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6 11:04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在阿里地区噶尔县,时常可以看见一个穿着运动鞋、手拿笔记本的忙碌身影,他就是陕西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噶尔县委书记程文杰。六年间,他踏遍了噶尔的山山水 水。风起尘扬,他不以为然地拍了拍裤腿上的尘土——对于援藏六年的程文杰来说,坚实地踏在噶尔县的土地上,感受着泥土和大风的气息,是他应有的人生。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话说得有多大、官当得有多大,而在于事做得有多大。”望着焕然一新的城市出入口狮泉河广场,以低调务实被全县群众熟知、爱戴的程文杰谦逊地说道。
从进藏到现在,从副书记到一把手,6年来,程文杰始终少说多做、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将他满腔的真情和汗水,挥洒在了噶尔县1.9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5万余名各族群众的心头。
甘当绿叶酿新芽
2010年7月,程文杰响应组织号召,作为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的一员,从老家汉中出发,作别父母妻女,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了祖国最西部边陲的阿里地委、行署所在地——噶尔县,担任县委副书记。
初来乍到时,噶尔县委决定对县城棚户区实施拆迁,由程文杰任拆迁领导小组组长和总指挥。接过这个“烫手山芋”后,程文杰没有犹豫,立即带领工作组来到棚户 区居民家中走访调查,第一时间掌握了基本情况和矛盾问题,还多次召集政法部门研究制订拆迁方案。在两个月的拆迁过程中,他全程参与,吃住全在工地上,并周 到细致地为拆迁户解决实际困难,使拆迁工作最终顺利完成,揭掉了这道长期横亘在噶尔县明媚面庞上的醒目“疤痕”。
担任副书记的时间里,程文杰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下了37万字的读书笔记,撰写调研文章及辅导材料11篇,并借鉴内地县级党委运行的规范做法,牵头制定了县委议事制度、办公制度等规章制度26项,至今运行良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程文杰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提高着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在噶尔的工作实践中如新芽一般茁壮成长,为迎接将来更大的挑战做好了准备。
勇挑重担谱新篇
2012年9月,与程文杰同为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的原噶尔县委书记张宇,突然因病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陕西、西藏两省区组织部门在考量过去的工作表现后,一致同意将程文杰的援藏时间延长3年,提拔为新一任的县委书记。
时年39岁的程文杰在悲痛的泪水中接过了这副沉甸甸的担子。一方面要处理老书记身后的各项事宜,一方面要接过其没有完成的工作,担负起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继续前行的重任。
2013年伊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在过去县委既定的建设“西藏经济强县、藏西中心城市、边境模范县”的战略目标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噶尔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建设“一心两业四园区”的中期目标和“十大重点工程”的年度目标,开始谱写噶尔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篇章。
“我援藏的时间有6年,当县委书记也有4年,比普通的援藏干部要长很多,这就要求我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程文杰如是说道。
在“四大园区”的建设中,有三项是程文杰首创或提出的,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早在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还是噶尔县城外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时,他就前去 考察选址,得出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朝向是正南偏东15°。在建设过程中,他又顶着烈日、拿着罗盘亲自测量、画线,连园区大门都是自己到内地拍照后,再请设 计人员画出结构图建成的。
最终,投资3700万元、占地450亩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区顺利建成,集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的种植培育和科技培训于一体,采用“政府+农牧民专合组织+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形式。
与此同时,噶尔县其他三大园区建设也成效显著。公共服务园区中,旅游集散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应急避难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均已完工,民俗一条街进入 招商引资阶段,狮泉河广场的建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观赏星空的最佳场所;昆莎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大力推行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人工种草,2015年全县人工 种草面积已达2.7万亩,推广草原免耕和喷灌技术面积1.3万亩,以此为支撑的奶牛养殖、短期育肥等农牧业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狮泉河绿色产业集聚区不 断发展壮大,已投入运营8家企业,总投资超过1.3亿元。
而每年的“年度十大工程”,涉及噶尔县农牧、水利、安居、扶贫、生态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每年程文杰亲自挂帅其中的4个项目,并开创性地提出了 “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和“一线工作法”。2015年噶尔县被阿里地区评为项目建设示范县。
情系群众解民忧
在汉中曾当过5年多乡(镇)党委书记、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程文杰,从来不以抓项目、搞工程作为自己的主要政绩,而是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头,办实事、解民忧,把噶尔的各族群众当作故乡的亲人来对待,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农牧区群众“饮水难、出行难、看病难”等老问题是程文杰关注的重点。在他的主持下,噶尔县投入资金1700万元,完善了县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添置化 验、体检设备15套,培训基层医疗服务人员190人次,邀请陕西专家为320名儿童进行先心病筛查,开展农牧民免费健康体检31000人次。还在农牧区打 阳光机电井150眼,拓宽、改造转场公路550公里。
面对噶尔县基础薄弱、贫困面大的现状,程文杰殚精竭虑,探索出了“入户调查摸家底、一村一策定规划、一户一法抓帮扶、基础建设促提升、精准管理促规范”的 精准扶贫五步法,让群众自己成为扶贫攻坚的主体,从“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从“大水漫灌”式扶贫变为“精准滴灌”。昆莎乡噶尔新村康道农民专 业合作社依托精准扶贫工作法,利用“基地+农牧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在2015年实现经营收入139万元,人均创收2340元,使参与该合作社的 212户群众找到了早日摆脱贫困的捷径。
昆莎乡的嘎玛赤列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妻子患有重度癫痫,母亲年老多病,孩子嗷嗷待哺,一家八口仅有他一个劳动力,在外面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连安居房都 卖了出去。程文杰主动过问嘎玛赤列的生活,指定乡卫生院定期上门诊治,为他新建了住房,买了拖拉机,张罗起了商店,还叮嘱乡长一定要优先给他安排活计,程 文杰妻子还不时从内地给嘎玛赤列一家邮寄所需的衣物、棉被等生活物品。深受感动的嘎玛赤列逢人便说:“共产党亚布!程书记亚布!(共产党好!程书记 好!)”
因为扶贫工作成绩突出,程文杰荣获了“自治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从基层走出来的他,比普通人更能体谅基层干部的艰辛与不易。在下乡调研中,他有感于乡(镇)干部职工由于冬季宿舍寒冷、只能围聚在值班室里生火取暖的现 状,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在噶尔5个乡镇新建了带有暖棚的生态园、便民服务中心、职工食堂等设施,还解决了呼吁10年之久的县城干部职工生活区通水问 题,挤出援藏资金安装了数字电视,使广大干部的办公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受益干部职工超过500人。
狮泉河主城区的环境卫生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程文杰多次放弃周末休息时间,采取不打招呼、现场查看、现场纠错等方式,一次又一次徒步对环境卫生进行明 察暗访,现场指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他还动员全县干部职工每周对219国道沿线、县城主干道的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对重点区域划分责任单位,经过近几年的 不懈努力,如今的狮泉河绿了、亮了、更美了。
看到噶尔县环卫工人因为无处休息、在路边就地睡觉时,心疼不已的程文杰立刻安排相关人员,新建环卫工人休息室2个,配齐沙发、电视等各种设施。
“程书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工作更有干劲了!”这是全县干部职工的一致看法。
“从开始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干部群众没有把我看成过客一般的援藏干部,而是发自内心地当成他们的父母官,足以让我欣慰和自豪了。”程文杰扶了扶眼镜,微笑着说道,“干部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自己做的成绩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最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带头垂范聚合力
程文杰对事严、对人谦、对己俭,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身示范引导全县干部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潮中。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在阿里分工委旧址纪念馆前,300余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正在程文杰的领誓下重温入党誓词。在程文杰的奔走下,噶尔县对阿里分工委旧址进行了修复重建,将其打造成了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在下乡调研时,程文杰发现许多村“两委”活动室经常关着门,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十分滞后,他整合资金1100余万元,对全县9个阵地建设相对滞后的村委会进 行了改扩建,平均增加活动场所210平方米,达到了有舞台、有健身广场、有党员活动室等“十有”目标。当上左左村的活动场所改扩建完成后,得知程文杰要从 村前路过的消息,村党支部书记旺庆守在公路边上,兴高采烈地硬拉着他改变行程,前去村里参观。
干部选拔任用是县委书记抓党建的重中之重。程文杰在多种场合指出,选拔干部,要把人做好、把事做好,相信组织。“活干不好,找谁也没用!”他说。
程文杰担任县委书记的这4年里,噶尔县提任地厅级领导1名,提任正县级领导8名,提任副县级领导22名,进一步使用27名,充分体现了在他带领下,全县干部的成长进步速度和县委班子的知人善用。
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程文杰创造性地提出了党风廉政建设“七个一”工作机制:坚持每一次县委常委会必须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每一次政府常务会必须研究党风 廉政建设工作;县纪委坚持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活动;县纪委每半年对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一次督导检查、 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召开一次廉政监督员座谈会;县纪委每半年向县委汇报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时,在噶尔县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五不”干部集中整治,即 明哲保身,不敢干;能力不足,不会干;无利不起早,不愿干;升职无望,不想干;三心二意,没心思干,真正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营造起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程文杰的带动下,全县干部作风持续转变,老百姓办事门好进了、脸上带笑了、事情好办了。他还常常走进群众家中聊天谈心,带头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做群众的贴心人。
躬耕奉献无怨悔
“务实”这个词,仿佛是标签一样烙印在程文杰的身上。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都是从来不讲空话、放卫星、摆花架子,言出而必行。“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这是程文杰常常用来自省和点拨身边干部的一句话。
最能体现他务实一面的,是在2012年寒冬噶尔县抗击雪灾时发生的一件小事。当时,程文杰正前往全县受灾最为严重的门士乡,途中由于车辆打滑,汽车飞出路 面20余米,落地后掉入雪坑,大雪没过膝盖,他自己身上多处扭伤、擦伤,几乎动弹不得,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才把汽车拉了出来。随行的工作人员劝程文杰返 回地区做检查,他只说了一句话:“走,群众还等着我们。”到达门士乡后,他就冒着风雪、顶着伤痛,帮助农牧民群众转移羊群,建立临时指挥部,指挥抢险救 灾,灾情险情解除前没有离开过半步。
务实之外,程文杰还是个勤奋好学的人。在噶尔县的家里,保存着他近百本看过的各类书籍和写下的读书笔记,而他最核心的援藏理念,就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噶尔留下一只永不离开的援藏工作队。
每周,他都召集县里优秀青年干部,到自己家里召开“读书会”,交流工作和学习经验,力争培养出一只精英人才队伍。同时,组织开办了39期“噶尔大讲堂”, 邀请专家、学者和老领导,为全县干部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以提升大家的理论文化水平。他还兼任阿里地委党校讲师,向阿里地区的广大干部传授管理学知 识,连续3年被党校评为“优秀兼职教师”。
援藏以来,程文杰为了噶尔县的发展大计,几乎付出自己的全部。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春节,程文杰没有返回内地与家人团聚,全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并且每年的休假时间都没有超过25天,在阿里所有援藏干部中在藏率排名第一,比很多本地干部在藏时间都长。
当家中年迈的母亲做手术、疼爱他的舅舅离世时,程文杰由于工作繁忙,无法赶回去陪在老人身边尽孝,只能在电话的这头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当女儿不慎脚骨折,靠妻子和老师背着上学长达2个月之久时,他也强忍着内心的百般绞痛,依旧笑脸相迎噶尔县的父老乡亲。
在他的辛勤付出下,噶尔县各项事业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四年来,噶尔县多次获得地对县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其他多项考核均名列前茅。
如今,随着离开噶尔的时间一天一天的临近,程文杰依然没有停下他忙碌的脚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密集调研论证,他提出了噶尔县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三四五八” 工作思路,即坚持既定的建设“西藏经济强县、藏西中心城市、边境模范县”三大长远目标不动摇,推进县域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扶贫精准化、维稳及城市管理 数字化,深入贯彻教育先导、水利先导、交通先导、卫生先导、文化先导五项事业,办好人畜安全饮水、“村村通油”、噶尔亚萨现代牧业园区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惠 民实事。“三四五八”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地委、行署的认可和各族干部群众的拥护,也成为即将离开噶尔的他给全县人民留下的宝贵财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6年援藏时间里,程文杰牺牲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他说,自己从不后悔选择了援藏,因为在他身后,有高原的蓝天白云、噶尔的日新月异、群众的欢歌笑语,更因为在他的身体里,始终有一颗坚定的心。
那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