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2006年共完成水利投资7亿元

2014-03-14 10:55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关注民生,关注农牧民增收,关注新农村建设,是西藏自治区水利工作的主题;解决农牧民吃水用电问题,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改善农牧区生产条件问题,是西藏自治区水利工作的中心任务。2006年以来,全区水利干部职工紧紧围绕主题,创新工作思路,狠抓中心任务,全年共完成水利投资7亿元,建成了一大批涉及农牧区长远发展的水利基础设施,有力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关注民生解决饮水困难

  饮水是保证生命延续与健康的第一要素。西藏自治区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本不应有缺水之虞,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山高谷深的地形地貌,以及很多地方水质不符合饮用标准,又使人畜饮水困难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解决农牧民群众的饮水问题,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自治区水利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仅“十五”期间全区水利部门就投入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资金4.44亿元,共解决了58万人、556万头(只、匹)牲畜的饮水困难。

  对于西藏自治区水利部门来说,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仍然是2006年的一项重要任务。2006年国家共下达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20112万元,相当于“十五”期间人畜饮水建设资金总量的一半,解决了3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以农牧区为重点,扩展到了部分乡镇,2006年共有8个乡镇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还启动了达孜县帮堆乡、南木林县江村连片供水工程。可以说,2006年是西藏自治区人畜饮水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解决饮水困难人数最多的一年。

 

  发展电力改善生活条件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电力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农村小水电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到“十五”末西藏自治区仍有110万人用不上电。

  西藏自治区水能的理论蕴藏量达2亿多千瓦,高居全国之首。发展小水电是解决西藏自治区广大农牧区用电问题的基本途径,“十五”期间,在国家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光明工程”、“乡乡通”工程和边境水电工程,投入建设资金17.7万元,使29万人结束了用不上电的历史。

  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解决农牧区群众用电问题十分关心,下决心在“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全区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问题。2006年我区水利部门继续实施“光明工程”、“送电到乡工程”及第三期农村电网工程,新增水电装机2775千瓦,解决了34个乡镇、489个村、13.79万人的用电问题。

  为推进水电管理体制改革,自治区成立了农电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有5个县被列为首批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全区组建了39个县农电公司,并在2006年11月中旬,总结了水电站直管、托管、承包和租赁、县级财政扶持、跨区联网等5种管理模式经验并在全区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农村水电站的管理水平。

 

  夯实基础扩大水灌面积

  西藏自治区的粮食主产区大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是典型的灌溉型农业,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的关键是加快灌区建设,提高灌溉水平。

  2006年西藏自治区水利部门对农牧区灌溉工程实行投资倾斜政策,加快实施重点灌溉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8万亩,为夺取农牧业丰收创造了条件。

  年楚河流域、拉萨河流域、雅砻河流域是西藏自治区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提高这些地区的水利化程度是确保全区粮食丰收的关键。今年西藏自治区水利部门在上述流域加快实施满拉灌区、墨达灌区和雅砻灌区三大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灌溉渠道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流域内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自治区投入补助资金4000余万元,创历史新高。通过“民办公助”等形式,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全区累计投入劳务149.57万个工日,出动机械39.84台班(次),修复水毁工程3315处,加固乡村堤防512公里,疏浚河道327公里,清淤渠道5411公里,加固水库(塘)280座,新增蓄水能力70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0.4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