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特色农牧业 农牧民增收的“金钥匙”

2014-03-14 10:41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农民尼玛,饲养了近30头“藏香猪”,年收入达3万多元。尼玛说:“过去养猪主要是自己家里吃,现在成了家里增收的主业。”较高的收益使错高乡群众养猪的热情高涨,整个错高乡项目区2006年共出栏“藏香猪”1万多头,特色养殖给老百姓带来了滚滚财源。

  近年来,西藏像尼玛这样依靠特色农牧业致富的群众比比皆是,如林芝地区共饲养藏猪19万多头,藏鸡26万多只,仅此两项就直接为项目区群众带来经济收入2130多万元,人均增收2560元。特色农牧业让西藏众多农牧民直接受益。

  据统计,2006年西藏农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3.75亿元,特色农牧业产值所占份额达10.42%,超过7亿元,实现总收入超过5亿元;在2006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35元中,有10.23%来自特色农牧业,而在项目区中这一比率高达27%,100元的收入里有近30元来自特色农牧业。

  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带动农牧民增收  

  “藏香猪”实际上是长年放养山林“吃山珍、喝泉水”、平均体重不足50公斤的林芝地区藏猪,因其瘦肉多、肉质鲜美而被誉为“藏香猪”,受到区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虽然“藏香猪”体重轻,但平均每公斤市场价却比普通猪肉高出近10元,这也是农牧民竞相饲养的原因。

  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农民尼玛饲养“藏香猪”致富的故事,不过是林芝“藏香猪”项目区中很不显眼的一个,和他一样饲养“藏香猪”发家致富的人有很多,“政府搞项目建设,大家都从中受益。”尼玛说。

  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是西藏特色农牧业的主要运作机制和方式。截至2006年底,西藏共有特色种植、养殖、设施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和畜禽水产良种繁育等8大类共计102个建设项目,带动和辐射农牧业人口64万人,取得了明显效益。今年7月份,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对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情况进行了专项评议,参与评议的人大代表对特色农牧业对农牧民增收的积极影响表示了充分肯定。

  2007年,自治区进一步整合资金,落实总投资33476万元,安排了45个特色农牧业项目。目前西藏特色农牧业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成绩喜人。

  科技助推高原特色农牧业

  特色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引领和支撑。

  近年来,西藏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特色农牧业发展,不遗余力地研究、引进、应用、推广农牧业实用科技。以牦牛这一极具西藏高原特色的古老品种为例,在昌都地区果扎种畜场,实施了牦牛良种繁育工程,引进了著名的九龙牦牛进行纯种繁育,经过严格选育的牦牛比当地牦牛产肉量每头增加45公斤,每头牦牛为农牧民群众增加收入近600元。

  要让科技的作用最大化,用实用农牧科技武装广大农牧民头脑是关键。自2006年以来,自治区农牧厅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牧民培训,先后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培训活动,让农牧民确实学到和掌握实用农业科技,提高科技素质,增强“造血”功能,为农牧区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央金是林芝县加丁嘎村出了名的种菜能手。她家10亩地都盖起了塑料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十几个品种,种植蔬菜的年收入就有6.7万元。央金告诉记者:“原来都种粮食,粮食产量低,也卖不到多少钱,生活很困难。自从我学习了种植大棚蔬菜技术后,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生活也越来越好。”

  和央金一样,很多人都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加丁嘎村共有50户,耕地面积735亩,96%的土地种上了温室大棚蔬菜。加丁嘎村党支部书记尼玛介绍:“没有那些技术,想都不敢想我们会种大棚蔬菜,并且收入增加得这么快,2006年全村年人均收入是1.19万元,我们的目标是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2万以上。”

  如今,很多农牧民群众不失时机地接受各类农牧林实用技术培训,科技致富的理念已蔚然成风。

  据自治区农牧厅厅长坚参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到2010年每个行政村有1名农业科技人员,每户有1个科技明白人,70%的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高效率达到40%以上,科学技术普及率达到80%,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

  群众筹资参与特色项目效果好

  记者见到尼玛县俄久乡的洛桑时,他正在自家的帐篷里核算着今年能卖出去多少羊和羊绒。他告诉记者,以前很少能够像现在这样算帐,因为那时候养的山羊很少,也就二三十只,根本不用算,也舍不得卖,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家里有100多只山羊,除了有多少羊绒可以卖要算之外,还要考虑可以卖多少只羊,以后要怎么补充、补充多少等问题也都要考虑。“家里能有这么多羊,主要是由于政府搞了项目(建设)帮助我们,我只要自己出一部分钱,然后把羊养好就行了,所以我才可以养这么多羊。当然,收入也大大增加了。”洛桑说起那100多只羊,脸上都乐开了花。

  在农牧民筹资参与项目建设之后,最大的变化不是羊增多了,而是农牧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用洛桑的话说:“自己把钱和时间搭进去了,怎么能不好好养羊?”

  发展需要资金,西藏过去更多的是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在吸引农牧民的积极性方面存在较大不足。目前西藏发展特色农牧业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资金来源上有了较大改变,不仅积极引导和吸收群众筹资,还鼓励他们参与项目建设。2007年西藏共安排特色农牧业发展项目45个,总投资达33476万,其中群众投入13361万(含劳务投入),占总投入的40%。由于直接参与了投资,农牧民发展特色农牧业的积极性大增,给项目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西藏自2005年启动特色农牧业发展工程以来,已形成一批主导产业集群,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高原特征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之路。”自治区农牧厅厅长坚参说:“经过三年的建设,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对实现西藏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全国中等行列的目标,将起到重要作用。”(责编:晶晶)