儒,30多岁的他看起来只有8岁孩子的身高,但村里的百姓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身残志不残,人小能量大,他不屈不挠,用自己永不服输的信念与困境抗争,谱写了一曲残疾人自强自立、回报社会的美好赞歌。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他没有沮丧和沉沦,他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身体作斗争。他因为家庭困难没有上过学,虽然肢体不方便,但是天生聪明好学。2009年他只身外出打工,在当雄的一家汽修店当学徒,学徒期间他比其他人更卖力,因为他深知作为一名残疾人,尽管社会给予他很多帮助与关爱,但在就业方面与常人比较劣势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只有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多吉的汽修技术比其他人精湛,更能获得客户的认同。2011年,他靠着自己打工积攒的钱,在德庆乡街道开设了一家摩托车维修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总算有了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抱负与理想的平台。维修店起步之初,虽然遇到了资金补足、场地不够、生意不景气等困难,但是这些并未打倒多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反而给予了他更多挑战生活的激情,在汲取了屡次失败的教训后,现在店子也经营得有声有色。他努力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改变当前的贫苦现状,在村里也多次主动向村委会要求把自己五保户的名额让给村内其他更需要照顾和关心的孤寡老人。身体残疾的他承担着耕种近6亩的农田,每逢收获季节,早早就能看到他小小的身躯在田里辛苦劳作,考虑这一点,村委会也多次动员邻居、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队员给予帮助,但是都遭到了拒绝,对于前来帮忙的人,他总说:“没事,不用帮忙,大家平时在生活上对我的照顾也算是很照顾了”。多吉荣获第三届拉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
23、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尼玛
尼玛,男,藏族,1958年8月出生,西藏宏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把守法诚信作为企业法人安身立命、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之本。把企业经营分解为销售收入、依法纳税、科技创新、社会责任、促进就业、和谐劳动关系以及非公党建七项指标,衡量企业建设与发展,按照“八个着力”的要求,促进“两个健康”。他始终坚持以“保质量、求效益,保安全、求稳定”的原则,公司所承建项目均做到了质量、进度、安全、文明“四项目标”。2005年起公司先后承建了60所古建筑维修。不论是市政设施建设,还是古建筑维修保护均达到了甲方满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好评。2007年至2015年公司向社会捐款捐物拆款1033.2万元。先后向四川汶川等区内外9个自然灾区捐款捐物,投资建设“希望小学”,为拉萨多所小学、三所孤儿院、残疾群体捐资助学。从2005年起义务赡养林周县江热夏乡100多名年满60岁以上失去劳力的老人,截止2016年3月已发放补助299.98万余元;2011年投资150万元建设林周县松盘乡白定新村,使该村66户336名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2013为林周县江夏乡医务所配备了一辆价值9万元车救护车;2010至2013年为驻村工作队支持帮困经费16万元。2016年,公司全力参与扶贫攻坚活动,投资1273万元,国家扶贫资金投入200万元,总投资1473万元,建成三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7533.37平方米的扶贫旅游接待中心,并将该建筑物产权整体移交给江热夏乡加荣村作为村集体资产,由村委会管理,受益群众涉及江热夏乡加荣村及杰冲村335户1481人,两村44户16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复受益。尼玛荣获第三届拉萨市道德模范称号。
24、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扎西央宗
扎西央宗,女,藏族,1983年3月出生,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桥头扎西央宗茶馆老板。她是一名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改变生活的青年,她凭着自己的一身手艺,在曲水县达嘎乡大桥开了一家茶馆。她平易近人、善待客人,获得了客人的青睐,在她的茶馆里吃饭、喝茶的人特别多。在生活中,她非常乐于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一群以乞讨为生的贫困人口来到她的茶馆门前,她让他们在茶馆里吃了藏面、喝了甜茶,没有收一分钱,还给他们一些干净的旧衣服和零钱。虽然她茶馆的收入也比较微薄,她还是力所能及的去帮助穷人,看到被帮助的人感激的目光,听到那一声发自肺腑的谢谢,她感到非常地满足,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有一次,有个日喀则的客人到她茶馆吃饭,走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带着的17万现金。扎西央宗发现这笔钱之后立即妥善保管,等待失主回来领这笔钱。大概2个小时后,客人发现现金不见,马上回桥头茶馆查找,扎西央宗把17万元钱还给了失主。当时失主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她的高尚的品德让失主特别感动,当场表示要拿出2000元钱感谢她,被她强烈地拒绝了。她只是笑着说,以后常来茶馆喝茶,多来尝尝我做的面和食品,对我茶馆的认可是我最大的满足。县里的一名干部在她的茶馆喝茶,把钱包落到了她的茶馆,她发现了钱包,帮助保管了起来,等待失主的领取,可是过了一个多月也没有人领取,她就通过失主身份证的号码,查到了失主的电话号码,联系失主归还钱包。钱包里有失主的身份证和银行卡,现金3000多元,还有很多发票。后来失主非常感谢,非常钦佩她的个人品质,表示一定常来,并且还要带朋友来照顾生意。扎西央宗荣获优秀青年称号。
25、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边旺
边旺,男,藏族,中共党员,1975年8月出生,日喀则市江孜县卡旺建筑施工队负责人。沐浴着富民惠民政策的春风,1991年,19岁的他开始购买货运车辆走上营运致富路。小尝甜头的他灵活远谋,营运路没有永远的好风景却没能阻挡他渴求致富路的好脑子继续思索,他转而带领卡堆乡浩浩荡荡的邻里乡亲这支大队伍投身江孜县工程建设领域,从零碎小工程到江孜县的农牧、水利、交通、安居工程再到扶贫开发工程,20年时间,边旺实现了从农家娃到农民企业家的华丽转变。他承揽的江孜县卡堆乡年普村、吾年村、白定村防洪堤坝,占堆村、嘎雪村、白定村灌溉引水渠,卡吾村跃进水库维修,是当地有名的样板工程。每一项工程力求“诚”字当头,保证质量,得到政府项目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渐成规模的筑施工队依靠的不是从业人员数量取胜,靠的是过硬的工程质量、过硬的诚信品质。他于2014承揽了年堆乡挪水库的项目,项目的每个施工环节边旺亲自督促,用料上绝不坑、少,哪怕利润少一些,项目历时4个月,建成后储水能力大大增强。在江孜县卡堆乡白定村水渠建设项目中,施工队的年轻人,认为是村里的项目,不会有人来看,敷衍了事。“我知道以后,非常生气,批评他们不管什么工作,到我们手上必须好好做,做不好重新做,再做不好就别在我的施工队里干”,这个水渠最后成为当地村民为他点赞的好项目。江孜县江热乡的机耕道项目,有近六公里长,项目资金只有96000元,“懂行”的施工方望而却步。他站出来说:“做基层项目也不能光做有钱赚的,那赚的都是老百姓的利益,不管做哪行,带着良心做,总比没心没肺的强”。他接下项目后,丝毫没有因为项目利润少甚至基本没利润而在材料使用在施工工序上“另赚”,项目质量经得考验。1998年至今,卡旺建筑施工队累计实施帮扶工程达20余项,折合人民币50多万元。先后在江孜县范围内累计开展公益募捐和爱心帮扶活动达20余次,帮扶对象达到65户、430余人。2015一年就为乡亲创造就业岗位120余个,实现收入达100万元。江孜县卡旺建筑施工队荣获江孜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6、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徐如凤
徐如凤,女,汉族,1965年6月出生,林芝市渡假酒店总经理。徐如凤经常说:“做企业先做人,做人的第一位就是讲诚信,只有讲诚信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生产发展”。在多年的企业经营中,她一直践行着自己“客户为本,诚信经营”的承诺。2009年,看准市场行情的她依靠以前打工积累的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西藏林芝渡假酒店,公司现拥有员工12人,公司在她的精心营运下,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现象,经济收入稳步提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员,她招聘员工的第一要求是会做人、讲诚信、注重企业形象和个人荣誉。她常常教育员工要树立诚信理念、提高诚信意识。她努力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经营氛围,使诚信理念植根于全体员工之中,成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她注重把公司诚信文化建设与公司信用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规范的诚信管理体系和竞争意识。一是让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自觉树立诚信观念。二是将诚信理念同工作开展实际相结合,避免“只说不干,虚假欺骗”。她的渡假酒店,总是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遵守规定,从未发生过一起侵犯游客利益的现象。她总是为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她投入大量资金对酒店进行装修,顾客可以在酒店内享受无线上网、免费早餐、免费通话、免费健身等一系列服务,她从细节着手、从小事做起,给客人家的感觉。对客人遗失在酒店的物件,不论贵重与否,她总是几经周折找到失主,将物件完璧归赵。2012年的一个夏天,一名拉萨客人在酒店住宿后,将价值8000元的黄金手链遗忘在洗手间,后被酒店保洁人员发现,保洁人员及时将手链交往徐如凤,他立即查看酒店住宿登记资料,想法设法的将黄金项链送还了已在工布江达的客人。她的公司总是主动、积极、带头纳税。她要求酒店会计如实做账,做到只有一个账本。在客人在酒店消费后,服务员会主动开具正式的消费发票。她每月都先将税款准备好,她把前往税务局纳税作为一件光荣的事。多年来,从未拖欠一分钱的税款。
27、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章松
章松,男,藏族,中共党员,1952年9月出生,昌都市卡若区日通卫生院长。他出生于昌都一藏医世家,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都般龙特色藏医药”第八代传承人。他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医,年仅14岁就担任了日通乡里的赤脚医生,后又拜著名藏医大师昂旺曲增为师,系统学习了藏医理论知识并进行大量临床实践,通过数年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突出贡献的藏医副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因为他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不但周边地带的老百姓都愿意来他这里看病就医,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四川、云南、青海、天津等外地的患者,他都一视同仁,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切,想患者所想,帮患者所需,他心中想着病人,基本没有休息日,别人放假他在工作,多年来一直在超负荷工作。他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妥善安排,给予减免医药费,对住院病人则在生活上充分照顾。许多特殊病人没钱住院,就住在他家,没钱吃饭,就吃在他家。他尤其擅长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压、风湿等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撰写的《藏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180例风湿症治疗疗效观察》、《然纳桑培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研究报告》等学术论文在专业刑物上发表,得到了广泛好评。他还挖掘、整理了大量的古医药文献,保护、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藏医药文化。他先后研制出了“滋补大王”、“857乙肝丸”、“藏药防脱生发液”等30余种藏成药,这些品种因质量可靠、疗效显著,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他多方筹集资金于1995年成立了西藏昌都日通藏医药研制中心藏药厂。从此章松身兼两职,他既当医院的院长,又任药厂的厂长。药厂先后研制生产了170余种藏成药,其中有15个品种获得国药准字,有三个产品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另有两个产品被评为自治区区级名优产品。2003年,药厂在章松的领导下完成了GMP认证达标工作,药厂使用的“日通牌”商标被自治区评为“著名商标”,并夺得昌都县纳税第一名的好成绩。2004年,“日通”牌系列藏成药荣获西藏自治区首届科技成果展示会优秀展览奖。2005年,药厂被评为“昌都地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2006年药厂还被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评为“质量信誉AAA级企业”。 章松荣获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称号。
28、第五届西藏自治区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拉巴次仁
拉巴次仁,男,藏族,1991年4月出生,昌都市边坝县边坝镇多许村村民。2015年12月30日下午,他和往常一样,正赶往牧场途中,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黑色像皮包之类的东西,走近一看,果然是一个皮包,“这是谁的钱包啊”。当时他脑海中只有这个念头闪过。来不及多想,他手里握着钱包,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并没有人,这可怎么办,谁这么不小心,把钱包都丢在这儿了。他焦急地四处张望着,可此时连个人影都没有,丢钱包的人多着急啊,镇定一下之后,他想,包里会不会有证件之类的东西呢,或许能找到一些失主的线索。于是他颤抖着打开了黑色的皮包,发现里面除4000元现金以外还有身份证和12张银行卡。面对这从天而降的馅饼,没有人不为之动心,而对于弯腰即得的钱包,它的魅力自然也是不可阻挡的。他在看过钱包内的证件无法寻找失主后,就在原地等了5个小时,心想失主发现钱包不见一定会回来寻找的,可仍未见失主前来认领,就在第一时间主动联系驻村工作队帮忙寻找失主,终于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他将钱如数归还给失主。
29、第五届西藏自治区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李月红
李月红,女,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6月出生,自治区纪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在第一纪检监察室工作三年多的时间里,主办协办案件41起,涉及60人,其中地厅级19人,县处级28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3900万元。2008年办理阿里“1·31”专案任外调小组组长,在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克服重重阻力,顶住层层压力,从不叫苦喊累,严守廉洁、保密纪律,一心扑在突破案件上,看同志们太累,让组员轮流休息的同时,自己却一干一整天,主动承担连续看护、取证、调查等工作,夜里还同组员一起对堆积如山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商讨下一步调查方案,让调查组的男同志们都不得不对这位身材弱小的女子刮目相看。在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创办了《案件管理工作情况》,让案件管理软件系统在全区纪检监察系统中运用起来,提高了上报率和准确率,同时加强对全区各地市业务指导,使我区的案件通报、汇总、分析、信息上报等工作从全国倒数第一越居全国第六,受到了中央纪案件监督管理室和区纪委常委会的表扬。“3·14”事件后,迅速汇总查处的13起违反政治纪律案件情况,针对事件中违犯党纪政纪案件的人员、背景、成因等进行详细分析,深入思考案件中反映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杜绝类似事件发生的可行性建议,形成专题报告上报中央纪委,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以及中央政治局六位常委均做了圈阅、签署了重要批示,得到区党委、区纪委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誉和肯定。严格按照“24字方针”主审或协审自治区纪委自办案件 98件116人,其中厅级干部29人,处级干部6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9人;办理申诉复查案件9件9人;办理协审案件106件106人;征求意见案件 6件9人;审核违反政治纪律案件30件30人;审核初核拟了结件366件。2013年,驻村干部体检时发现她因高原性心脏病及心率严重过缓等疾病,不适宜驻村。但她仍然选择了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驻村三个月,为老百姓争取农作物种子、农机具、电力设备等近20万元。由于在高海拔地区驻村,高原性心脏病、心率严重过缓等进一步加剧,出现了心脏刺痛、间歇性早搏,连续50多个小时不能睡觉,导致神志恍惚,女性六项内分泌激素严重失调,促甲状腺激素和泌乳素激素高出正常值130多倍,引起脑垂体突增瘤,出现两次大出血等症状,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生要求立即住院治疗并进行手术。因临近春节藏历新年,作为驻年啦村驻村队长,她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老百姓过祥和年、如何让其他队员与家人团聚,硬是咬紧牙关主动要求坚守岗位,等其他队员过完年回到村里后才返回治病。李月红荣获优秀公务员称号。
30、第五届西藏自治区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巴桑
巴桑,女,藏族,中共党员,1968年5月出生,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专业技术六级。入伍26年来,她始终牢记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坚持为兵服务、为民服务,把歌声送到雪山哨卡和乡村牧区,把真情送到官兵和群众的心中,用优秀的文艺节目鼓舞部队士气,向群众宣传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军队,为驻藏部队的文化建设和地方的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下边防、进牧区慰问演出2000多场次,累计行程20余万公里。由她参与创作演唱的歌曲在全国全军各类比赛中屡次获奖,她演唱的歌曲《天路》、《藏族人家》、《故乡情怀》曾荣获3次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小学刚毕业,她就被县宣传队选中,1985年被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破格录取学习声乐。系统的专业训练,为巴桑的艺术人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989年6月,她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此时,她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学校领导极力挽留她留校任教,自治区歌舞团热忱邀请她加盟,西藏军区文艺宣传队也向她承诺,只要她愿意,可以报告上级特招入伍。是留校任教还是到歌舞团当演员还是参军当一名文艺战士?此时,她的耳边响起了阿妈的话,是共产党、解放军才让我们翻身农奴做了主人。她当即决定从军报国,用歌声为边防官兵服务。入伍后的她凭借纯朴的音质、扎实的功底很快成为西藏军区文工团的“台柱”,并逐渐在全国全军艺术领域崭露头角,并多次登上全国双拥晚会的舞台。成都一家艺术团想高薪聘请巴桑,被她婉言谢绝。2005年夏,铁道部文工团专程从北京飞到拉萨与她面谈,以给她所有亲人安排工作、解决住房为条件,诚邀她加入铁道文工团。面对如此优越的条件,她却说:“是西藏养育了我,部队培养了我,要是我离开了西藏,离开了部队,我就不是巴桑了”。巴桑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31、第五届西藏自治区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杨红波
杨红波,女,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6月出生,山南市国家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她长期从事基层一线税收工作,在税务稽查、征收、管理岗位上工作和锻炼了十六年。2015年,在山南地区国税局党组的充分信任下,她被任命为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2016年3月,国家发出“将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的总攻令,货物和劳务税科作为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的牵头部门,她勇挑重担,克服了家中老人病危、女儿升学考试的双重困难,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营改增改革战线上。加班加点,她从不埋怨,每日超过15个小时的工作强度,更使得年仅37岁的她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失眠症。对此,她没有向领导喊过一声累,叫过一次苦。2016年5月1日零时,山南国家税务局成功开出第一张增值税发票,标志着全面实施营改增工作在山南市的平稳落地,标志着营改增第一场战役取得圆满成功。可是她还来不及歇息,深夜继续冒雨行走在一些还在营业开票的纳税人处,指导和实地查看纳税人开具发票情况,让当地纳税人深受感动,谨慎细致,保证了山南国税局在发票开具方面的零出错率。自治区国税局领导班子亲自督办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多次前往山南实地开展督导工作。在听取了山南局的工作汇报和查看营改增工作进展情况时,用“早、实、新”三个字充分肯定了山南市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的成绩,对工作的时效性、全面性、创新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和营改增团队制作了营改增宣传动画《我们结婚啦》,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将营业税和增值税拟人化,向社会各界宣传重大税制改革的深刻意义,成为全区税务系统首个由地市局自行制作的宣传动画片,突破了原有传统宣传方式,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喜爱和好评。现阶段,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二战役——税负测算分析已打响,现今的她又开始忙碌在逐户进行纳税人身份界定、为纳税人开展申报表和测算表的摸拟操作工作上,每日加班到深夜,周末也没有过一天休息。将她从小带大的外婆已经在医院躺了半个月,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自己的女儿也被寄宿在邻居家中,独自面临小升初的考试。杨红波凭借着一颗对党、对税收事业的忠心,对单位、对大局的责任,依然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工作岗位,赢得了同事们和广大纳税人的真挚点赞。杨红波荣获三等功称号。
32、第五届西藏自治区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刚组
刚组,男,藏族,中共党员,1965年8月出生,西藏银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2012年5月,西藏银行正式开门营业。受西藏银行的诚挚邀请,出于为地方金融事业做出自己贡献的考虑,他于2012年10月进入西藏银行工作。早在1997年刚组担任中国农业银行尼木县支行副行长时,充分发挥金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经常深入乡村基层调研,为解决农牧民贷款问题殚精竭力,受到当地农牧民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戴。2011年,他被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区分行调入拉萨城区任支行行长,他也从县城进入首府,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在拉萨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奋勇争先,取得突出的业绩,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授予“劳动模范”称号。特别是他在担任中国农业银行拉萨康昂东路支行行长期间,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老西藏精神,突出重点,主动出击,取得辉煌的业绩,所在的支行存款规模占据整个西藏存款规模的六分之一。西藏银行作为西藏区内唯一的地方法人银行,诞生之初,就面临其它同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日常紧张的工作中,刚组顾不上休息,终于积劳成疾,住进医院。在医院治疗期间,他又不顾医生的再三叮嘱注意休息,便匆忙出院投入工作。他的辛勤付出,先后取得拉萨市财政局、自治区交通厅等重要客户,特别是西藏银行成功介入自治区公路交通超常规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拉林公路”的建设,为西藏银行未来5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2015年12 月31日,刚组所属团队完成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52.03亿元,较年初新增64.91亿元,完成年度存款指标的124.69%;各项贷款余额为146.06亿元,较年初新增64.38亿元,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177.05%。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存款新增业务,占整个西藏银行存款新增的69.39%。他在营销的同时,努力加强内部管理,强化部门日常管理工作。他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所带领的团队非常年轻,绝大部分员工为80后甚至是90后。这些年轻员工刚参加工作不久,甚至是刚走出校门,工作经验特别是银行从业经验非常欠缺,为了帮助员工提高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他在客服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坚持选派员工前往内地先进商业银行进行学习。刚组还非常重视团队建设。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先传身教,刚组在团队内营造了团结、奋进、和谐的工作氛围。他的辛勤汗水和努力付出,终于取得西藏银行全行的高度认可。刚组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
33、第五届西藏自治区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杨友刚
杨友刚,男,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9月出生,武警西藏总队第二支队四大队特勤中队狙击班班长。被誉为“反恐尖刀”的特勤中队,是培育反恐人才的沃土,面对老队员熟练的反恐技能和优良的反恐装备,他大开眼界,也倍感压力,知道自己跟老队员之间的差距,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繁重的训练后他给自己制定了近似“残酷”的训练计划,熄灯后加练半个小时,早上早起半小时,半年后,他在新战士中脱颖而出,多次代表中队参加支队的各类比武和竞赛。射击是特战队员的基本功、更是硬功。作为一名狙击手,为了提高射击成绩,杨友刚每天坚持闭目出枪500次以上,练速度、练感觉;挂水壶举枪两个小时,练臂力,练稳定,拉门楣做指卧撑,练指力、练击发、把移动目标设在身后三角区强化快反能力,无论三九严寒,还是三伏酷暑,他始终保持独有的练习方式。通过自己在狙击战法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区内条件下城市狙击战法的研究,将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拍摄成视频资料,为中队在狙击战法上补充了素材。在专业科目上,他又加强对侦察专业的训练,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全能特战队员。攀登科目训练难度、强度和危险度都是相对高的,尤其在“抓绳上、定点跳、倒滑下”这些内容上,很多官兵还是存在眼发黑、头发蒙,成了很多单位难以逾越的屏障。为了迅速提高成绩,杨友刚一边增强训练强度,一边增加训练难度,别人背一套装具攀上,他背两套装具,别人一次合格通过,他至少三次合格通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天训练下来,饭都吃不下,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因肌肉酸痛而疼醒。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半个多月的训练。成绩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中队整体成绩进步明显。作为一名班长,他始终坚持手把手教,将自己的军事技能全部传授给下面的战士,2010年下半年,他申请参加散打集训。集训回来后,他及时将自己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教授给战士们,在排里组建了散打班,每周利用三个课时进行专项辅导,中队官兵在散打科目上上了层次。杨友刚荣获二等功称号。
34、第五届西藏自治区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旦增旺加
旦增旺加,男,藏族,中共党员,1959年3月出生,江孜镇东郊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他从村党支部书记转为国家公职人员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班子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他全面分析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开办奶牛养殖合作社,同时,他利用自己路熟门广的优势,当起全村群众的经济人,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业务服务,带动群众共同富裕。充分利用“3.28”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七一建党”、“八一建军”等节日进行丰富村民的业余活动(如,召集全村50岁以上的老人谈论新旧生活的对比;全村八个组文艺表演、拔河比赛等等),使全体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在村里社会治安安定,邻里和睦,村里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新风尚正在形成。旦增旺加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35、第五届西藏自治区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普布多吉
普布多吉,男,藏族,中共党员,1976年4月出生,林芝市墨脱县达木乡卫生院院长。199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21年。在甘登乡工作的16年间,他克服了不通路、不通电、生活物资匮乏等困难,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在基层。墨脱县甘登乡是全县不通电不同路的乡镇之一,来回往返便需要6—8天时间,物资需要人背马驼才能够运到乡里乡镇,基础设施极其简陋。在甘登乡工作的16年里,他每年都会离开乡镇6—7次外出选购、背运药品,过程虽然艰辛,“在甘登乡工作的这么多年,我认为值”,他一直用他的方式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
2006年7月11日从甘登出发到八一参加职称考试,晚上11点左右刚到波密,甘登乡的书记来电话通知有人打架被捅刀子,生命垂危,需要及时抢救,当时已经很晚了,但是他什么都不顾的去买抢救药品,放弃了自己报考职称的最佳机会,背着药品踏上了回去抢救病人的危险之路。众所周知,山路不好走,晚上的山路更是举步维艰,他摔了很多次,身上好多处受伤流血,但他一心想着生命垂危的病人,一直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甘登乡,终于在第二天早上10点到乡里,一滴水都没沾到就跑去抢救病人,当时病人因失血过多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他结合西药藏医技术结合,用了整整6个小时,才把病人抢救过来,看到慢慢康复的病人,他比任何人都高兴,一点都没有因为失去报考职称的最佳机会而埋怨任何人。因工作需要,2012年调到达木乡工作并担任院长,考虑到达木乡交通便利及资源优势的特点,先后试种铁皮石斛种植2亩、新开发藏药浴疗法、针灸拔罐等医疗技术,为农牧民群众解除病痛。他利用自己藏医医诊方面的特点为当地群众的健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乡里进行重症病人抢救时,哪怕是节假日,始终坚持做到随叫随到,时时应诊。不管何时何地,从来没有耽误过病人的治疗时间,平等待人,同情每一位就诊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康复诊疗,并积极主动帮助病人解决就诊中的困难,热情周到的服务能使每一位病人都感受到安全与体贴,能使病人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普布多吉荣获最美乡村医生称号。
36、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边珍
边珍,女,藏族,中共党员,1978年4月出生,拉萨市当雄县宁中乡曲才村1组村民。边珍是一位平凡朴实的牧区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侍奉年逾90岁的老人,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爱心温暖亲人。自嫁到婆家十余年里,一直兢兢业业地照顾奶奶与母亲两位老人、抚养两个孩子。2015年母亲去世之后,她更用心地照顾年迈的奶奶。家中奶奶现年91岁,家中兄弟姐妹六人均已分家,加之丈夫长年在外不顾家,因此持家的重任全落在她一人肩上。面对这样的家庭境况,她没有退缩,她竭尽全力地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帮助老人穿衣、洗漱,悉心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同时还要家里家外地忙活着,每天都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繁琐的步骤。她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爱全给了亲人,把汗水和劳累留给了自己。日复一日,整整十余年,她始终用孝心守护着老人,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生活,十年如一日,冬天抱老人去晒太阳,每天端饭端水,倒屎倒尿,还定时用毛巾给老人擦身,全身心守在老人身旁,精心呵护,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但不管多苦多累,护理老人是她每天必做的家务。近几年来,随着奶奶年龄越来越大,耳朵也背,眼睛不好,偶尔有点小毛病,但在她精心照料下,精神不错,街坊邻居都说:“如果没有她真诚至深的孝心、爱心,老人怎么能过上这幸福的晚年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她在照顾好自家老人的同时,对有困难的乡邻也是给予热情的帮助,村里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她都会毫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这些年来,大家都本着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家有难多家支援,把邻里关系处理的很好。邻里有什么小矛盾,也主动去调解、疏通。边珍荣获第三届拉萨市道德模范称号。
37、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参木决
参木决,女,藏族,1936年8月出生,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年木乡普嘎村村民。二十多年来,参木决用艰辛和汗水收养了四个年幼的孤儿,用浓浓的爱心撑起孤儿一片天。为了四个孤儿能够健康成长,参木决毅然挑起四姐弟的衣食住行和上学念书的重担,成为四个孩子的“老师和妈妈”。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既当“教师”又当“妈妈”。她打工含辛茹苦抚养孤儿,负担四个孩子的吃饭穿衣等其他开销。为了解决生活困难,她在农闲之时挖掘野菜到市区里卖钱来贴补家用,自从收养四个孩子后,参木决就没有买过像样的衣服,脚上的鞋子补了近10次,前后共穿了7年时间。为了这四个孤儿她含辛茹苦20多年,使四位孤儿健康成长。其中巴吉和白玛两名孤儿以优异的成绩被国家机关录用,成为国家干部。贡布益西则在拉萨藏医院等各地方学医,最终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学业有成,他用善良和真情给上千万人看病,受到了群众的尊敬,是大家心中的好医生。还有最小的孤儿米吉也在自己艰苦奋斗的努力下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参木决用艰辛和汗水浇灌了一份浓浓的大爱亲情,用一生的善良和真情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大爱之歌”。
38、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揣丽颖
揣丽颖,女,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7月出生,山南市加查县检察院副检察长。2003年,揣丽颖怀揣着对雪域高原的向往,到交通极为不便的山南市加查县检察院做了一名基层检察官,这一干就是13年。2009年,她认识了爱人尼玛次仁,两人一见钟情,从小乖巧听话的揣丽颖这次不顾家人、亲戚朋友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尼玛次仁,真正地成为了“当代文成公主”,从此,她毫无怨言地担负起照顾藏汉双亲老人的重担。为了照顾好公婆亲人,揣丽颖开始学习藏语,了解藏族的生活习惯,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学习藏餐烹饪技术,为的只是好好尽到一个妻子、儿媳的责任。爱人每一次回到加查,她总是放弃夫妻短暂的相聚,去崔久看望奶奶和亲戚们。揣丽颖回河北家中休产假期间,爱人一通电话让她坐立不安。公公患上了肝癌晚期,想见刚刚出生的孙女,可自己的父亲也因身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如何取舍,让她陷入了两难境地。 “闺女,快回去吧,你爸这儿有我呢。”母亲对她说。她满怀着愧疚,红肿着眼睛,怀抱刚刚出生满月的女儿登上了返藏的航班。肝癌晚期的病人饮食格外挑剔,既要清淡又要保证营养,为让公公开胃口,她尽办法一日三餐不重样,大半年的时间,她翻阅无数书籍,浏览大量网页,练就一手好厨艺。家里的卫生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天都要给公公翻身子、换被褥、洗脸、暖脚、擦身、换衣服、喂药、喂水,护理按摩。最后的日子里公公个性强、脾气急、心里烦、病痛难受,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喜欢唠叨,她能理解这是病魔带给公公的一种痛苦发泄,她默默地听着,一边帮公公擦身子,一边心平气和的和公公谈心拉家常,谈谈小孙女的一些可爱的小故事逗公公开心,减轻公公的痛苦。一次回拉萨出差一个星期,白天辛勤工作,晚上回家操持,她这一值就是7个通宵,整整瘦了10斤。公公过世后,她严守藏族礼仪,为公公送终,对酥油过敏的她,却一直默默的守坐在酥油灯前,不停地擦拭着,祈福的同时悔恨着,悔恨着没给公公熬制其离世前的最后一碗汤,悔恨着没能让公公离世前亲吻抚摸他的宝贝孙女,因过度疲劳和悲伤,她晕倒了,急坏了婆婆,急坏了爱人。这一家人相亲相爱,互相体谅的良好家庭氛围成为家住拉萨市娘热路汽车五队院内的典范,口口相传。揣丽颖,这个藏族媳妇的汉家女子大爱孝道的故事犹如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民族团结感人故事一样在雅砻大地延绵传扬,津津乐道。
39、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次仁卓嘎
次仁卓嘎,女,藏族,中共党员,1971年2月出生,农行山南分行工作人员。18岁时,父亲、哥哥相继离世,母亲病倒,眼睛几近失明。在内地读书的她,毅然辍学,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中的一片天。那些年来,除了上班时间,她几乎每天都陪在母亲身旁,学着为母亲做饭,铺床洗脚,为柴米油盐而奔波, 深夜独自前往医院请医生为母亲看病,还经常从微薄工资里给姐姐寄去生活费,鼓励姐姐完成父亲的“姐妹二人上师范大学”的遗愿。后来,母亲因摔跤导致卧床不起,她便休假在家悉心地照料母亲,由于次仁卓嘎的照料,尽管长期卧床,母亲的身上却没起一点褥疮。次仁卓嘎还收养了舅舅家的小孙女以及病逝表姐家的两个孩子,十几年来,次仁卓嘎始终将三个小孩视如己出,精心照料。次仁卓嘎在20余年的岁月里,多年如一日侍奉母亲、抚养非亲生孩子。虽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却用实际行动讴歌了一位普通共产党员孝老爱亲的高尚品德。次仁卓嘎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40、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久美多吉
久美多吉,男,藏族,中共党员,1954年7月出生,山南市加查县奴巧村村民。恪守孝老爱亲之道,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精心侍奉养父和生母,特别是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继父,久美多吉在继父身患重病期间,精心照顾,并为他养老送终,处理身后事。久美多吉的52岁妹妹朗杰卓嘎,天生痴呆,51岁弟弟江久,年幼时致残,完全丧失劳动力。身为长兄,家里的农活全部落在久美多吉一人身上,他想方设法挣钱,精心照顾着同母异父的两位残疾的弟妹,数十年无怨无悔。久美多吉不仅和自家人相处的好,几十年来,他们家从未和邻里产生矛盾,他一直秉持“一家有难、多家支援”的原则,邻里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提到他的名字,奴巧村的人人人竖起大拇指点赞。多年来,久美多吉顽强地和家庭命运抗争,乐观豁达地面对工作、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子、为大哥、为家里顶梁柱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41、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仁青措姆
仁青措姆,女,藏族,中共党员,1969年4月出生,昌都市第一幼儿园教师。她始终是“守”字当先,“爱”字装心,无怨无悔地照料着十几年瘫痪在床的丈夫及年迈的婆婆和两个女儿。身为一名教师的她深深地懂得,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相夫教子,恪守家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小在母亲的教育和影响下,使她不仅深刻地懂得了“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道理而且也是默默地履行着。这么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她这种从不言弃的高尚品质令人敬佩,叹服。对待丈夫,她用十几年如一日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比连理枝”至美爱情。对待婆婆,她又为所有人诠释了什么叫“贤良淑德”。 就这样,她一直以关爱子女,夫妻和睦,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家庭生活温馨和谐而谱写着一位普通妇女动人的人生故事。
42、第五届西藏自治区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拉琼
拉琼,女,藏族,1989年2月出生,阿里地区普兰镇科迦村一组村民。其父亲在她出生那一年,因和她母亲感情不和,绝情地离开了她母亲,无情地抛下了年仅一岁的她,只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拉琼的母亲在她七岁那年,因长期抑郁患上了严重精神病。从此,年仅七岁的拉琼不得不放弃学业,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家庭的重任,她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爱全给了母亲,把汗水和劳累留给了自己。27年来,面对重病在身的母亲,拉琼没有退缩,她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感恩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了一片与自己年龄极不相符的责任。她每天都不厌其烦地悉心照料身患重病,不能自理的母亲穿衣、洗漱、按摩、端屎端尿,同时还要家里家外地忙着生计。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拉琼却用行动改写了这句话,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侍奉着母亲,从不让母亲受委屈和伤害。 常说上苍对你关上一个门的时候,也会开一扇窗。上苍为这个可怜的女孩带来了磨难的同时,也给了她一副好嗓子。拉琼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在普兰县城找到了一个在朗玛厅驻唱的工作。她的歌声真的很美,驻唱不久,就轰动了整个县城,感动了无数人,很多朗玛厅都来找她驻唱。从此以后,拉琼没有闲的时候,总是急匆匆的,她除了白天要照顾好母亲,打理地里的活计,晚上还要去驻唱,嗓子都唱哑了,但她无怨无悔,毕竟整个家还指望着她。当地有关部门和很多好心人听说了她的事都主动去找她,为她捐钱捐物,但是都被她婉言拒绝了。表演的时候她常说:“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但我有手有脚,我还年轻,要靠自己的双手来为母亲治病,不愿意给社会增加负担”。为了能够治愈母亲的病,经过多年的努力,攒了一些钱的她,带着母亲跑遍了拉萨所有的医院,但医生都说母亲病情无法根治,只能用药物来维持。但拉琼没有放弃,她通过有关部门的帮助,在普兰县卫生局合作医疗中心预借了2万元的医疗费,同时向亲朋好友借了些钱,带着母亲去成都治病。对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姑娘来说,带着患病的母亲去内地大都市求医是她极大的挑战,可一想到母亲的健康,她从未畏惧退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