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绿水青山永驻高原

2016-03-10 10:17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 一首《香巴拉并不遥远》,唱出了人们心中所向往的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理想家园。

作为世界上自然环境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就是世人心中的“香巴拉”。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自然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更显艰巨。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底线、红线、高压线,摆在了全局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新制度,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始终保持了西藏生态环境持续良好。

建章立制为环保“划线”

2014年8月,微博、微信中转载了一张残忍猎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的照片。照片一经发出,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民通过微信、微博纷纷谴 责这样的恶劣行为,并要求对其采取法律措施。此事引起我区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西藏森林公安局立即组织阿里地区森林公安民警迅速展开调查。案发3天后,两 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并受到法律的惩处。

据了解,近几年,我区相关部门一方面加大打击盗猎力度,一方面加强生态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目前,藏羚羊数量已经上升至20万头左右。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不断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区又陆续制定了一批符合西藏实际的环保法规和工作措施,有效保证环保工作的开展。

2015年,自治区环保厅联合自治区财政厅制定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并成立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50%的县(37个)进行抽 查。经自治区政府审定落实奖惩资金,完成了首次县域环保考核,完成了首次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环保执法大检查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中。

目前,我区的环境保护考核指标共18大项52小项,基本涵盖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

环保抓基层,自治区政府制定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考核办法(试行)》,明确从2014年起对全区74个县(区)政府开展环境保护考核,西藏环境保护考核目标责任制正式建立。

企业抓信用,2014年,自治区环保厅会同自治区发改委、人行拉萨中心支行、西藏银监局制定了《西藏自治区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办法(试行)》。

惩治建机制,西藏环保部门与公安、检察院、法院正在拟定《关于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环境保护违法犯罪案件移送、会商 督办、联合调查等工作机制。为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环保职责,形成环保合力,自治区环保厅正在拟定《西藏自治区环境监督管理责任规定》。

加大投入为生态“保驾”

环境保护,法律划好底线,而各方投入则是保证环保工作顺利而有效实施的关键。

“十二五”期间,我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速一直居全国前列。尤其是2013年以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更是稳居全国首位。

在构建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过程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是解决我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的十余年间,我区累计落实中央财政生态补偿资金145.57亿元,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 处,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重要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湿地保护区面积达430.80万公顷,占全区自然湿地的三分之二。 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等12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和1200个西藏特有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江河湖泊水质优良,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是除 南极和北极之外,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

为加快全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步伐, 巩固和提高造林绿化成果,自治区实施了“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作为西藏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行动之一,划定了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等4条生态红线。

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已达11.98%,森林面积1471.56万公顷。目前,西藏已创造了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天然林蓄积等5项指标全国第一。

发展和保护“并重”

10年前,我区在12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范围内全面禁止开采砂金矿;2015年,拉萨市再度在全市范围内向“白色污染”宣战;正在建设中的拉萨至林芝铁路,施工沿线树木采取了移植,而不是砍伐的措施……

“确保西藏生态环境良好,守好‘世界最后一方净土’已经成为中央对西藏的历史重托,成为西藏环保的神圣职责。”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庄红翔表示。

与此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向综合关注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转变。自治区环保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赵昆介绍,环评工作中,该部门严格环境准入,综 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禁止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和企业,对不符合清洁生产、环境功能区划、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要求等建设项目坚决不 予审批。

“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赵昆说。

在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的建设中,环境保护做法获得了环保部门的好评。年楚河湿地是拉日铁路环保工作的重点标段,为保护好这片湿地,专门设计修建了横跨年楚河及湿地的特大桥,全长11060.52米,投入环保资金达200万元。

不仅如此,工程建设中还采取了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相结合的措施,沿线使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及电采暖系统等清洁方式。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迁徙,拉日铁路主要地段全部采用高架通道,给动物留出迁徙通道。

2015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西藏高原环境变化评估报告中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等六个方面,综合评估了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高原环境的变化。报告中指出,西藏仍然是生态环境最良好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