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4 07:07 来源: 中国西藏之声网 点击:0
什么声音最有力量?
从樟木镇刚刚撤离到拉孜县安置点的老党员尼玛扎西说:“我们在震区总能从收音机里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听到陈全国书记说,要全力搜救被困人员,把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中,这声音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
什么声音最有温度?
吉隆县江村92岁的央金老阿妈说:“地震时,我被困在倒塌的房屋里,听见外面有人喊‘阿妈拉,别着急,坚持住,战士们马上就可以把你救出来了!’在那么危急的时候,听到这样的声音,我觉得很温暖。”
什么声音最有希望?
吉隆县萨勒乡孕妇旺姆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在临时搭建的安置点帐篷里成功分娩,“地震宝宝”的第一声啼哭让人感到生命的希望;在桑珠孜区的安置点,从聂拉木县转移来的初三·三班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充满了希望……
这些有力量、有温度、有希望的声音来自于“4·25”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在“4·25”抗震抢险救灾的半个多月里,这些声音通过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传遍了四面八方!
快!把生的希望和爱的力量传递出去
4月25日,时逢周六。
中午,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喜马拉雅的宁静,打破了雪域高原的宁静。
强烈的震感让人心生恐慌:哪里地震了?多大震级?有无伤亡?……
第一时间,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赶到自治区地震局了解相关情况。
第一时间,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总编室、新闻节目中心、藏语广播中心、汉语广播中心、新媒体中心等多部门值班人员已各就各位。
紧接着,关于地震的消息源源不断地涌来,关于地震的详情和震后的灾情逐步得到证实: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距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边境43公里,距聂拉木县边境42公里。受此波及,日喀则市多地震感强烈,辐射日喀则、阿里、山南、拉萨等地市,拉萨震感明显。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当日16时整,根据地震台网消息,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快报》迅速编发播出消息,成为区内第一家发声媒体。
当日16时39分,本台记者与吉隆地震灾区取得联系,再发快讯《西藏边防官兵紧急救援受尼泊尔8.1级地震波及影响的日喀则市吉隆、聂拉木等县地震灾区》,稿件由中国西藏之声网直接推送,这是区内网络媒体发出的第一条关于灾区的讯息。
25日晚,按照区党委的总体部署,按照区党委宣传部和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的统一安排,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全面启动应急宣传报道预案,成立“抗震救灾应急报道领导小组”,命令全台采编播译制等各工种及后勤人员,迅速行动、全时待命。
当晚,对全频率所有节目进行调整,取消娱乐节目。
25日深夜,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随同自治区抗震救灾工作组赶赴灾区。
中国西藏之声网记者田富升借助索道向灾区前进 秦国风/摄
26日,中国西藏之声网制作推出《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网络专题并同步在手机客户端推送。
26日、27日,在72小时黄金救援期,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抗震抢险救灾应急宣传报道进入紧张繁忙阶段,调整节目编排、策划直播方案、检查调试技术设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
不放弃一线生的希望,把爱的力量传递出去!电波在与时间赛跑,与灾难赛跑,与生命赛跑!
27日17时30分,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建台56年来首次全时段直播开始了。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特别节目《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我们在一起》正在直播 侯晓燕/摄
从这一刻起,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全体干部职工卯足了劲,集合在区党委政府的号令下,汇入到全区党政军警民抗震救灾的队伍中。
从这一刻起,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与中央媒体、区内媒体和地市媒体共同构建起抗震救灾宣传的主渠道、主平台,共同奏响了“4·25”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的最强音。
上!五套频率同时直播,向灾区持续传递信心和勇气
“5,4,3,2,1,开始!”
28日上午9时,经过连夜的准备,汉语广播和都市生活广播并机直播的抗震救灾特别节目《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我们在一起》推出!
当天下午,藏语广播中心的《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特别节目也在三套藏语频率并机直播!
与此同时,中国西藏之声网及其客户端同步在线直播。
同为90后的新闻节目中心主持人秦磊和亚楠是夫妻,也是直播间的搭档。这是小两口儿第一次参与应急直播报道。新手上路,他们的声音略显稚嫩和青涩;连续加班加点,他们的声音已经沙哑。但灾情刻不容缓,救灾就是当务之急。走进直播间,面对话筒,就容不得半点迟疑。
藏语广播中心的主持人达瓦,也是第一次参与大型应急直播报道。拿到稿子,来不及找人翻译,扫一眼就必须马上同步翻译出去。
直播过程中,遇到前方的连线记者和嘉宾说汉语,直播间里的主持人就听一句翻译一句,把灾害的情况、救援的力量、安置的状况同声直译播出……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普桑占堆、边巴正在为藏语直播节目翻译、编辑、导播 李鹏/摄
为了直播,台里上上下下拼尽了全力,编辑、主持人、导播、翻译和技术值班人员,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在四五天的全时段直播时间里,不少人的睡眠只有三、四个小时,有的连续两昼夜未能合一下眼。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秦国风、旺姆就着行李箱撰写稿件 侯晓燕/摄
电波里,广播直播节目持续不断地播报着来自党和政府的声音,播报着各族党员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奋不顾身冲向灾区,从废墟救出一个个生命;播报着抗震救灾的信息,播报着灾情:各方救援力量集结、出发、抵达灾区;国家有关部委和自治区紧急调拨救灾物资;通讯设施正在抢修;又一处塌方路段被抢通……
一条条讯息通过电波传到灾区,传到孤岛,为正在与时间和生命赛跑的人们带去信心和勇气。
四十个小时的直播,后方的直播平台打破常规、打破壁垒、高效运转。身处灾区一线的记者夜以继日、风餐露宿、废寝忘食。
刚入行不久的贺建明是全台第一个赶赴灾区的记者,在灾区一干就是13天,平均每天向后方传回四篇稿件。累计发回录音报道、现场连线、网络图片新闻50多条。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贺建明在通往樟木的路上采访受灾群众 邢兵帅/摄
中国西藏之声网的田富升,每天不间断地采访、拍照、发稿,通过网站和客户端播发了大量反映抗震救灾的图片和文字。直到撤离的最后一分钟,他还在帐篷里拍摄孩子们读书的画面。
中国西藏之声网记者田富升在半倒塌的房屋里拍摄抢救受灾群众物资的武警官兵 秦国风/摄
去年刚进台的秦国风跟着运送救援物资的小分队徒步前往吉隆县江村,她冒着飞落的滚石,通过塌方区。几分钟过后,她和正在直播的《新闻下午茶》节目连线报道,平静地描述着遭遇塌方的情景,连线结束后,她哽咽着说不出话。在震区她采写了《生死危情十分钟》,又有谁知道在这篇录音报道背后一位90后姑娘采访经历的生死危机呢。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秦国风采访机没电了,恰好碰到搬运吉隆
受灾群众物资的武警官兵,就用被石块砸破的手机进行采访报道 田富升/摄
写稿不分地点,没有桌子,就垫个脸盆。赶路不分昼夜,余震和塌方是家常便饭,再苦、再累、再危险也不停下脚步,因为灾区在前方,群众在前方,新闻在前方。
在灾区,广播电台的记者人数并不多,但他们以一当十,承担着繁重的采访任务。每一个记者都是全副武装,都是多面手,他们一手握笔,一手拿着采访机,胸前还挂着照相机,同事们都自嘲地说:“在灾区,我们都是全媒体!”
灾区医护人员向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描述灾时场景 邢兵帅/摄
在“黄金救援期”72小时里,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全时段安排39.5小时直播节目。随后,从5月1日开始,灾区直播节目进入常态化。直到今天,直播仍在继续。这期间,藏汉语《西藏新闻联播》、《新闻快报》播发各类地震广播新闻稿件1662条,特别直播节目时长21.5小时,5月4日的特别节目《致敬·青春》历时4个小时,5月5日到10日藏汉语专题节目播发近1000余条抗震救灾报道。
半个多月以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采用的稿件也第一时间在中国西藏之声网及其手机客户端播发、推送。在中国西藏之声网制作的“4·25”抗震抢险救灾专题里,网站及客户端刊发、转载藏汉英图文、音视频稿件达2400多篇、幅。其中刊发前方记者音视频、图文报道超过500篇、幅。中文、藏文、英文三个网站“抗震救灾专题”及手机客户端日均点击量70000多人次。
应急报道打破了日常工作节奏,激活了采编播流程,检验了播出系统应急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能够应对复杂变化、敢于发声、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新人,炼成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应急广播队伍,使全台的策划组织联动、节目质量水平和整体宣传水平跃升到一个新层次。
听!电波中涌动着爱的暖流
地震发生后,电断了,水停了,路塌了,通信没了,当灾区人民惶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收音机响了。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抗震救灾的应急报道,让灾区人民听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抢险工作的决策部署,对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对抗震救灾的高度重视。听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抗震救灾的号令,听到了全区党政军警民驰援灾区的脚步声。
一条条消息,一个个信息,随着电波划破黑夜,照亮震区,温暖着各族人民的心。
聂拉木县樟木镇立新村门次卓玛一家通过藏语广播了解最新的救援信息,当他们得知有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金珠玛米和他们在一起时,他们心里踏实多了。
聂拉木县拉木镇宗塔村62岁的老党员尼玛扎西将自己从广播新闻中听到的内容讲给安置点的其他群众,安慰大家不要灰心,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我们重建家园。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德吉采访正在搬运领袖像的樟木受灾群众 邢兵帅/摄
解放军一一五医院院长文朝远从广播中得知灾区一线急需感冒药、肠胃药等生活药品和消毒药水、消毒器材后,立即动员全院精干力量,准备药品、器材、医疗设备,抽调精干医疗力量,马不停蹄地从驻地林芝地区八一镇奔赴灾区。
湖南省长沙市德兰光明慈善基金会理事陈艳在地震发生后,时刻通过收音机关注地震灾区。组织基金会会员筹款筹物,为灾区紧急购置棉被、帐篷等价值7万元的急缺生活物资。并在最短时间内,和15名青年志愿者赶赴吉隆灾区,参与到抗震救灾行动中。
伴随着“声声”不息的电波,一顶顶帐篷,一床床棉被,一箱箱药品,一车车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发往灾区……
连日来,吉隆灾区、聂拉木灾区、定日灾区、拉孜安置点、桑珠孜区安置点……许许多多在“4·25”地震中受灾的干部群众,通过空中电波,表达着对党的感恩之情,表达着对子弟兵的感激之情;全国各民族同胞、全区干部群众通过电波,表达着对灾区群众的牵挂和祝福。
吉隆县吉普村普布次仁说,虽然地震摧毁了他的家园,但是党和政府又重新给了他一个更温暖的家,现在生活都有了保障。通过广播,自己和家人可以了解到更多外界的信息。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贺建明在拉孜帐篷安置点里借着手电筒的光亮采访受灾群众 邢兵帅/摄
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受灾群众安置点,12岁的夏尔巴姑娘旦巴穿着崭新的校服、捧着心爱的书本,灿烂的笑容再次绽放在脸上,“这么快就能重新上课,真好!真心感谢帮助我们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
索朗是聂拉木县樟木镇立新村村长,在位于拉孜县安置点的帐篷里,他将领袖像摆在帐篷最显著的位置,“通过安置点的广播站,我们知道全国各地各族兄弟姐妹都在帮助我们,给我们捐钱捐物,我们受灾群众一定不会丧失信心,我们会积极自救,争取早日重建美好家园。”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德吉采访樟木转移灾民 邢兵帅/摄
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尤如一股巨大的暖流,流淌在震后的城镇乡村,流淌在震区各族人民的心间。在应急报道的日日夜夜里,电台的干部职工也被这种温暖感动和激励着。《走出地震孤岛》、《樟木来的孩子》、《我为乡亲熬甜茶》、《尼玛顿珠的小家与大家》、《吉隆灾区见闻》、《特别的“五·一”》《震区里的青春之歌》等一大批全媒体稿件记录了这种温暖,也记录了新一代广播人的感动……
抗震救灾的广播声音有速度,这速度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来自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果断部署,来自于各方快速响应、迅疾行动。
抗震救灾的广播声音有力量!这力量来自于中央的巨大支持、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来自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果敢指挥、勇于担当,来自于全区党政军警民的同心协力、凝神聚力。
抗震救灾的广播声音有温度!这温度来自于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来自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来自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兄弟情谊。
如今,“4·25”抗震救灾工作进入了过渡安置灾后重建新阶段。强震过后,灾区的人民心有余悸,他们渴望关怀与慰藉;大灾之后需要重建,重建的关键是重树信心。帮助灾区人民尽快稳定情绪,帮助灾区尽快稳定秩序,帮助他们战胜灾害、重建家园仍然需要温暖的声音。
抗震抢险救灾的工作没有结束,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抗震救灾报道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