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5 09:5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资源丰富
动植物种类数量逐年增加
拉鲁湿地,藏语为“当惹钦波”,意为一大片芦苇荡。推开拉鲁湿地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绿意。走上拱桥,清澈的中干渠水从桥下缓缓流过。走过拱桥,一条木质长廊向湿地中延伸,两边是葱绿的植被。
拉鲁湿地管理局办公室刘主任介绍,拉鲁湿地的植物资源很丰富,都是拉萨范围内的优势品种,主要有菖蒲、灯心草、芦苇等,现有高等植物37科、140属、332种,浮游植物4门、14属、23种,维管束植物共13种。自湿地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以来,减少了人为破坏。难得进入拉鲁湿地观赏此等美景,同行的志愿者们一面欣喜地拍摄照片,一面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惊扰了这片净土。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德吉路与当热路交界处附近喂鸟的地点,拉鲁湿地工作人员正在给鸟儿准备麦子、青稞等食物。拉鲁湿地的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常年生活在湿地的鸟类有43种,水生野生动物有152种,昆虫有101种,其中夏季比较常见的有鹬类、雀类和鸥类,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会有大批候鸟来此过冬,比如云雀、赤麻鸭、斑头雁、黑颈鹤等。拉鲁湿地的喂鸟人普布扎西说,冬季时鸟儿比较多,一天至少要喂两次。
刘主任介绍,拉鲁湿地内还有不少野生动物,常见的有高原特有裂腹鱼类以及裸鲤鱼和鳅鱼类,青藏高原特有的两栖类动物高山蛙等。今年4月份左右,研究人员在湿地内发现了罕见的白腰雨燕及4类蝴蝶品种,这体现了湿地内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在逐年增加。据统计,拉鲁湿地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88万吨,供给氧气5.37万吨。
天然净化
湿地水质符合三类标准
继续前行,我们在中干渠附近遇到了拉鲁湿地的巡逻人员。巡逻组组长拉巴已经在湿地工作了17年。“最开始湿地管理人员只有4人,压力特别大。后来我们收到通知要负责三渠一河的垃圾清运工作,每天都要清理,一下水就要泡两三个小时,还得劝沿线的商铺和居民不要乱扔垃圾。现在情况好多了,大家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湿地也越来越漂亮,我们还亲眼见过黑颈鹤呢!”
刘主任介绍,2000年以来,各级政府先后投入项目资金近2亿元,实施了拉鲁湿地一期保护工程和二期保护工程。其中,2014年,29户居民和8处渔庄搬迁出核心区,湿地面积扩大了0.44平方千米。目前,湿地保护面积达12.64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约7.04平方千米,缓冲区3.39平方千米,实验区面积2.21平方千米,占拉萨建成区面积的十分之一。
由拉萨河引进的水源经流沙河、北干渠、中干渠和南干渠构成的“三渠一河”流入拉鲁湿地,经过湿地的天然净化,再变成一汪清水流回拉萨河,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流循环系统。刘主任介绍,湿地流出的水完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通过“三渠一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湿地水域面积比往年增加了三分之一,湿地平均水位上升3厘米。
扩展范围
打造5A级精品景区
随后,我们来到了位于巴尔库村的巴尔库管理站,巡护人员正忙着清理垃圾。
望着近处的绿水青草和远处的布达拉宫,在泥埂上行走,如在画中游。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工作人员对拉鲁湿地未来蓝图的描绘。
在《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第三期项目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中,将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项目始终,将继续保护好、开发好拉鲁湿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按照世界最高湿地环保标准,打造5A级精品景区,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亲近大自然的新平台,共享湿地生态美景。刘主任介绍,三期规划预计将逐步搬迁拉鲁社区附近居民,进一步扩展湿地范围,建设景观道、湿地博物馆等,打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典范和独特的科普宣教基地。
“目前拉鲁湿地保护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需要大家的努力,希望大家可以共同保护‘拉萨之肺’。”刘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